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不要实行社会主义的奖金制度,如何正确认识和实行社会主义的奖金制度,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也是当前实际工作中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万恶的“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目的,极力混淆实行社会主义奖金制度和搞修正主义奖金挂帅的界限,把奖金视若洪水猛兽,硬要取消奖金制度。在深入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我们有必要为奖金恢复名誉,并在实际工作中理直气壮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奖金制度。  相似文献   

2.
实行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延迟退休制度必然要求推动老年就业,而老年就业是实行延迟退休制度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北欧五国推进老年就业的社会保障、就业环境和老年教育的政策和法律,提出以“小步渐进”为理念建立弹性的退休制度、以“利益诱导”为方向建立积极的养老金制度、以“公平有效”为原则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以“终身学习”为目标推进职业性的老年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我国老年劳动力的价值,为我国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出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农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对于社会保障型的农地制度而言,农地市场化改革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理性的制度安排,应不失时机地在东部沿海地区实施市场化的农地制度,实行“土地股份制”以促进土地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年沈阳电缆厂实行一种“计件奖”,作为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综合考核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实行体现劳动差异的各种奖励办法,达到促进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实现优质、高产、低耗,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目的。他们的特点是: 一、实行体现劳动质、量差别的各种计件奖首先,全厂统一核算工时,规定每人每月完成180个定额工时为“必保工时”。完成“必保工时”之外的超额部分,按工时多少计奖。其计算如下: 计件奖:(实际完成工时-必保工时)×计时单价(元/时)  相似文献   

5.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度,或称“九品官人法”,是封建社会中一种腐朽的选人、任官制度。魏晋南北朝三四百年间,政治上纷乱不已,阶级矛盾尖锐,道德风尚败坏,这一切同“九品中正”制度的实行是有密切关系的。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必须批判腐朽的“九品中正”制度,肃清它在一千多年来没有彻底肃清的余毒。  相似文献   

6.
从鲁国继承制度看嫡长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关于我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历来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礼记》认为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传子与传弟并行的制度,即所谓“大人世及以为礼”。而《孟子》则认为三代均实行传子制,即所谓“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万章上》)汉代学者们在两说之间搞了个折衷,认为殷礼“传弟”,而周礼“传子”。清末学者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进一步论证了汉儒们的主张。其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认真地研究了商代的继承制度。他以  相似文献   

7.
私营企业的制度适用边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私营企业是否应该尽快“走出家族制”,实行“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由企业既定的制度安排决定的。而企业制度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适应与否之别。为此,对决定私营企业制度适用边界的主要变量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可看出,对我国大多数私营企业而言,私营企业家族制度仍处在其发展的有效范围之内,不应盲目地进行制度转换。  相似文献   

8.
郑雄飞  高依萌 《学术研究》2022,(4):41-48+177
土地制度是国家重要的制度安排和工具性制度设计。清朝的地权形态主要有庄田旗地制、地主所有制和自耕农所有制。明末清初,满清贵族通过“圈地”“拨补”“兑换”建立庄田旗地制且实行奴仆式生产。而后,通过“计丁授田”“更名田”“租佃制”让农民获得了部分耕种权,通过推动租佃制发展、废除主佃主雇之间的封建名分少量松动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通过“摊丁入亩”等田赋制度改革助力了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数量增长。清朝中后期,由于地权高度集中和多重剥削压迫,农户纷纷破产,民生日益凋敝。内外交困之下,清政府“丈放”旗地以转嫁危机。从“夺民田为官田”到“价卖官田为民田”的双重掠夺,承载了庄田旗地制的兴衰,也折射了清朝土地制度与民生状况的互动过程。以史为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警惕资本侵蚀和权力掠夺是乡村治理中民生工作的基本准则;农地制度的工具性应当首先尊重农民的创造性,注重农民的生计改善。  相似文献   

9.
“计划经济”这个概念,是列宁首先提出来使用的。他讲:“资本主义不可免地要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这种制度将实行计划经济,并且在全国电力化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后来,“计划经济”作为与商品经济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
计时现代化是计量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是统一计时系统,校验计时基准,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时间管理的基本措施,是现代文明的特征之一。 时间观念的演变促进了计时标准的发展 时间观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深化与发展起来的。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根据播种收获以计年,月之圆缺以计月,日之出没以计日,“燃香”、“滴水”以计时。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时间的观念不断增强,时间理论有了很大发展,时间计量有了明确的要求。在现代化的企业  相似文献   

11.
婚姻登记,早在1931年在我党领导的老革命根据地,就按照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规定实行了,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实行这个制度,对反帝反封建和妇女解放事业,都有重要意义。江苏省是在195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实行婚姻登记制度的,至今也已三十四周年。这一制度在“文革”期间曾经遭到严重破坏,打倒“四人帮”以后才又认  相似文献   

12.
任何组织都要实行某种组织原则,否则就不可能存在。无产阶级建立共产党组织实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原则,那么,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后,企业党组织应实行什么样的组织原则、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呢?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领导体制与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相“对接”?进一步说,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领导体制是不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载体”?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空白点”。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一、现代企业制度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论“时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类社会,自然就需要计时.作为计时的单位,日当是最基本的.比日大的,有月,有年;比日小的,有时,有刻,近代更有分、秒.时的概念古今是不一致的.《说文》云:“时,四时也.”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古籍中的“时”,多指季节.《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违农时”就是.文史学家将计时单位排列为“年、时、月、日”.《春秋》经传记事,大体如此.如,  相似文献   

14.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实践反复证明,一个省、一个州、一个县乃至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搞上去,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领导班子建设能否搞上去,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关键;民主集中制能否得到实行,“一把手”是关键。怎样才能选准“一把手”,正确实行民主集中制,使我们党的这项根本制度落到实处,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在选拔“一把手”时,要把是否了解民主集中制,是否懂得民主集中制,是否会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否愿意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惫否具备“一把手”资格的重要条件。不懂得民主集中制,不能当“一把手”I只懂…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看“一国两制”的开创性宋晋川邓小平同志从1993年起,多次谈到在中国实行“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即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他之所以提出这个异常大胆、新颖、颇具开创性的设想,是他对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法人制度是国家赋予一定范围的社会组织以法人资格,并依法实行管理的法律制度.经济法主体理论对传统的法人制度应采取“扬弃”态度。既不能象苏联经济法学者那样在经济法主体理论中断然排斥法人概念和法人制度,也不能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照搬传统的法人概念和法人制度,应结合我国实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统一的社会主义法人制度。 我们之所以坚持如上观点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实行的议行合一的国家政体制度,现在还有不同观点。一是学术界部分同志认为,我国当前还未达到马克思设想的那种“议行合一”制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因而我们不应该要求议行合一;二是从根本上否定我国实行议行合一,主张实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提出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了的“议行合一”的组织形式。为了澄清理论是非,有必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关于“议行合一”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现实意义,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民  相似文献   

18.
雍正朝的密折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晁中辰 《文史哲》2002,(2):27-32
清朝雍正皇帝推行密折制度,有其特定的背景和条件。雍正通过密折了解下情,震慑和控制臣下,和亲信大臣密议大政,成为推行雍正新政的得力措施。密折制度和军机处相辅而行,使雍正时的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雍正阅历广,勤于政事,知人善任,使密折制度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雷厉风行地革除弊政,“振数百年颓风”,使雍正朝成为清代历史上“最多姿多彩的时代”。但密折制度毕竟有得有失,它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行于一时,而不能实行于久远。  相似文献   

19.
1.中国社会科学院实行科研成果发布制度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2006年4月13日,中国社科院在京宣布实行“科研成果发布制度”。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冷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等与来自学术理论界有关部  相似文献   

20.
<正> 何谓“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在一个国家内,允许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一种政策。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29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归向,提出的香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