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尚白原因及表现方式李自然蒙古民族崇尚白色是众所周知的,他们把白色视为圣洁、吉祥、长寿和善良的象征,那么,蒙古民族何以尚自呢?多数学者认为这与蒙古族长期食奶有直接相关①,笔者则理解其尚自与崇拜天有关,故略陈己见,以期与诸同仁共同探讨。蒙古族尚白最...  相似文献   

2.
显圣物是神圣空间神圣性的自我表征和核心来源,湘西苗族祭“滚年”仪式中的三个神圣空间,其神圣属性源自不同的显圣物.仪式中神圣空间的生成及其神圣属性的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万物有灵”观念、禁忌观念、巫术观念、祖灵观念等原始宗教观念的投射,其中,以祖灵观念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祭“滚年”是湘西苗族自然崇拜的典型形态,也是湘西苗族祖先崇拜的隐蔽形式.  相似文献   

3.
“央”(gyang)的观念是藏族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在汉族、蒙族或别的民族中尚未发现“央”这样的概念,因此也很难找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准确地将它的含义表达出来。《格萨尔》里关于“央”的描写是很多的,成为整个史诗一个很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为《格萨尔》增加了不少光彩。我认为,关于“央”的观念,与藏族先民的自然崇拜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限于篇幅,本文不打算详细叙述史诗中关于“央”的具体描写,而着重从‘”兴”的观念与自然崇拜的联系方面,加以论述。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当人类的祖先从莽莽…  相似文献   

4.
夸父逐日神话中的“入日”与甲骨文中的“入日”一样,都是关于太阳崇拜的祭祀仪式。这种仪式有比较固定的行事日期和祭祀场所,带有测度日影的早期天文学观察性质。夸父之“杖”及由此变化而成之“邓林”,则是用以观测日影的“圭表”的神圣化。从操蛇之神夸父与舜帝的关系来看,夸父神话为早商民族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东巴教诱导纳西族青年男女通过毁灭现世生命来处理感情痛苦,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宗教实践,与它别具一格的民族宗教特点有关:寄托浪漫爱情理想的"玉龙第三国";模糊生死之界限的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培育"重情轻生"之民族个性的东巴经,此外,东巴教的祭风仪式对殉情的负强化,以及作为文化系统的宗教与社会系统的断裂,都加强或延续了殉情习俗。总的说来,东巴教容纳了纳西族的自然观、生死观、灵魂观念、独特的民族气质,带着自身难以避免的功能冲突和文化堕距,成为纳西族历史上殉情现象相习成风的最重要的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近代中国,“中国民族是否确为衰老,抑尚在少壮”堪称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受时代的影响,忧心民族前途的顾颉刚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建立了“中华民族尚在少壮”的民族理论。从学术渊源的角度来讲,顾颉刚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民族理论,受到了梁启超、杨度、李大钊、孙伏园等相关论述的影响。但是,这一理论并非前人论述的简单延续,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而且具有指导现实的品格。可以说,顾颉刚“中华民族尚在少壮”理论的建立,不仅增进了中华民族的理论自信,还完善了关于中华民族现状的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7.
山崇拜是重要的自然崇拜之一。与山崇拜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可称为山崇拜文化丛,它包含山神观念、山神形象、山神名称、祭山场所、祭山仪式等。山神观念是以人的意识形态表现的,是蕴藏在人们心灵中的文化现象,它属于山崇拜文化丛的深层结构。山神形象、名称及祭山场所是以物质或物化形态表现的,它属于山崇拜文化丛的表层结构。祭山仪式是以人的行为活动方式表现的,它属于山崇拜文化的中层结构。①本文就山神观念和山神形象和祭山仪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早期生育信仰的产生、形式、过程和特点等进行了探讨,认为生育信仰源于原始人崇尚生命,对产生生命现象的崇拜,亦即对生育能力的崇拜,它出现在图腾崇拜之前。生育信仰有女性崇拜、图腾崇拜、男性崇拜等形式。最早所见生育信仰的偶像为孕体雕像,它是对生命产生过程的写实,没有性别的区分。女性崇拜是生育信仰最初阶段的重要时期,表明人类对性别有了明确的认识,对生命孕育者在性别上的肯定。但女性崇拜不是图腾崇拜,它曾与图腾崇拜并存过一个时期。男性崇拜的出现使生育信仰发生了较大变化,即生育的主体突出了男子的作用,它一方面说明人类有了“种”的概念,同时也是男子社会地位提高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东巴教中纳西人生命、灵魂和生命神的箭,以及东巴教祭仪、神画像和纳西人生产生活中有关箭崇拜的习俗,联系中外民族有关宗教观念和习俗,指出纳西族传统的箭崇拜肇源于纳西人在古代战争和狩猎生涯中将箭这一杀伤力大的武器神化、灵化的拜物教意识。同时较深入地论析了纳西族箭崇拜意识的二重性表现,即认为它为神、人所用便能镇鬼驱邪,招财祈福,因而将它视为神器而顶礼膜拜;又认为如箭为鬼怪或敌人所用,则会祸及自己,因此对其敬畏交加,并在此心理上产生出“拔病痛之箭”、“转移毒箭于面偶”等巫仪。文中还论述了箭与纳西人生殖崇拜习俗和“青蛙阴阳五行”之间的神秘关系。最后,对东巴教和苯教的箭之礼俗作了比较研究,从微观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揭示纳西、藏民族这两个本土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了独到和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海伦格格补天》与《女娲补天》的异同——满通古斯语族民族与汉族人、神共创型宇宙起源神话比较杨治经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的原始先民,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普遍积淀着对苍天的崇拜观念。蒙古族原始先民认为,“天是至高无尚的神,是生命的源泉。”①古代契丹人则认为天是...  相似文献   

11.
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早期鲜卑族的原始萨满崇拜韩香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曾普遍信仰过的一种宗教。它以万物有灵观念为基础,宣扬灵魂主宰世界。万物有灵的信仰和对自然、图腾、祖先的崇拜,都囊括在它的宗教活动之中;所信奉的神灵也极为广泛,有人类、动植物及无生命的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引用大量民族学、人类学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史前时期土地神观念产生的两个阶段予以了详尽的分析,指出:土地神观念的产生始于原始社会自然宗教时期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土地有灵意识,但这时人类土地崇拜的对象,仍然是作为自然的土地,并未具有神的观念。当原始人类由土地生养万物联系到女性也具有土地一样的生殖功能,由单纯的土地崇拜转向“地-母”崇拜,土地神的人格化现象渐趋成型,土地神的观念到此才真正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苗族崇拜一切有生命的自然物,诸如圣山、神山和神林等,其宗教观念在生态维护和全球生态安全中可以发挥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进行生态维护和生态建设,必须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认它的客观存在,宗教同样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目标与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相结合,其生态维护的成效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海燕  张学良 《中国藏学》2023,(1):169-177+219
“塔火葬”是甘南地区觉乃藏族最主要的葬礼仪式,仪式包括吊丧送别、诵经度亡、建塔火化和捡骨土葬,在藏传佛教火供仪式基础上融汇苯教的地方神明概念,引入汉族“烧纸盆”仪式。仪式过程和象征物体现觉乃藏族信仰的生死观念和秩序结构类型。由于觉乃藏族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生态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塔火葬”仪式作为本土文化衍生发展的产物,是藏传佛教信仰意识、苯教文化观念和儒家伦理思想的集聚,是汉藏边界文化变迁、文化交融的具象书写。历经绵长历史时期的层累、异质文化之间的借鉴与多民族风土的习得,“塔火葬”仪式的续写呈现出多元融合发展的地域性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赫哲民族很久以前就崇拜鬼神,崇拜自然界,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日、月、星、山、川、河、岩石、草、木、水、火、风、雷、闪电等都由神来主宰。因此,赫哲人认为每种动物也都有神在主宰,因而崇拜威武凶猛的“塔斯赫”(虎)、“玛发克”(熊)、“雅日格”(豹)等动物。据祖传:尤姓崇拜的图腾是“玛发克”(熊),傅姓崇拜的图腾是“塔斯赫”(虎)。赫哲人对自己崇拜的图腾,绝对不能猎杀和食肉、衣皮。如遇到危及生命而不能逃脱的险情时,才可杀死,然后跪拜祈祷,以求神灵赦罪,并将其尸体掩埋。对于崇拜的图腾,都要把其图像绘制在桦树皮上,卷好扎紧,放置在避雨和人不常去的北侧屋檐下,代代相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刘赫哲族不断进行科学知识教育,随着人们觉悟的提高,就无人崇拜图腾了。  相似文献   

16.
《民族论坛》2004,(4):11-11
在人类共同的历史中,都经历过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阶段,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共生现象,原始的傩文化在世界很多地区都有存留,比如美国的“万圣节”、德国的“魔鬼大游行”等都是这一原始文化遗留的痕迹。但中国的傩文化因其保存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堪称“世界的瑰宝”。然而这一不可再生的瑰宝,今天却亟需我们的保护。在流传至今的傩戏表演中,我们看到的是原始崇拜和生命意识的冲动。色彩艳丽的傩画像、造型夸张的傩面具,透视出原始人类心灵深处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美好追求的强烈欲望。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傩文化,涉…  相似文献   

17.
祭祀,是有史以来人类的共同活动。用什么方式祭什么神,各地区各民族有着千差万别。信仰和崇拜是一个民族的一种标志。它反映该民族的意识、愿望和性格等特征。夷水(清江)流域是中国古代巴人发祥地,土家族的摇蓝。她在祭祀领域中的一些奇特活动,乍看出人意外,细思又在情理之中。清初,这一带改土归流,打破封锁才几百年。几千年的民族隔绝,使她们尚巫觋之风不减,使佛道之教不远,敬神的方式方法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18.
白族的民俗文化金聪“本主”崇拜是白族民间传承最久远,最广泛,也是最能体现民族凝聚力的群众性民俗活动之一。白族“本主”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现今有的村寨本主依然是山、树、蛇、龙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本主”崇拜溶进了对英雄人物和为本民族...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的土著民族认为,孪生子的出生是由神灵或者熊(森林之神)使妇女怀孕所致,孪生子身上具有神圣的成分,具备与神灵世界沟通的能力,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因而受到人们的崇拜。而台湾高山族认为,人类只能一胎一儿,生双胞胎是灾祸将至的凶兆,孪生子是他们的禁忌,必须将双胞胎杀死并举行复杂的禳灾仪式。二者对于孪生子截然相反的观念,其产生的根源实质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主体民族”的提法混淆了各民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易造成误解与纷争。田野调查表明,“主体民族”观不能表达强势民族对弱势民族的平等态度,属于轻视他们的语言文字和行为,加剧了弱势民族群体的自卑情绪、“等靠要”观念与民族隔阂。文章阐述了转变“主体民族”观念的现实需求、事实依据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