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新闻核     
优秀的散文都有散文眼.散文眼是由散文的炼意需要而产生的.散文有了"眼",散文所创造的情景交融、意象聚合的新与深的意境就有了凝聚点,散文就能达到深刻的思想性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性的统一.新闻写作应借鉴散文这种炼意的笔法,在提炼新闻主题上追求新与深,需要有散文眼式的"新闻核".画龙点睛,设置新闻核,则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2.
散文是文类之母,扮演着“母亲”角色,并仍将继续下去。其包容的广阔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散文研究的实际困难,加之人们认识的不足以至自我放逐、创作的随便等等原因,延缓了散文理论的建构,也潜在影响了百年现代散文研究一直停滞在泛、散、庸、旧、滥等的层面上。怎样认识散文?怎样研究散文?散文研究如何突破?散文研究的走向如何?本文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研究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由于种种原因,散文研究一直受到轻视和责难。本文从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和散文理论建构诸方面,对30年来散文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评析,并追寻散文研究长期被冷落的原因。文章认为21世纪的散文研究要走向深入和阔大,必须从三方面用力:其一是要建立现代意识的散文批评视野;其二是“化西方”与“中国化”;其三是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的改变。这三方面不但是认识和解决当代散文问题的重要维度,而且对散文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吉国 《社科纵横》2009,24(2):99-101
台湾的散文创作发源于“五四”新文学运动,本土作家的散文写作在光复后才开始萌生。后以大陆迁台作家所作的怀乡思亲散文作品为多,这一风格流派的作品,被称为台湾的怀旧散文。本文将从怀旧散文产生的基由、怀旧散文发展综述、怀旧散文的内容及意义等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并揭示出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再议散文─—北京市文艺学会举办散文研讨会舒敏继北京、河北、福建、辽宁、苏州等地陆续召开了各种形式的散文研讨会之后,北京市文艺学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散文的繁荣发展,决定再议散文,于11月18日召集部分文艺理论家举办散文理论与创作座谈会。曹子西、郭预衡、田丁...  相似文献   

6.
李瑞华 《社科纵横》2006,21(5):98-99
从秦观散文研究历史发展过程看,秦观散文是没落于明代。但,自宋至清,对秦观散文所取得的成就的高低,研究者却是众说纷纭。所以,加强秦观散文研究,合理评价秦观散文所取得的成就,是秦观研究中所亟待解决的。  相似文献   

7.
周作人散文理论爬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散文理论爬梳霍秀全周作人曾经颇有点自负地说过:“我的头脑是散文的”①。应当承认,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全心全意经营散文并取得卓著成就的一流作家,是以记叙为主的现代白话艺术散文(亦称美文或小品散文)的最早提倡者和开创者,同时,他还是重要的散文...  相似文献   

8.
战学成 《学术交流》2002,(5):141-143
建安散文朴实、简明而尚质 ,无论是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 ,还是奏疏、诏令等都带有抒情追求 ,艺术上日臻成熟 ,文质相副 ,为骈文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反映了人们对文学美的认识和要求 ,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体现出散文的重大进步。它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规定和制约着作品的风格 ,标志着散文创作的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段建军 《唐都学刊》2007,23(1):113-117
散文是一种“有意思”的艺术形式,散文的“意思”是伴随着创作主体的相似思维——相似发现、相似联想、相似想象诞生的,要探寻散文的“意思”,必须探寻散文创作主体的思维过程。作者进行怎样的相似思维——相似联想与相似想象,散文作品就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相似思维——相似联想与相似想象的能力有多强,其散文作品的“意思”就有多强,多新颖。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散文的历史地位张春宁肖广森一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在我国文坛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以来,在文学领域内,唯散文起步较晚,历次全国文艺评奖独无散文席位就是证明。90年代,我国文坛又兴起了散文热,正如有人所言,这是散文红火热闹的时代,连许多擅长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