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木斋先生《古诗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古诗论.总论>》与杨新民先生《中国古代爱情诗歌略论》中皆指出建安曹魏时代的诗歌共同属性为"爱情"基调。因建安时代摆脱两汉儒家伦理教化,风气不但滋养了曹植与甄后两人在性格与思想上的解放,更使两人的爱情反映在文学上,是具体且大胆地呈现在生理与心理的原始本能。并从曹植诗文集与古诗中之作品,结合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角度分析曹植、甄后两人于建安九至十六年初见,植对甄后单恋时内心的纠结。建安十六至十八年之突破期,描绘植、甄恋爱关系进程,阐发爱情在两人中所带来的效应与变化。  相似文献   

2.
"木斋曹植说"因突破以往诸说而受到质疑,然将其置于《古诗十九首》千年研究史中观照,此说自是学术史积累与个人创新两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术发展史、时代文化变迁、个人学术史等三重因素考量,言此说为标新立异,毋宁说更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3.
木斋的古诗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出变革性的结论,就是因为他再不把目光只投向政治背景,反而力图深入挖掘并再现其研究对象的复杂心理结构,包括政治,更包括情爱,从而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实现了从以政治为中心到人性为中心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4.
木斋先生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从诗本体的原生视角、诗客体的立体释读、诗主体的通盘考量等三个层面发覆正谬,又通过多学科之间的的嫁接、杂糅、融贯、跨界,扩展视域,形成了一种圆融的柔性机制,共同推进了《古诗十九首》的深入开掘,最后完成了学术积累的集成绽放,得出《古诗十九首》作者及写作年代的木斋"新说",其古诗解蔽路径具有方法论的学理意义、启发意义和指南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的研究,在坚持朴学学风的同时,寻求新变的更新意识已经由个别人的孤军奋战,逐渐开始形成一股潮流,展示出强大的生机.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研究对古代文学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思想方法有相当多的启示.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领域,我们同样也可以从整体格局定势上去探寻一种变革机制,在清晰把握和分析当前研究所陷入的困境和原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寻找更新替代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木斋先生对古诗十九首和曲词起源相关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也有一些质疑。木斋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及质疑,前人未尝无之,然而受到时代的局限,前人无法跳出当时的意识形态和学术潮流所形成的牢笼,作进一步的突破。而木斋先生在更为客观、多元、包容、创新的时代因素下,其研究乃得突破前人。学术思想的解放和新的方法论的出现,成就了木斋的两大研究。  相似文献   

7.
木斋关于五言诗研究,以古诗十九首为曹植甄后爱情结果的立论最受到争议。个中原因除了传统文化对政治的依附造成在文学作品解读与评断上以国家政治为显而男女之情为隐的情形之外,历来文学史对古诗十九首纯诗化的美学接受亦是对此种学说的挑战。木斋学说不仅是在思考方式、研究方法上的革命,更是一种对于社会、政治、人性精神上价值观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8.
学术研究的魅力,就是探讨未知.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不仅仅限于古诗十九首,还涉及到建安诗歌乃至中国诗歌发展的整个历史,学术视野非常开阔,涉及到对于中国诗歌史若干重要问题的重新理解与界定等问题.他的见解还未必能成为定论,但是,文学史研究的意义,本来就是探讨各种可能性.因此,他的研究工作理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编著文学史时,对于文学史料的收集、文献的鉴别去取,以及资料的安排运用,应当谨慎从事,但也不应划地自限,固守成见.而应收集对文学史中某些疑案能有所突破的论著,将其见解,适时编入著作中,以修正原有的观点.木斋对<古诗十九首>的研究,是就诗证诗,或以史证诗,条分缕析,详加辨证,其对学术的贡献,应是毋庸置疑的,也应当为文学史家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前人研究《古诗十九首》创作年代方法多样,从古代文化常识着手则较为客观。关于《古诗十九首》所涉及的避讳问题,前人只是简单论述盈字触犯汉惠帝刘盈,并未进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从而存在一定研究空间。依据避讳可知,第12首中荡涤放情志与东汉桓帝刘志名讳相冲。桓帝追尊其父蠡吾侯刘翼为孝崇皇,而第16首中亮无晨风翼与刘翼名讳相冲。据此,认为该组诗产生于东汉桓帝时期显然是错误的。曹氏家族在宛城之战中遭受重创,游戏宛洛也不应出自曹植之口。  相似文献   

11.
《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古诗十九首>研究,缘起于<中国诗歌演变史>的整体写作,其中汉魏五言诗演变历程的研究和写作,既为十九首研究的缘起,也为其写作的主要方法.审美学术观,对文本与史料的思考在先、现有结论在后,实践第一等诸多方面的统一,为本研究学术观和方法论的本质.十九首中的部分作品应为曹植所作,其余作品、苏李诗和<孔雀东南飞>等,皆应与曹植、曹彪、甄氏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李伟权 《理论界》2004,(6):238-239
韦应物诗歌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气貌高古、清雅闲淡的诗风,是其开宗立派的根本,而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是这种诗风形成的直接原因.韦诗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与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单纯模仿阶段、旧貌现新颜阶段、另创新意阶段.  相似文献   

13.
《古诗十九首》是曹睿于景初中对曹植文集"撰录"的结果。曹、甄之爱,发生于建安十六年(211)暑期,写于建安十七年七月的《离思赋》,为曹植之思甄之作;《涉江采芙蓉》为曹植于建安十七年十月随父出征孙权时于长江北岸所作,与曹植《离友.其二》为同一主题的不同体裁之作。翌年正月从江边归程中写作的《朔风诗》,再次证明了《涉江采芙蓉》为曹植思甄之作。  相似文献   

14.
蔡邕是汉灵帝时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对鸿都门学的批判,表明当时的创作环境仍处于经学笼罩时期,不可能产生个人体验为中心的文人诗。作为当时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代表,蔡邕自身的诗歌创作并未达到《古诗十九首》的成就。同时,假设《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汉灵帝时代,诗歌作者不可能遗失姓名,从而得出结论,直至汉灵帝时代都不可能产生《古诗十九首》。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与汉末文人的情感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末文人面对古文经学的衰落和政治昏暗的现实 ,首先表现出了积极的用世精神 ,经过“党锢之祸”的打击之后 ,又开始了人性的自然复归。在此过程中又展示出他们在艰辛中求索、在忧患中进取的心路历程 ,体现出高昂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崔玲 《兰州学刊》2005,(6):294-295
东汉末年,政治腐朽,社会黑暗,文人们面对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现实,痛感生命的短促悲苦,人生的坎坷无常,并由此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在情绪上的直接表露便是孤独,便是对时间之流、生命之本的追寻,便是对人生怀疑而产生的感叹哀伤,对因人生短暂而产生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7.
从《古诗十九首》看汉末知识分子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末年,政治腐朽,社会黑暗,文人们面对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现实,痛感生命的短促悲苦,人生的坎坷无常,并由此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这在情绪上的直接表露便是孤独,便是对时间之流、生命之本的追寻,便是对人生怀疑而产生的感叹哀伤,对因人生短暂而产生的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琼州学院学报》2015,(6):18-24
身份认同是学术自觉的前提,没有深刻的身份认同就没有真正的学术自觉。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思维动向、价值取向、功能指向应表现为以学术为天职的学者高风与审美境界,与科研的工具化、功利化相较而言,艺术化、学术化存在乃学者生命的内容与形式。木斋的古代文学研究,特别是汉魏古诗为中心的研究,历经发微与解构、考释与重塑、确证与跟踪,处处体现出鲜明的学术自觉意识,究其主因缘于其探究真理为最高鹄的之身份认同与学术自觉产生的不竭动力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中充盈了动物、景物、时空等典型符号,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可以挖掘诗歌深层蕴藏的大量信息,这些有生命物和无生命物,真实地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心路历程。诗人将这种感情通过"符号"寄托物表现出来,形成了忧郁、凄凉的文学审美观,也反映了动荡时代下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  相似文献   

20.
《古诗十九首》是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其内在之"意"与外在之"象"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其意象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把握古诗十九首意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