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明清时期是杜诗未刊评点高度繁盛的时期,涌现了数量繁夥的杜诗手批本。湖北省图书馆藏吴广霈手批《杜诗集评》就是清代杜诗未刊评本中的典型批本之一。该本以刘濬《杜诗集评》及其所录诸家评点为批评对象,重估刘濬《杜诗集评》的学术价值、指摘杜甫各体诗歌的客观缺陷,针对《杜诗集评》所录诸家评点再抒己见,或称颂赞赏,或非议批驳,或补充完善,具有鲜明的文学批评之批评的主体意识。吴广霈手批《杜诗集评》这一评本不仅在清代杜诗评本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学批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明清之际,作为诗人的傅山少有人知,其诗歌创作反映了明清诗歌创作的一些特点,如对唐代诗人的模仿。在唐诗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在前人诗作"影响的焦虑"下,傅山提出了杜诗不可学的观点,并在创作时力求与杜诗"不似",但他仍难免受杜诗深层、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接到采访傅维伯的通知,事先没有任何的准备。我只知道,他是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的总经理,只知道他是在北京话剧界可以呼风唤雨的人,只知道他有一整套的人生哲学支撑他一路走来……坐等傅维伯的过程是漫长的——紧张、忐忑、又夹杂着一些期待,或许正是这种状态,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傅维伯,因为他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空白。空白,是最好的礼物。  相似文献   

4.
傅安华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就已跻身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他在剖析考据派和唯物史观派之利弊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新史学建设的构想.傅安华身历社会吏大论战,对中国社会形态发展有着深入思考,主张秦汉奴隶制之说,否定商业资本主义单独构成一种社会形态,成一家之言.傅安华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开创时期的先驱者之一,他对中国社会史的细部考察多具有开创意义,亦反映了他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的经世情怀.  相似文献   

5.
一部珍贵苏词注本的复活──读刘尚荣校证《傅注坡词》邹同庆,王宗堂《傅斡注坡词》,经过刘尚荣先生的校证,以崭新的面貌,已于1993年由巴蜀书社出版,使被冷落800多年的一部珍贵苏轼词集注本得以复活,这是学术领域中一件极值得庆幸的事!校证者刘尚荣先生在中...  相似文献   

6.
速泰春 《金陵瞭望》2009,(29):81-82
和傅小石先生相识有20年了.在我看来.今天的傅先生和20年前几乎没有变化。面容还是那副面容,嗓音还是那副嗓音.动作还是那个动作。神色泰然,神态天真,神情憨厚。从外表看.真的无法和他实际年龄相联系.无法相信他已是77岁高龄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7.
傅介子刺楼兰是西汉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事件,对后世影响很大。虽然史料记载不多,但仔细分析刺杀楼兰王前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实施情节以及善后工作,结合傅介子本人的籍贯及成长经历,差可勾勒这次事件之所以以极小代价获得极大成功的必然,从政治、军事乃至经济的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钱注杜诗》诠释方法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注杜诗》是明末清初学者钱谦益的力作,他用诗史互证方法对杜诗做了深刻诠释,同时也开启了诗歌解释方法的新领域,但历来却众说纷纭。本文通过探讨钱注中的以史证诗与以诗证史两个方面,进一步挖掘《钱注杜诗》的价值,从而揭示它在杜诗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杜诗诗史批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老杜似司马迁;以史证诗;以忠义解杜诗;杜诗用事载人。四个方面大致概括了其后宋人论说杜诗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钱谦益推崇杜甫,将其学习心得陆续写成《读杜小笺二笺》,辑入《初学集》。明清易代后,嘱托来家坐馆的朱鹤龄补续成书,朱氏却增删内容,失其笺诗微旨,引起注杜之争,二人交恶。这促成《钱注杜诗》知人论世,精审周详,富有以史证诗的鲜明特色,并对宋以来杜诗学中曲解和附会杜诗,产生拨乱反正之功,为影响极大的杜诗注本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杜诗自宋元以来,注家蜂起。历代学者钩稽探索诗人交游,考证精博,成绩斐然。只是杜甫一生游踪殆周海内,相识几遍天下,而文献资料分散,注者网罗难于赅备,所以可考而失考、当笺而未笺者,仍不乏其例。笔者因就涉猎所及,裨补旧注阙漏,笺证数则于下。文中所引诗,并据仇兆鳌《杜诗详注》,不再一一注明版本、卷次云。  相似文献   

12.
美学,不再玄奥──读傅其三《生活美学》雷业洪早听说湘潭大学教授傅其三的《生活美学》课,讲得非常精彩,享誉莘莘学子,年年出现争先恐后选修热。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聆听一二,得其奥秘。近期读其根据多年讲稿整理而成,由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美学》,顿觉似一把打开...  相似文献   

13.
傅大士弟子慧和,事迹主要见于南宋楼炤所编《善慧大士语录》。隋代注疏和唐初道宣撰《续高僧传》中有“和阇梨”“和禅师”的零星引文和记载。排比史料可知,存在一个活跃于南方的和阇梨,此人是傅大士的弟子慧和,他早年在建康求法,后来到广陵、晋陵、会稽等地讲法。大同六年以后,主要活跃在东阳乌伤一带,卒年略早于傅大士。其北上邺城的经历,在《续高僧传》有所暗示,或许出于道宣误判,又据北宋初年刊刻的《善慧大士小录》,可以断言《语录》相关记述为后世杜撰。  相似文献   

14.
蔡梦弼,字傅卿,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其生卒年及行实均不详。然考其《杜工部草堂诗笺跋》,乃作于南宋宁宗嘉泰甲子(公元1204年),其活动时代似应在淳祐之前。蔡氏平生治杜诗功力甚深,尝据鲁(?)偏次本所作《杜工部草堂诗笺》五十卷,即是“博求唐宋诸本杜诗十门,聚而阅之,三复参校”而定,并于“逐句本文之下,先正其字之异同,次审其音之反切,方作诗之义以解释之,复引经子史传记以证其用事之所以出”(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跋》)。蔡氏笺杜,旨在使“得之者手披目览,口诵心惟,不劳思索,而昭然义见”,因而对于“旧德硕儒,间有一二说者,亦两存之,以俟博识之决择”。基于这一思想的指导,为了弥补会笺之局限与不足,蔡氏于诸多杜诗注本之外,更博采宋人诗话、语录、文集,说部,得二百余条皆论说杜诗者,汇为一集,名曰《草堂诗话》。《草堂诗话》辑入两宋名儒的杜诗评论二百余条,编为两卷。其中对杜诗整体的宏观论说,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对杜诗有很高评价,杜诗对其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王安石诗歌关心国事民生,并化用了许多杜诗。他的集句诗直接使用了很多杜诗。王安石使用了很多杜诗典故,注意诗句锤炼,也学习了杜诗句法。但是,王安石诗好发议论,以秽恶入诗,多应酬之作,又用典太多,有以文为诗之病,表现出与杜诗的很大差异性。他成就最高的晚年绝句也与杜诗无涉。总体上,王安石诗与杜诗有较大差异,艺术上也相差很远。  相似文献   

16.
<正>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傅山与年长于他的思想家张慎言有交往,从张慎言那里接受了李贽的思想,证据是张慎言曾送给傅山一把题诗的扇子。此说大概得自王守义先生《傅山与李贽》(《学术通讯》1963年第3期,1985年又收入《傅山研究文集》)一文。该文云: 张慎言又是傅山的前辈,私人交谊甚笃。傅山晚年忆及此一段情谊时说:“吾自二十岁外以来,交游颇多,亦尽有意气倾到之人,渐渐觉其无甚益我处。庚午阳城张公子履旋赴乡试来会城,司徒公(张慎言)寄与扇子一柄,一诗戒之。首句曰:交友休从意气生。吾初疑其不然,人  相似文献   

17.
今年80岁的傅昌旺老人,是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木料厂的退休工人,他多次当选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是山西省煤炭战线赫赫有名的老先进人物。  相似文献   

18.
在诸多杜诗的研究中,方回与纪昀均用力于《瀛奎律髓》之杜诗选,尤其对于"沉郁顿挫"说之诠释均具代表性。前者虽未明言"沉郁顿挫",但在阐释杜诗时较侧重其情感悲壮慷慨之分析,并揭示社诗章法的起承转合的灵活性,详细分析杜诗的气脉贯连、起伏曲折、营造顿折之内涵,并通过杜诗"拗体"、"变体"的特殊性抉发其韵律曲折所展现的"顿挫"特色。后者则异常清晰地肯定杜诗"沉郁顿挫"的特色,直接以"沉郁顿挫"评点杜诗,其文义已包含杜诗深广的忧思、深挚而厚积的情感力量、言辞气魄极大的风格,同时结合语意脉络的委婉变化、诗句起承转合的曲折加以品评,均体现出"沉郁"而"顿挫"之义。纪昀之论述是后方回选、评的再评点,虽颇多内容直指杜诗,但更多是针对方回论点而发,有同有异,但在对"阖辟顿挫"的具体阐释上,较方回诠释途径更侧重在深窥杜甫何以能创造出阖辟顿挫笔法,注目在杜诗脉络的屈曲起伏、曲折连贯的角度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回鹘文《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中部分与汉文本不符的颂文进行了翻译并查考其他汉文异本得出这些颂文译自《梁朝傅大士夹颂金刚经》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一、弃文习武 赴日留学 我的父亲傅慈祥,原名元臣,字良弼。湖北潜江人。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八(1872年3月16日)生。“生而颖悟,……长负奇气,倜傥有大志,精于拳棒挺击之术,不屑屑于文艺”。1894年,他到省城武昌,考入两湖书院读书。当时正是甲午战败后,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我父亲每与人论及,必奋拳叹息不已。他觉得要想强种保国,不受外人欺侮,必须讲求武艺,于是不顾老师,同学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弃文习武,转入张之洞开办的武备学堂学习。 武备学堂成立于1896年。张之洞聘请德国教官,按照德国军事操典训练学生,学堂制度很严,对学生的要求也高。傅慈祥转入武备学堂后,刻苦学习操练,“屡试辄冠其群,大为师友重”。后来,张之洞选送学生去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第一批二十人,傅慈祥即其中之一。 武备学堂按德国教程讲课,原计划选拨优秀学生赴德国继续深造,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也派特使来华游说,向湖广总督张之洞要求选派该校学生去日留学,表示“中日亲善”。张之洞不敢得罪日本,只好同意。但是,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使中国蒙受极大屈辱,武备学堂学生都十分痛恨日本帝国主义,一心要洗雪国耻,因此不愿去日留学。张之洞便欺骗学生说:“你们不是学过孙子兵法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去日本是为了知彼,以便最后战胜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