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灏的《栈道杂诗》,镌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原石立于汉中考院,现存汉中市博物馆,可供后人欣赏和研究。《栈道杂诗》共三石:其一长130厘米,宽70厘米,厚19厘米;其二长103厘米,宽72.5厘米,厚19厘米;其三长122.2厘米,宽76厘米,厚18厘米。拓本字迹清晰,行草书,字径3—4厘米。书法柔中有刚,自由奔放;诗意浓新,情景交融。杂诗共十首,正文四百字。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知名于世。江苏兴化人。他不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而且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但“词犹胜于诗,吊古摅怀激昂慷慨,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文字。”(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白雨斋词话)今存百廿篇,此为他精选传世之作。在《题陈孟周词后》的序文中记道:“陈孟周,瞽人也。闻予填词,问其调。予为诵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不数日即为其友填二词,亦用《忆秦娥》调。其词曰(略),予闻而惊叹,逢人便诵。……拙词近数百首,因愧陈作,遂不复存。”仅在范县一次就焚词近数百首,可见板桥词作甚多,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当为叹惜。《板桥词》中“歌咏百姓之勤苦”,抨击黑暗社会的凡三十余首,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潍县竹枝词》、《浣溪沙·老兵》、《瑞鹤仙·官宦家》等;怀古抒情词约三十二、三首,如《念奴娇·金陵怀古》、《青玉案·宦况》、《满江红·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本八三年秋季教材,新增选了三首唐人的送别诗。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见初中语文二册),另二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见初中语文四册),是三首不同风格和情调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为汜水尉、江  相似文献   

4.
一位耄耋老人风风雨雨,走过80多个春秋。奖状奖牌、奖杯宝鼎、勋章绶带、证件证书有200多份(件);弟子5000,桃李满天下;编著《灵石县志》《晋灵精英》等史志16部,650万字;写论文、散文100余篇,诗词、格言300余首;事迹入编《山西当代社科人物综览》《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  相似文献   

5.
颜元,字易直,亦字浑然,号习斋,生于公元1635年(明崇祯八年),卒于1704年(清康熙四十三年),河北博野人。颜元的学说以抨击宋明理学、排斥佛老之说、强调践履实用为基本特征,是我国十七世纪思想界中的一支异军。颜元的主要著作有《四存编》、《四书正误》、《朱子语类评》、《习斋记余》等,其中以《四存编》的“存性”、“存学”和《习斋记余》中的“人论”等篇心理思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史学界不少同志在研究李鸿章时,除较多地采用李鸿章在临终前一日口授于式枚草遗疏保举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之说外,一直比较关心李生前是否写过遗书。我们在整理上海图书馆未刊的盛宣怀档案资料时,在发现《李鸿章晚年病情未刊电稿》的同时,又发现了《李鸿章致盛宣怀遗书》(以下简称《遗书》),是已刊《李文忠公全书》及《愚斋存稿》所未曾收录的。这份《遗书》及其附录的两首诗,文字虽仅五百余字,但  相似文献   

7.
胶州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高风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山人,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月.风翰“少具异才;工书画,尤豪于诗”《山东通志·人物志》卷177),平生所作诗歌有三千余首,生前他对自己的诗作曾有过两次编订.第一次是在乾隆了巳(1737年)将其四十年之诗作编订为四部类稿,总名为《江千集》.定稿后,高风翰  相似文献   

8.
用反切比较法和反切结构分析法重新统计观察<经典释文>首音中重纽反切,可以发现《经典释文》首音重纽反切结构具有两条规律:(1)用A或B类切上字时,切上字决定被切字的重纽归属;(2)切下字的声母类型可以区分被切字的重纽归属.按A、B类上字和非A、B类上字分别考察《经典释文》的重纽反切,仅有0.9%的反切不能区分重纽,这跟前贤认为《经典释文》不能清楚地区分重纽的看法大不相同.区分重纽时,规律1先于规律2起作用,但A、B类上字的区分率(45.13%)远远低于下字声母的区分率(95.80%).因此,规律2是反映重纽的语音内涵的主要规律,规律1是反切和谐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 最近,陈尚君辑校的《全唐诗补编》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部一百二十余万字的著作包括修订过的《全唐诗外编》及新辑的《全唐诗续拾》,共收诗六干三百余首,句一千五百余条。它不但全面清理总结了近当代学人嵬辑唐五代佚诗的成果,而且在新佚诗的发现与鉴辨方面有极丰富的创获,体例上亦有创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的出版标志着唐诗(?)工作的重大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嵬罗的宏富。《全唐诗》于康熙四十五年(1705)编成后不久,日人市河世宁(旧署上毛河市宁,1739—1820)就开始补辑佚诗,成《全唐诗逸》三卷。一九八二年,中华书局将王重民《补全唐诗》、《敦煌唐人诗集残卷》、孙望《全唐诗补逸》、童养年《全唐诗续补遗》合刊为  相似文献   

10.
郭璞,字景纯,生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原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东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为王敦所杀害,时年四十八岁。 郭璞信奉道教,是一个占卜术士,撰写了前后筮难六十余事,名为《洞林》。他是晋代道家的活跃人物之一。在他的训诂语言中,就有不少地方反映出他的神仙道教思想。 在文学上,他擅长诗赋,所写《游仙诗》和《江赋》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不仅写了大量的有如匕首、投抢似的杂文,而且也写了一些有如摄影、绘画般的短篇小说。他从一九一八年四月到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的十八年中间,陆陆续续地写了三十三篇短篇小说。计收入《呐喊》十四篇,《彷徨》十一篇,《故事新编》八篇(有人说《阿Q正传》是中篇,但也只有二万八千余字)。三个集子统共不过二十余万字,在数量上确不算多,但在质量上却无疑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2.
《杨淮表记》全称《汉司隶校尉杨淮,杨弼表记摩崖》,刻于东汉熹平二年,主其事者为杨氏同郡黄门卞玉,原摩崖在《石门颂》故址南侧。它纵高274厘米,上宽73厘米,下宽52厘米;八分书,共七行,行少自15字,多至26字不等,字径五至七厘米。其书受石势制约,竟无一直行。前五行向左下方倾斜,第七行向右下方倾斜;第六行包在其中,至下段自然消失。这种布局,形如楔子,重心偏高,形成动感,拓片远看大气磅礴,恰似高山瀑布,一泻千仞,颇为壮观。  相似文献   

13.
由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胎产书》,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5种古代医书之一。该书首篇虽仅400余字,但对理解该书全文和研究古代社会学、哲学、语言文字学都有参考价值。文章针对《胎产书》首篇在标点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该书在内容、结构和用韵等方面的特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清末词人许宗衡(1811—1869),原名鲲,字海秋,江苏上元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官内阁中书、起居注主事。著有《玉井山馆文略》、《玉井山馆诗余》。清·谭献曰:“海秋先生,伤心人别有怀抱,胸襟酝酿,非寻常人士,度越少鹤通政,为近词一大宗。”(《箧中词》四)现撷取所作词五首。试作鉴赏,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5.
读过晏几道词作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其词作中常常出现“酒”字和“梦”字,而且着情最深。据笔者统计,《小山词》中“酒”字出现过50余次,“醉”字出现过40多次,“梦”字出现过60来次。一部《小山词》共256首。其中,与“酒”梦”有关的词作有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有两首《浯溪中兴碑颂和张文潜韵》,研究李氏者都认为写作年代在北宋.张耒(字文潜)是北宋人,李氏却是跨北宋、南宋的人,两诗是否写于北宋,笔者认为尚可商榷.唐诗人元结,曾作《中兴颂》,歌颂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功绩.颜真卿写了这篇颂刻在浯溪(今湖南省祁阳县西)崖石上.张耒写了两首《读中兴颂碑》诗,李氏和了两首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以文学形象反映政治理想的浪漫主义抒情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发展史上最早的一位才华卓绝的伟大抒情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雄奇壮美、富于独创和个性的抒情诗章.它长篇钜制,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七十余字.(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本上375句.2490字.洪庆指出有二句为衍文对于《离骚》的创作时间.古今学者(?)法不一.主要有作于怀王朝和作于顷襄王朝二种认识.  相似文献   

18.
由王永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近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主要论述自五四运动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的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概貌。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册(共一百余万字)。上册阐述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我国出版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吴晓,浙江师大中文系讲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学之余,他长期从事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研究,已在《人民文学》、《诗刊》等报刊发表诗作400余首,结集出版了《心灵之约》、《突破自身》两部诗集。发表诗学理论研究50万字,其中出版了《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部。4月27日至29日,浙江省作协、省文联文艺研究室、浙江师大现当代文学省重点学科联合召开了“吴晓诗歌创作与理论研讨会”,省内外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现特刊发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及评论两篇。  相似文献   

20.
诗人黄东成,自1953年发表第一首新诗起,迄今已在海内外发表长短诗两千多首,出版了《冬蛙》(1980年)、《花魂吟》、《青春的旋律》(1984年),《爱的琴弦》、《香港多棱镜》(1988年),《黑风暴》、《山魂》、《黄东成抒情诗》(1989年),《早春奏鸣曲》(1990年),《北方北方》(1991年)等十本诗集.本文拟仅就黄东成的抒情诗,掇英谈片,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