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统计我读过不少关于读书学习方法的书,也编辑出版过这方面的著作,但是,当我一拿到这部书稿时,顿时为作者独特的编书角度,良苦的编书用心所吸引了。作者开篇不谈一般的读书学习方法,也不介绍什么读书学习的成功经验,而是用“读书学习的误区”来展开它第一部分的内容。在这部分的内容中,作者谈到明人文嘉的《明日歌》,朱光潜先生的“读书学习切忌拖”,华罗庚先生谈学习的素养与机遇的关系,夏衍同志的两次发愤,英国大科学家培根的蚂蚁与蜜蜂之说,和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笔下蝴蝶的启示等等,从这些生动事例和故事中,我们得…  相似文献   

2.
维维 《妇女生活》2020,(2):34-36
“小才女”砸开箱子偷书读1975年,蒙曼出生于河北省平泉县,父亲蒙建文与母亲是大学同学,都在河北省平泉县一中当老师。蒙建文夫妇是典型的知识分子,读书是他们共同的爱好,每天都要读书到深夜。受父母影响,蒙曼从小就是个“小书虫”。3岁时她还不识字,就经常举着书央求爸爸妈妈给她念。见女儿这么爱读书,父母在蒙曼5岁那年送她上了小学。  相似文献   

3.
“开卷有益”这一成语,很多人耳熟能详。大意是内容健康具有正能量的书,打开来看一看,总会有好处。所以“开卷有益”常被用来勉励人们要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多得益,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对读书问题具有深刻的认识。他指出:“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也才有学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就是说不识字,不能看,不能写,其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限于直接见闻的范围,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做某些工作,但要做得好是不可能的;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青少年,处在“修学储能”的阶段,更应当认真读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否则,“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因此,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子女的读书教育。  相似文献   

5.
何娟 《人民周刊》2021,(8):42-43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网红致谢信,是一场阅读激发的精神共振与情感共鸣。第26个“世界读书日”,又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如期而至,这封信于黄国平毕业4年后在网络走红,似乎也恰逢其时。4月,书香满华夏。全民阅读层层“破圈”。  相似文献   

6.
一、熊比特关于技术创新的基本观点熊比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他首先以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然后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进而进入了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分析。1、静态经济学的表现:“循环流转”分析熊比特的创新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循环流转”分析,即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的“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活动,也没有发展。企业总收  相似文献   

7.
阅读障碍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据媒体报道的调查结果,中国人年均读书不到1本(0.7本),再看看周边国家,韩国人年均7本,日本40本,俄罗斯人年均读书高达55本。相比而言,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阅读障碍?老家把上学叫做"念书","念"除了与"读"同义,还有惦记、打算的意思,如果真是这样,没有做到心无旁骛,读书的目的就不纯了。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中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诗句,如此利诱读书人,这个皇帝不仅诗写得一般,格调也不高。  相似文献   

8.
高庆丰 《统计研究》1992,9(3):73-75
郑樵(1104—1162年),字渔仲,南宋著名史学家。福建蒲田人。因居夹(?)山多年,人称夹(?)先生。喜读书,“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长著述,自称“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提倡实学,主张会通,尝谓“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晚年曾一度出仕枢密院编修,终身未任显要。《通志》一书为其代表作,“二十略”为全书精华。《通志·图谱略》和《通志·年谱》,是我们研究郑樵图谱学的主要文献。由于目录  相似文献   

9.
摸书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相似文献   

10.
读书被誉为"生命的美容"。书卷气自有一种迷人的优雅。拥有了书卷气,便消除了傲气、娇气、霸气、激愤气、粗俗气、痞子气、卑微气、小市民气;拥有了书卷气,便增加了静气、秀气、灵气、自在气、文明气、富足气、高贵气、泱泱大气。一部经典,半杯香茗,足以富可敌国、贵比王侯了。读书之人,见到好书总想买。虽然现在爱书的人少了,虽然现在书已不吃香,但我依然爱书买书。长时间,我以书为伴。  相似文献   

11.
农民少读书现象透视文/陈朝晖农民占我国人口的80%,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我国广大农村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愿读书,笔者称之为“淡书症”。尽管各级政府花大力气解决农村学校乱收费和儿童失学问题,但农民的“淡...  相似文献   

12.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读《统计与信息》□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张玉妹我给这篇短文冠以一个如此之大的标题,不免给人以“恭维”之感,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恭维”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善意的、鼓励的,一种是虚伪的、造作的,前者是有实感而发自内心,后者...  相似文献   

13.
语出我国古代《礼记·中庸》。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即多观察、多读书,通揽天下事又读圣贤书。采百花方为蜜;纳众川才是海,知识面宽、信息量大是学习的基础。审问之即学习之后思考之始的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思考起始于问题。古人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  相似文献   

14.
最近,很多关注统计的朋友都问我,“看到小说版的《统计局长》了吗?有书,还可以上网读……”正欲找来一读,四川一位统计朋友竞寄赠一本(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凌、戈征),倒也“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5.
最近,很多关注统计的朋友都问我,“看到小说版的《统计局长》了吗?有书,还可以上网读……”正欲找来一读,四川一位统计朋友竞寄赠一本(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凌、戈征),倒也“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咨询》2012,(1):55-55
伤不起:面对那些敏感、多疑者,采取一种谨慎抑或免于伤害的社交方武,逐渐成为理性的选择。这不仅是必要的生活技巧,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验。随着生存压力的与日俱增,当前的社会心态也发生变化,焦虑、浮躁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人以弱者自居,“伤不起”也就遍地开花。  相似文献   

17.
邱东 《中国统计》2021,(3):70-72
恐怕是学识基础太差,笔者挺愿意读一些科普类的书籍。年前读到刘应明院士和任平老师的《模糊性--精确的另一半》(院士科普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这本20多年前的“老书”,自以为,书不在新旧,有内涵就有价值;读书不论早晚,有感便是收获。  相似文献   

18.
何娟 《人民周刊》2021,(6):38-40
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节,也是中国儿童阅读日,一代代儿童泛舟书海长大成人,儿童阅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年伊始,中宣部明确“推出一批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少儿读物”为2021年主题出版五方面选题重点之一。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儿童读物成为各界代表委员密切关注的领域,“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被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儿童阅读成为全社会共同守护的净土。  相似文献   

19.
<正>春日暖暖,春意融融,正是一年最好的读书时刻。不光今天如此,古代海南人也勤于读书,最终打造了“海滨邹鲁”的美誉。在海南文化教育发展中,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丘濬曾以“弦诵之声,将由是洋洋乎四海之间”对新落成的书院进行由衷赞美。时至今日,海南依然有不少书院遗存,它们是海南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  相似文献   

20.
196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的杨照,目前是《新新闻》周报总主笔、博理基金会副执行长,News98电台“一点照新闻”、BRAVOFM91.3电台“阅读音乐”节目主持人,并兼任多家大学讲师。但这些身份,对他而言都不重要。唯有“读书人”,是他乐意的身份“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