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市场动力主导作用下的自然工业化,有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特征。这种自然工业化模式与现实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比较,工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不明显。浙江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自然工业化的特征。发展中国家要化解二元经济结构,除了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政策外,还要立足工业化市场作用机制,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由于经济结构上的二元性,形成了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同时并存的工业化特征;在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政府要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二元工业化"走向"一元工业化",协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协调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关系,使西部经济经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西部地区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一方面是发展城市工业化,更重要的方面是发展农村工业化。西部地区以农村工业化推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是:延长农业产业链;进行体制创新;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创造农村工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工业和城市现代工业同时 并存的二元工业化格局。在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中,为了消除西部二元工业化引起的一系列负效应,必须要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推动城乡工业结构调整。建设小城镇,推动西部城 镇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进行制度创新,最终实现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工业化进程一直处于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并行发展的状况.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农村工业化情况进行偏离一份额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工业增长数量占优,质量处于劣势;二元经济结构的桎梏,阻碍了湖北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进程;湖北农村工业化尚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继 90年代初始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生产能力相对过剩 ,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持续下降 ,从供给角度描述工业化过程的传统二元经济理论 ,已难以解释我国现阶段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因此 ,本文提出工业化就业与需求假说 ,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 ,并实证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就业需求与工业化变动 ,说明非农就业等需求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 ,为二元经济下的工业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特有的一套综合性社会制度,由为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演变而来.城乡二元体制有效推进了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却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变迁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城乡二元体制是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成都市以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表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人口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有助于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最后,针对成都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福建城市化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展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究其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城市化演进的特殊性,是在"二元经济结构"强化背景下、在需求与供给不对称条件下、在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脱节情况下、在非市场化方式下推进城市化的;而深层原因则在于结构偏差导致的结构性障碍,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而极大制约了城市化发展.加速推进福建城市化,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偏差的协调.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带动城市化;加快服务业发展以推动城市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动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推进和谐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职责,新型工业化在打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通过新型工业化,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西部工业化二元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工业化在其推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并存的二元化结构,而且其特殊的技术进步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导致了这种二元结构的稳定性,这成为西部工业化发展缓慢、甚至西部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必须打破这种二元稳定结构,西部工业才能步入良性的运行轨道,并带动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产业三部门”的双重演进模型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揭示了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双重互动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还表明,扩展城市(镇)非农部门、发挥其集聚效应是实现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双重演进的前提条件。但在我国目前城乡二元体制下,劳动力的产业转移与区域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性,工业化与城市化可能难以同时两全。为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应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终结,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昭示。把城乡作为统一整体,以乡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二元向一元同质现代经济转换的必然所在。消除城乡差别,破除二元结构,实现中国完全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新生城市增长点,优先发展工业产业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口合理聚集,在"以工促城"中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石。这是农民终结的最主要和最完美的标志,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3.
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是重庆加快工业化进程,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需要.对于重庆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工业化水平处在中初级阶段,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的大城市来说,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重庆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对策措施,才能加快重庆工业化进程,从而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4.
论工业化进程中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差距的本质是城乡居民的"人"的发展机会与发展能力的差异;工业化过程中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产生,既与农业产业的天然弱势地位有关,又与市场机制的"失灵"相关,更与一国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制度相关;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现象,必须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制度创新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食品产业化兴农战略,就是把食品产业作为农业的龙头,以此振兴农业的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中国农业必须走变农业大国为食品大国的道路.这一战略的必要性在于,可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是富农之路;可以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是振兴农业之本.战略实施也具有可行性,国际国内市场对食品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根源,食品产业与三农的天然联系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丰厚底蕴.该战略在操作上,组织形式是农产品基地加乡镇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乡镇企业积累、融资和政府注入资金.发展食品产业化,可走发掘传统和扩展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