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诸家观点之检讨关于此诗的旨意,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几如聚讼。今列举代表意见如下: 1、唐范摅《云溪友议》说是为严武镇蜀欲危害房■、杜甫而作。此说为《新唐书·严武传》采纳。 2、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是刺讽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作。  相似文献   

2.
一、诸家观点之检讨 关于此诗的旨意,自中唐以来,众说纷纭,几如聚讼。今列举代表意见如下: 1.唐范摅《云溪友议》说《蜀首难》是为严武镇蜀欲危害房琯、杜甫而作。此说为《新唐书·严武传》采纳。 2.宋沈括《梦溪笔谈》认为《蜀道难》是为讽刺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作。 3.元萧士赟说《蜀道难》是讽玄宗天宝之乱幸蜀而作。  相似文献   

3.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相似文献   

4.
《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一篇杰作,也是古典诗歌传统教学名篇。可是关于此诗寓意,向多歧义。或以为危房、杜而作,或以为讽玄宗幸蜀,或以为讽章仇兼琼,或以为沿乐府旧题、蜀人自咏蜀,或以为送友人入蜀作,或以为寓仕途坎坷等等。按本诗最早见载于成书于天宝十二载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又唐孟棨《本事诗》、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有关于天宝初李白至长安,贺知章曾叹赏其《蜀道难》的记载,说明此诗不可能作于天宝十二载以后,因此危房、杜,讽玄宗幸蜀说已难成立。至于蜀人自咏蜀、送友人入蜀或  相似文献   

5.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人乐府诗中的优秀名篇。是诗自面世千百余年以来,因其艺技之绝妙,为人高度赞誉,云奇之又奇。但因其主题之争,而又众云纷纷。笔者观历代作家所云,似觉难为其诗要旨,做作如次新探。一、《蜀道难》时代背景与主题的关系: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时代的社会生活在作家笔下的再现,特别是那些在历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巨著名篇,无一不是其时代的浓郁画卷。每个作家在为其所生活的时代绘制巨画之时,便于画之中寄予他们对其所生活的时代的褒贬,使每个读者于画之外,去体味画中之意。从而揭示作家寓于画中之情,或曰主题。因此,当我们在探  相似文献   

6.
李白《蜀道难》的本义,似乎云端美人,洛浦神女,可望而不可即。为其诗“奇之又奇”,声震千古,故人不惮烦劳,务求探得骊珠,求得通解为快。于是自唐迄今,不知诗人发过多少议论,耗去多少心血,犹未能取得切理惬心之效。近年来又有李白三入长安的争论,对解决《蜀道难》问题,增加了线索,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学习;互相尊重的态度,更可宝贵。  相似文献   

7.
游国恩、王起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蜀道难》“使李白获得巨大声誉”。《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也久成定论。自古及今,研究此诗者经久不衰。对于李白写本诗的意旨,《唐诗鉴赏辞典》称“有种种寓意之说”。追溯到传世较早的两宋本《李太白集》,在《蜀道难》题下均注有“讽章仇兼琼也”。赞同此说的著名学者有北宋的黄庭坚、沈括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诗作极其丰富,李白从未自编诗集,唐代也没有一种渊源有自的李白诗集定本流传下来。因而李白诗歌的文本面目常纷繁杂乱。通过比较诸多李白别集版本和选录李诗的各类总集,考辨出李白乐府诗《蜀道难》文本有三十一处异同。文本在流传过程及后世阅读接受中的真实面貌差异较大,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9.
李白《蜀道难》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自唐以来(科学院编《唐诗选》说是“自宋以来”,似欠妥。),众说纷纭。举其要者大约五种:一是唐人范摅的罪严武危房杜说,二是宋人沈括等的刺章仇兼琼、表隐忧说,三是元人萧士赟的讽玄宗幸蜀说,四是明人胡震亨的“蜀人自为蜀咏、言其险更著其戒”说,五是近人的送友人入蜀说。前三说业经前人  相似文献   

10.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12.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乐府古诗《蜀道难》,是我国诗坛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被称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殷璠《河岳英灵集》)的千古绝唱。其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句的“峨嵋”,到底指什么地方?对这一句应怎样理解?现在社会上流传的各种唐诗文版本,凡注李白《蜀道难》中“峨嵋”者都谓“四川蛾嵋县西南峨嵋山”(本文为后面叙述方便,暂称之为“南峨嵋”)。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第二十三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意思原本是很清楚的。然而,在马克思亲自校订过的法文版中,“成反比”一语却变为“成正比”,遂成为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争论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白的《蜀道难》真是一首千古奇诗,叫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吟咏再三,拍案叫绝。不是“诗仙,”绝对写不出这样奇之又奇的好诗来。这首诗开头奇、结尾奇、想像奇、构思奇、写景奇、遣词造句奇,……千奇汇聚,构成了一幅奇异的画卷。开头奇。诗人劈头第一句就连用“噫吁哦”三个单独可以使用的带有强热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5.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激情奔放、气势雄浑。诗人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奔放的语言、参差错落的句式,描绘了蜀道的雄伟奇壮和艰险雄峻。因此,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之佳作。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论李白诗云:“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来,  相似文献   

16.
《老子》异文常常隐含着重要的信息。郭店简《老子》中"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的"厚"应读为"诟",通过文字和文意的比较,相关句子简帛本明显优于今本。"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的"志"以及帛书乙本的"侍"、今本的"恃"均应读为"待";"弗待"应该就是《庄子》"无待"的源头;传本"为而弗恃"前误增"生而不有"四字是由于对"恃"有误解造成的,该句简帛本也优于今本。"有状蟲成,先天地生"中的"蟲"可以读为"融","融成"则是对先天地而生的"状"形成过程的生动描述,此句简本优于帛书本和今本。  相似文献   

17.
自唐以后,读诗的人无一不知道李白的《蜀道难》。对于这首谎,人们的叹服到了交口称誉的程度,然而一当论及诗的主旨,仁智之辩竟同争讼。仅此足以表明这首《蜀道难》在我国诗坛上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胡应麟用“出鬼入神,惝怳莫测”(《诗薮·内编》卷二)八个字来概括它的不寻常,倒是十分准确的。“出鬼入神”,指它的奇妙;“惝怳莫测”,指它的深奥。奇妙之处值得赏鉴,深奥之处应当探求,正同两句古诗的原义一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本文的意图即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19.
《蜀道难》是李白首屈一指的代表作,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脍炙人口已千有余年。但是关于此诗的解释,一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讽刺严武,或以为讽刺章仇兼琼,或以为谏阻玄宗幸蜀,或以为只不过是模山范水之作,别无他意。“诗家总爱西昆好,  相似文献   

20.
一 原诗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乃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