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阐述了极化干涉SAR成像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极化干涉SAR的植被散射模型和Cloude三阶段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因三阶段法采用多参数初值迭代求解方法,其运算量较大复杂性高,该文提出基于相干系数的高度估计方法。先用干涉相位估计植被高度,再由相干系数幅度估计植被高度对前面相位估计的高度进行补偿,既保证了一定植被高度估计精度,又大大减少了反演算法的运算量,最后用极化干涉SAR仿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简缩极化SAR模式下得到的散射向量对极化方向角的估计进行了推导。通过对圆极化形式的分析,将其用于简缩极化模式下的散射向量,利用简缩极化散射数据得到极化方向角的估计值。同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探讨了简缩极化模式下极化方向角估计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浪极化SAR成像模拟对海面散射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海浪随机理论进行了粗糙海面建模,利用海面的双尺度模型构造了包含涌浪的随机粗糙海面;同时考虑了大、小尺度的海面的影响。基于该海面模型,利用Bragg散射模型和几何光学近似法模拟了不同风速情况下海浪的极化SAR图像,并对海浪参数及SAR参数对极化图像的影响做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于海浪信息提取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通过归一化极化联合矩对SAR(合成孔径雷达)单视广义极化K-分布纹理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阐述了SAR各个极化通道之间的纹理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单视广义极化K-分布波形因子、纹理相关系数和相干斑相关系数的算法及偏差性能分析,并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实验论证,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良好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从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中提取方位向的地势倾斜度信息,形成极化SAR三维成像。阐述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的快速搜索算法,对快速搜索算法作了修正与完善。提出了由Stokes矢量推导的极化椭圆方向角解模糊算法,利用真实的极化SAR图像数据得到了极化三维成像结果;并讨论了极化三维成像对地势场景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极化理论和高频方法对有限长理想导电圆柱后向散射场的极化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给出了目标极化散射矩阵,不同方向角、不同极化入射波的雷达散射截面及其数值结果。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对雷达目标极化检测与识别、隐身与反隐身等信息传输技术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极化SAR图像的特点,针对传统空域滤波方法总存在降低相干斑与有效保持边缘纹理信息这一对矛盾,探讨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技术,研究了两种基于ICA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应用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相干斑噪声,较好地保留边缘纹理信息,是一种有效的相干斑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极化比和散射托阵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同极化基下散射矩阵之间的变换,从而对最优极化分析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优极化分析驻点法,同时进行了补充并修正了文献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由于复杂地表目标的取向往往是随机分布的,产生散射回波的随机起伏使散射目标分类不容易明确,采用常规的分类方法容易造成地表的分类混淆.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极化SAR图像非监督分类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极化去取向处理,提取极化特征参数u、v,结合极化熵参数H进行非监督分类;之后将分类结果作为改进C-均值算法的初始类别划分,基于由u/v/H3个参数组成的特征空间,采用迭代方法实现对地物的分类;最后对NASA/JPL实验室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基础上,采用等效电流的方法给出了有限锥体在完全极化平面波照射下后向散射场的散射极化矩阵表示式。通过能量散射矩阵[G]得出最佳散射的极化条件。由米勒矩阵[M]分析了相差的密度函数,并得出各自相应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1.
极化SAR改进Lee滤波相干斑抑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Lee滤波总存在降低相干斑与有效保持细节信息这一矛盾,将自适应窗引入极化SAR滤波。该方法首先在span图像中根据窗内像素与窗边缘像素分布特性决定是否扩大窗口,在均质区域选择较大窗口,保证了一定的相干斑抑制能力,而在细节信息比较丰富的区域则选择较小窗口,避免细节信息被滤除,然后在选定的窗口中利用极化Lee滤波对数据进行相干斑抑制,在保证相干斑抑制能力的同时保留了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基于平稳Contourlet变换的极化SAR图像融合算法。平稳Contourlet变换是一种具有几何信息的灵活多尺度、多方向和平移不变性的图像分解变换,与小波变换相比,对图像分析很重要的沿曲面任意方向反映的细节更容易调整。采用平稳Contourlet变换对多个单极化强度图像进行分解,对于低频系数和方向高频系数采用最优加权算法实现极化图像的融合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PWF算法相比在保留原始图像边缘和纹理信息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影响,取得较好的融合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方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观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历史,最为流行的观点当属“以古证今”和“以山证原”两种观点。而事实情况是,古代山地的植被分布,只能提供一些植物恢复重建可咨借鉴的旁证资料。对于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其植被建设只能立足于现实生态环境条件,适地适树(草)适法,方能有效恢复和重建植被,以发挥其多方面的生态经济功能。植被恢复重建在不同类型区有不同模式,总体应由东南部的以乔灌为主,向西北部的以灌草为主逐步过渡。植被恢复重建目标应是建立与现实生态环境最为适应的人工植被类型。植被恢复、植被重建和植被保护3个方面相辅相成,是黄土高原地区植被建设不可分割的3条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极化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的方法。该方法在多纹理乘性相干斑噪声模型的假设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来同时估计多个极化通道的纹理参数。该方法保存了极化信息,消除了极化通道间的耦合,取得较好的相干斑抑制效果;并与极化白化滤波法(PWF)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植被恢复工程应考虑两方面的内容:景观绿化和生态绿化.实施景观绿化是因为长江三峡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景观绿化可促使三峡恢复过去曾有的原生植被美景,增强对游人的吸引力,促进库区旅游经济繁荣;实施生态绿化,是因为三峡两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绿化可有效遏制生态恶化,促使库区生态良性循环,确保库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三峡植被恢复成功  相似文献   

16.
了解重点建设高校规模收益状况能够为决策者如何在不同层次高校之间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运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211工程"高校的规模收益进行了详细地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西部这些高校尽管在西部大开发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才培养规模也比较适中,但科研水平整体较弱且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在未来的倾斜政策中要适当增加非重点建设高校的投入,要继续坚持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要提高重点建设高校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