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龙江地区三江平原上的友谊县凤林古城及隔河相望的宝清县炮台山古城,这两处大遗址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的,对其考古发掘则是近年逐步开展的,特别是炮台山上“七星祭坛”天文考古现象则是2000年6月20日刚被发现的,对它们的综合研究和破译还处于初始阶段。 凤林古城与隔七星河相望的炮台山古城“七星祭坛”遗址,南北二者结合,应是构成一座城市总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成为黑龙江流域2000年前的“亘古荒原第一都”。三江平原上,有汉魏时期城址、聚落址上千处,城邦林立,其中以友谊县凤林古城和宝清炮台山“七星祭坛”最…  相似文献   

2.
吉田茂执政时期对华政策的政治过程——以第一次“吉田书简”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王新生所谓政治过程是指政治系统从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决定到利益实现的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本文拟对吉田茂执政时期的对华政策,特别是第一次“吉田书简”所体现的具体外...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近代小说的两条发展线索及其高潮的“错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小说没有产生巨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本文认为:自从1897年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学习外国小说,走向世界,实现“近代化”的主导趋势后,小说观、小说内容的发展与小说形式技巧的发展并不同步,前者的高潮在晚清,后者的高潮在民初。这两个高潮的“错位”使中国近代小说的发展实际上没有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高潮,所以不能产生巨著。但它们为五四新小说的问世作了铺垫,孕育了新的开端,培养了鲁迅这样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从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实际上是以色列国的“奠基时期”。其主要依据是:1.在此期间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使那里的犹太人在20年里激增到近50万,为“犹太民族家园”和后来的以色列国奠定了人口基础;2.在这20年里,巴勒斯坦犹太社团的经济、文化发展十分迅速,使“犹太民族家园”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强的文化凝聚力,为后来以色列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这一时期巴勒斯坦的犹太自治结构日趋完善、成熟,使“犹太民族家园”成为一个“国中之国”。未来以色列国的雏形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5.
一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论。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的第一次革命,本质上是一场“制度革命”,即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并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而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是一次“体制革命”,即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不合理体制。不少的同志以为,体制改革仅仅是制度的形式改变,仅仅是社会改良,是一种量变。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一个很长时间里,许多社会主义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