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中国文化环境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丹卉 《天府新论》2009,(1):118-123
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中国获得传播,这与当时的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文化环境的变化促使五四前期高扬"德赛"精神,"德赛"精神凝聚着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核心理念.马克思主义作为德国乃至整个西欧思想和学术的高度结晶,天然蕴含科学与民主两大主旨,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准备.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除了它自身真理强大这一内因,外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内容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表述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相似性;二是在国际形势上,率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苏俄向中国展示了成功范例和友好姿态.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想的产生不仅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根源,而且有其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哲学作为分工的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具有由它的先驱者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①毛泽东哲学思想特定的思想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代初期以来,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之间的关系问题遭到了这样或那样的歪曲。国外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纯属中国的产物,只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延续,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只是照搬照抄和简单重复的关系,不过是“增加了自己若干解释和中国革命运动历史的实例”而已。我们说,这些看法都是十分错误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直接继承了而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以毛泽东同志的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为例,具体地详细地说明毛泽东哲学思想和它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先俊 《理论界》2009,(9):27-2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政治和文化双重内涵的五四运动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基本的前提;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一个坚强的主体;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初步提出了"中国化"的基本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大庆社会科学》2012,(4):101-101
殷华成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它适合了中国近代唯科学主义的需要,很快被国人所接受。另一方面,五四运动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度成为西方科学的代名词,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可,被当作救国的不二法门。但是,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传人中国是一场启蒙运动,改变了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主要是解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取代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原有轨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不仅是它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而且是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种文化现象并把它与中国文化传统联系起来研究是近几年理论研究中开拓的新课题。由于特定的时代氛围,这些研究大多都神奇般地加重了传统文化的法码,认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同化,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等等,仍把当代中国的文化特征理解为所谓的传统文化。因此,需要重新摆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6.
一、有意义的开端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顾名思义,应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不过,它在中国成为专门的研究学科,只是近二三年的事情。现有的初步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古人的管理思想,有些是先于外国而早有发现;有些对于今天的实践仍有借鉴作用乃至指导意义。这说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确是一座宝库。  相似文献   

7.
<正> 一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茅原华山作为中国最初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李大钊早期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潮的一个横截面。他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本身如实地反映了五四时期中国的思想状况和马克思主义本身给中国带来的思考模式。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与围绕着他的外在因素间的关系,越仔细观察,越可窥视到当时的初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处的意义深远的思想画面。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传统文化,无论其民主性精华还是封建性糟粕,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都起着阻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封建的纲常名教是反动派遏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武器;传统的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起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一些人把它作为阻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挡箭牌,或者用它来曲解马克思主义,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然起着阻碍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不继续消除因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理论课题,是其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马克思在批判性继承了空想主义者的研究成果后,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异化”的现实情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此后又由列宁等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其中,综合技术教育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创的科学概念,被认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要实现形式。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一直在与时俱进,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10.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洋文化随着中国革命过程不断被中国化,最终成为扎根于本土文化基础上的统治思想。唯物辩证法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认同,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的性质和中国社会的需要,不可否认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互释过程,一方面是唯物辩证法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种种学说,都有它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但也存在着被否定、被淘汰和被曲解、被遗忘、被埋没的历史命运的可能性。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就曾被欧洲文艺思想史遗忘过千百年之久;中国古代丰富的美学思想有的至今仍被埋没在深深的历史积层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的学说,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也曾被歪曲、修正过。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重要著作就曾被遗忘和埋没过。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差不多被埋没了近一个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答了新的时代之问;它已经形成为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它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理论武器。剖析这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发生在“五、四”文化启蒙运动之后,并在与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想、主义和学说的竞争中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因此,我们必须明确:(1)“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超越其他思想体系的优越性。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针对当时流行的“中体西用”的公式,“五、四”运动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之“体”——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观念结构,强调文化结构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提出了治本的目标。“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树立现代思想意识的起点,它标志着传统的宇宙观与知识结构的开始瓦解。  相似文献   

14.
吕西安·戈德曼,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可能都是一位被严重忽略的现代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1]以鲍埃豪尔的见识,西方学界视域中的戈德曼至少在两个方向上产生了误认:一是我们只是记得一句“隐蔽的上帝”,这是在一种狭窄的文学理论和小说社会学的视域中被孔见的;二是对戈德曼的学术评价,常常出现了一种不公正的宣判,即他仅仅是一位卢卡奇主义的殉教徒。[2]在我们的研究中,戈德曼只是偶尔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被提及,对他的思想所框定的非历史评价常常会令人一头雾水。我认为,戈德曼的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逻辑环节,…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辩证逻辑思想就其理论来源而言,一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维的熏陶和启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辩证逻辑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也传入了中国。毛泽东开始接触这方面理论。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逐渐溶合。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对辩证逻辑问题都抱有极大的兴趣。 三十年代,中国哲学界产生了一场大辩论,其中主要论题之一是辩证法(当时术语不够准确,辩证法有时指唯物辩证法、有时指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对这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道路发展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更加清晰和鲜明。这一思想深刻昭示了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方法论解决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造性特征,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革命和斗争作为矛盾规律的外在体现,已经成为中国道路中的精神标识,它作为一种精神旨归,其生命力在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赋予的基本内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赋予的科学内涵,必将引领中国道路的永续前行和伟大梦想的必然实现。  相似文献   

17.
1937~1945年,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第一次理论性飞跃,它折射出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行表征层面的成熟.这些可以从当时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获得佐证.  相似文献   

18.
无政府主义在思想上有时候迹近共产主义,但在中国却曾被宣布为凶恶的敌人,这是因为它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关键学说,更重要的是,越是迹近共产主义理论的异己思想或异质思想,越容易在精神影响方面产生种种混乱,进而混淆甚至歪曲正统的革命理念.这便是精神领域的思想邻壑现象.无政府主义在意念理性意义上是有价值的,只是不适应作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去实践.而意念理性通向“空想”的乌托邦,非常适合于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正逐渐被学界所重视,不少学者投入到马克思主义人学文艺理论的建构中来。马克思主义人学文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也因此具备了实践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人学文论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即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作支撑;同时,马克思主义人学文论是根据当前的时代和现实提出来的,具有当下性和紧迫性;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基本的价值立场,它还具有深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正对于实用主义来说,今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一百年前,随着杜威的访华,实用主义开始受到中国思想学术界的热切关注。此后,实用主义便成为除马克思主义之外,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西方哲学流派。在中国的思想学术舞台上,它享受过荣耀,也遭受过屈辱。只是近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才重新认真对待实用主义,重燃研究实用主义的热情。本期栏目是有关古典实用主义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