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技术创新是企业取得核心能力的关键。当企业不具有自立创新能力时,可以采取模仿的策略来形成核心能力。本文阐明了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以及通过仿效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途径和过程。指出了在仿效技术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企业竞争力理论存在依赖核心能力和否认比较优势两个局限性。针对这两个局限性,参考物理学中位势的概念,本文提出了企业位势理论,希望这一理论既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综合情况和长期发展潜力,又可以表征企业目前存在的比较优势(劣势)。企业位势理论认为,企业规模、企业素质和市场导向程度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成长潜力。本文给出了企业位势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期在指导企业成长时,更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创建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根源,建立核心能力是企业决胜市场之关键。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在创建核心能力时,要树立战略意图,借助资源杠杆,制定创建计划并坚持相应的原则,然后,通过内部的技术创新、功能整合,外部的知识联盟、兼并收购等途径,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方可建立起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工业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文章改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等七个维度,在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得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就是提升核心能力,进行技术创新的本质意义在于创造竞争优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真正能提供长久竞争优势的能力就是核心能力。企业要努力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企业核心技术能力,形成有特色的管理模式,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注重诚信、培育品牌,要扬长避短、培育竞争优势,要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企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安徽、山东等六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以河南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构建了以技术创新潜在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活动实施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四项指标为基础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河南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因素重要性排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认识与把握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系统总结创新经验的主要手段。它对于正确制定技术创新战略 ,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减小创新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集合论等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并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社会资本对知识资本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资本又对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通过对华南地区160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对企业的社会资本、知识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这种正向影响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社会资本通过对组织学习显著的正向影响来影响企业知识整合的能力,而知识整合对技术创新则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必须通过知识资本的形成和整合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定位与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可以从市场定位与创新模式两个视角考察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范围、强度及层次寻找市场、适应市场、创造市场的过程。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合作研发是技术创新的三种现实路径选择模式。自主研发创新优势明显,但技术开发、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风险较高;在妥善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引进模仿创新可以避开技术首创的高风险,在技术的完善、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合作研发模式是技术创新的未来走势,优势在于分散创新风险,合作各方优势互补,培养彼此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三螺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说中国高铁技术实现了从追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还为时尚早,但2万公里高铁网络的安全运行足以显示出其技术创新成果的显著.建立高铁三螺旋理论解释框架,可以阐释作为中国高铁技术创新主体的政府、企业、大学和各类科研机构是怎样发挥作用,并协同分工、紧密合作的,进而分析各创新主体在我国高铁技术创新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机理,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发现:我国高铁创新的双边混成组织类别齐全,且形成了既可部分替代又相互依存的组织市场,三边混成组织处于核心地位且具有唯一性;高铁创新的双边和三边混成组织时空重叠存在,与理论分析中三边混成组织通常出现于并替代双边混成组织的结论不同,各类混成组织并存所形成的组织市场,以相对较低的资源配置成本和体制交易成本实现了高铁市场良好的供求匹配;2008-2013年高铁技术创新能力量化评价结果,初步支持了高铁创新能力提升趋向与创新混成组织由政府主导转向企业主导有关的理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现代企业的唯一出路,但创新过程和结果的高度复杂性与风险性使许多企业对创新望而却步.由协同理论所揭示的序参量概念为企业技术和市场之间的联合创新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从企业生命系统的特征出发,技术和市场的联合创新就是要通过有序协同架构的构建促使创新序参量的快速形成,从而解决创新的降低风险需求问题,获取价值增加/价值创造、有效价值传递以及短期竞争优势和长期能力发展的创新整合优势.  相似文献   

12.
R&D与中国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虽然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在相当多的领域呈现出差距拉大的态势 ,中国企业的R&D(ResearchandDevelopment)水平相对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大约落后 10~ 15年。面对新的世纪 ,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企业的R&D水平 ,以及如何面对脆弱落后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从R&D的角度探讨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创新能力结构理论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背景分析的基础之上,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演进和核心内涵,辨析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三种研究视角。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理论模型,此模型将企业创新能力划分为创新核心能力、创新关键能力与创新基础能力三个层次。通过该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许多研究人员都从企业能力的角度来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忽视考量企业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结合企业资源和能力,利用2004年广东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数据,综合考察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龙头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农业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影响较大,而创新能力对其影响较小,说明农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共生渠道的形成方式对渠道模式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结合渠道设计和战略联盟的理论,提出了由共生渠道的战略目标、模式选择、合作伙伴、组织与制度以及运作管理构成的共生渠道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论价值链分析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进入21世纪后,战略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价值链分析作为战略管理会计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未来科技创新趋势与特点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以现有资源综合集成为特色,瞄准前沿科技,构筑新的创新链,做好事先的技术协调,培育持久的创新能力,发挥注意力经济效应,利用创造性模型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制定相应战略并务求落实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与特点.只有认识它们才能使企业获得高的投资回报率和创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的基础上 ,探讨了其对于中国企业的作用以及在引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期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应用该战略管理理论 ,提升本企业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界壳理论构建了电信企业多重竞争力界壳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定量分析,能够确定电信企业竞争力界壳的开放度和交换率,企业就可以据此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竞争力发展策略,提高电信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业务流程再造是企业进行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阐述了现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新思路,指出了传统企业进行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应注意的问题,为企业实现信息化作参考,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