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城市公示语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其英语译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低,本文分析了烟台在城市公示语英译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地名指示的混乱状况,指出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和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单一罗马化"的决议,是统一路牌书写应遵循的标准,各地应确立并执行统一的公示语英译规范.  相似文献   

2.
汉语专名英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专名英译,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错误百出.这大大伤害了我们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名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和宣传"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地名管理条例"等国家法规不够,有法不依,各自为政,追求新奇等.为了促进汉语专名英译规范化,本文提出的八条原则,是作者学习并分项归纳上述国家法规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有关规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现象频生。在简要分析诗歌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意境再现、典故异化、音步等度以及格律化的汉诗英译四原则,可望对汉诗英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示语英译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现今国内公示语英译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公示语英译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阈和理论框架,其多维转换方法为公示语英译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可行的实践参照。以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3原则为主要指导,结合实例分析探讨公示语英译中一些不足及改进方法,将促进公示语英译质量提高、语言文化环境改善及对外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古文英译的历史、古文英译的难处、古文英译的技巧和古文英译的原则。笔者认为,古文英译的理论不应看作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不应局限在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的狭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6.
在模糊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古诗翻译问题.首先从模糊羡的结构层次谈起,然后概括中国古诗在形式、意象和意境上的模糊美特征,接着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问题,从而得出汉诗英译的原则应是尽最大努力保留汉诗的意蕴,保留中国文化底蕴中意境的模糊美,使汉诗英译达到传播中国精髓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而译者伦理是典籍英译中应首先厘清的一个问题。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历时地对比分析了西方译者对《道德经》中"道"的英译,以求发现其背后所体现的两种文化间的较量。结果发现西方译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一个由漠视到尊重的转变,对自身文化的态度经历了由固守到兼顾的转变;尊重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兼顾译语文化规范应成为当下典籍英译中的译者伦理。  相似文献   

8.
2020年和2021年《中国3分钟》共播出98期节目,每期节目中英文标题具有不同特点,利用数据分析法,从标题字(符)数和字节数的角度研究标题英译,从问句、诗句、成语、四字格和数字的翻译,英译中的缩节,以及内外有别原则等方面对标题英译的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不断推出创新新闻产品,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国菜英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饮食文化在中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中国菜的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菜英译讲究特别的翻译原则,该原则事关中国菜英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读者因素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东西方翻译理论中都有体现.在汉语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十分必要.通过从目的语读者角度对典籍英译实例的分析比较,探讨了汉语典籍英译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汉文版期刊论文少数民族作者姓名英译的使用现状 ,指出了其中存在不规范和混乱的情况 ,提出了在汉文版期刊中正确使用中国少数民族人名英译的原则与方法 :少数民族人名按普通话的读音拼写 ;中间加点的少数民族人名可按民族习惯分开拼写  相似文献   

12.
商业经营场所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商家的营销目标,也会影响公示语译文读者的消费需求。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出发,分析商业经营场所公示语英译的统一性、关联性及简洁性等特征;从遵守与违背语用学礼貌原则的两个不同角度,关注商业经营场所公示语英译的实际使用效果,提出了更加符合消费情景下公示语英译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无限繁荣。然而,作为对外“窗口”,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始终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各大旅游景区的深入调查,总结了省内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指出译者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可采用的策略方法,并就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示语的英译水平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纠正目前公示语英译中语用失误的根本方法,应该是根据Thom as的跨文化语用失误理论,严格遵循语用等效原则,使原作和译作在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两个层面上达到等值效果,以实现公示语英译的语用规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科技论文摘要汉英翻译研究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梳理。结果发现,已有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期刊编辑对摘要英译的错误统计与分析;近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基于语料库的相关研究;少数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翻译辅助手段来解决摘要英译中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关翻译方法、策略及原则的总结;还有少量报道介绍了一些优秀的中文科技期刊如何处理摘要英译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尝试指出未来可继续研究的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文章还着重分析与比较了该词的三种英译,阐述了中诗英译虽为文学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但三种英译却具有再现意境、把握情感、锤炼语言、以诗译诗等特色,成功地译出了原作的风貌。本文还对中诗英译的方法与原则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指出译诗必须突出原作的意象、诗味,做到用地道的译语再现原语和以诗歌形式翻译诗歌。  相似文献   

17.
理雅各英译中国典籍在翻译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是理雅各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准确把握目标读者、取舍翻译原则和方法的结果。从译前、译中到译后,翻译活动的每一步都体现了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间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对理雅各译本形成过程的分析说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应注重考量和协调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各影响因素,并与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调查研究了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情况,总结了常州"非遗"命名的特点,分析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存在的问题。根据外宣英译"三贴近"原则,结合常州"非遗"各自的特点及外宣目的,提出了常州"非遗"外宣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许渊冲先生是我国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是唐诗英译的主要指导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对许渊冲的《旅夜书怀》的英译本进行研究,证明"三美"在诗词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然而,因为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及汉语与英语在发音、结构、用词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如何英译古诗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总结古诗英译的重要性及其难点的基础上,从鉴赏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了一些古诗词英译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结合唐代诗歌及其名家译文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