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和感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说真话、诉真情才是文章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感受生活,留心采撷至真至纯的东西,从而以至诚之心写至情之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只能从生活中来,离开生活就无所渭感情。因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觅得“源头活水”,酿造真情“琼浆”。1.从大自然中发现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一首首优美动人的诗篇。有丰富情感的人,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读出自然景物美的意蕴。例如,精美短文《白菜》中这样描写“…  相似文献   

2.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的第四课,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此文成就颇高。《归去来兮辞》的创作不仅是陶渊明结束多年徘徊的决定,也是他回归田园的宣言。《归去来兮辞》由“序”和“辞”两部分组成,序文交代了本文写作时间背景以及自己辞去彭泽令的原因,正文将生动可感的生活情境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决定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后,所流露出的自然真实的情感。也正是这份自然真实、发自肺腑的情感让人深受感染。本文根据作者的情感脉络,从真情的内涵、真情的展现和真情的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从“三言”爱情、婚姻题材看明代世俗之真情杨子怡罗马哲学家普洛丁说:“真情就是美,与真情对立的东西就是丑”①刘勰也说“情者,文之经”②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都证明:艺术美离不了情真。“三言”的作者在《情偈》中就提出了情真说:“...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用“意境”“境界”等概念建构起自己的美学体系。他认为作为抒情文学的词作必须有作者的真情实感蕴藏于内,“真情”是“境界”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对“真情”的看重,王国维着力于对元剧的研究,从戏剧艺术的角度,他对元剧十分鄙视,但从文辞的角度,他对元剧十分欣赏。王国维称元曲为“活文学”,与元曲作者蕴于其中的“真情”有莫大关系。王国维对元曲的研究基本延续了治词的角度和观点,论曲仍以“真情”为首要标准。不同之处在于,“当行”也是他的“本色”观的组成部分,是其“本色”观比“意境”说在理论范围上更为广阔之处。相比较而言,吴梅的“本色”观亦注重“真情”,对作品的评论,他更多的是从排场角度分析、评价作品。对作品的用字,吴梅亦崇尚自然,同时又有所保留。  相似文献   

5.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渗透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笔下生情呢?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作文时,只有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吐真言,抒真情,才会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要想记叙文“出彩”,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巧妙构思 构思是作者在孕育和写作文章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意思是说,写文章要另辟蹊径,做到不落俗套。这就需要在动笔之前精心思考,把材料组织、安排得出人意料,与众不同。如舒婷在《我儿子一家》中,以儿子的身份,用儿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用儿子的口气来描绘生活,而表达出来的却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7.
1924年叶圣陶在《作文论》里提出:“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如何说真话、诉真情呢?《语文课程标准》里是这样说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看来,现实与生活是学生真话、真情的源泉。那么,如何让现实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呢?本人在此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抓住“课眼”巧设疑难所谓“课眼”,就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的思路。我们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中心的?为什么这样写?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问题去激疑。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积极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教《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时,我事先把《滥竽充数》这篇古文张贴出来,要求学生和课本中第二段“译文”相对照。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9.
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以下简称《楼阁》),是一篇状物寓情的散文。作者在对“我”的小屋——“空中楼阁”穷形尽态的描状中,寄寓了厚爱与赞美的真情。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简洁、新颖而只凝炼。说它简洁,是它仅只十四个字(连标点十六个),既写出了山的形态,也写出了小  相似文献   

10.
令人怦然心动的作文也一定是令人过目不忘的好作文,所以,要想作文得高分,必须让你的文章令人怦然心动,也就是你的文章一定得有亮点,让星光在你的文章中闪烁。一、让你的激情在文中闪烁。感人心者全在真情,动用你的真心,动用你的激情,你的文章一定能够打动人心。如一学生在作文《让我们的生活更添风采》中就是用真情、用激情来打动读者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它来比喻写作,也是很恰当的。“妇”即是作者,“炊”就是写作,那么,“炊”用的“米”,便是构成作品的材料了。没有米,再巧的媳妇也做不成饭,没有素材,再高明的作者也写不出作品。由此可见,搜集材料是进行写作的第一位的工作。所谓材料,就是作者从生活中搜集的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事实或论据,它包括素材和题材。有许多同志,拿起笔来,往往感到脑袋空空的,没啥可写的,这多是由于缺乏材料的积累所造成的。心中没有一个“材料仓库”,写作起来势必会捉襟见肘,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养成搜集,积…  相似文献   

12.
编辑说     
编辑有如载缝 ,是为别人做嫁衣的 ,这就需要编辑要甘于奉献甘为人梯 ,而且也要有政策理论水平 ,文字功底 ,还要有丰富的知识。编辑要有严谨的作风 ,要恰到好处地使用手中的“板斧”,既要尊重作者 ,又要对文章的毛病毫不留情 ,这样 ,才能成为一名能“裁出”既美观又新颖别致 ,既丰富多彩又艳丽夺目“嫁衣”的好“裁缝”  相似文献   

13.
文章贵在情真,真情最能动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固然能给人以震撼,一件不起眼的生活小事,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同样能打动读者。关键是所写之事、所抒之情要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选取什么内容来表现真情?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阅读下面几篇军训作文。我们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意不道尽余韵悠长穆丽媛关于文章的结尾,叶圣陶、夏丐尊合著的《文章讲话》中有这样的说法:“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真个完了”大约是指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把话说尽,说满,不留余地。这样写法并不影响结尾在全篇中的收束功能,叶老、夏老...  相似文献   

15.
知足常乐     
这是一个让人听了耳朵都要生趼子的陈旧命题,却让作者写出了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美好的生存方式: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欲望和追求不宜太强,否则容易使人沉沦疲累,郁郁寡欢;处在恶劣的内、外在因素之中,“不要抱怨,也不要自卑,而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或亮点,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生活在快乐的阳光之中。倒数第二段联系作者身边的生活实际,为中学生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是本文的亮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老舍曾经这样告诫小说习作者:“小说,我们要记住了,是感情的记录,不是事实的重复。”是的,凡是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的小说,莫不都是反映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发现,记录着作者心灵的震撼。张弦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就是他“思索了很久的真心诚意的肺腑之言倾诉出来”的惨淡经营之作。张弦十分重视对生活的思索,并把思索的结果转化为真心诚意的倾诉,这是与他的创作态度和他坎坷的生活遭遇分不开的。建国初期“面对蓬勃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写得激情昂扬,有泉石相激之韵,古人云: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此文能在声势上做足文章,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此外本文字里行间溢满真情,让人感觉到写此文作者确实是为情所驱,一点也不造作虚假。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隐含义,是指不在字面上直接表达出来,但通过各种方法能被读者所感受所理解的意义。所谓“话中有话”、“言外之意”就是指的这种情况。作者为什么在作品中把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呢?其原因有二,一方面跟作者当时所处的写作背景、生活情境或社会环境有关,是客观因素造成的。作者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社会中,其作品总是或多或少,或直接或曲折地反映生活。但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不都能与现实社会的要求合拍,要受到种种制约,因而也就无法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直接显露出来。这样就转而采用一种迂回曲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猪要喝酒     
美国一位新闻学家有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套用这句话的格式,我想这样说:“人要喝酒不是新闻,猪要喝酒才是新闻。”有人或许会问,猪是世界上智商低下的动物,君不闻“蠢猪”的说法吗?既然是蠢猪,怎么会像人那样要饮酒、要品酒、要过“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呢?这是不是天方夜谭?是不是笔者在耸人听闻?不。这荒诞不经的奇事就发生在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高老汉家里,并刊登在很有影响的《今晚报》上。这群猪,过去一直靠一家酒店的泔水为生,泔水中琼浆玉液,使它们过着“酒中仙”的生活,可是令它们想不到的是…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借“假语村言”“幻形入世”的手法,在小说中潜藏了康熙朝储位斗争中因叛逆性格沦为牺牲品的太子胤扔的悲剧故事,曲折表达了失去自由的禁锢生活的血泪真情,同时反映了作者对封建专制的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