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商业大潮的侵袭使得作家的创作心态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女性作家而言,她们更加敏感于时代与女性生存空间的变化,因而掀起了一次女性写作的高潮,女作家的文化立场和写作姿态在这一浪潮中以迥异于男性的文化心态呈现出来,凸显了女性主体精神的特异性和潜在性.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众多女作家投入到新市民小说的创作中。这些女作家凭借其独特的新市民小说创作在大上海名噪一时,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且与女作家自身的生存状态及价值观念有很大关系。在她们的作品中有一类独特的女性形象——家庭女性。在女作家独特的女性视角观照下,在当时上海特殊的文化语境影响下,这些家庭女性在家庭身...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认识到校园所处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实意义,并通过搭建平台、树立品牌、交流推广等方式将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一起,传播阅读价值,建设书香校园,提升校园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作为东北沦陷区女作家,梅娘的创作独具风格。20世纪40年代她的作品对传统女性观表现出微妙的赞许;她女性主义思想源于其颇富传奇色彩的父亲及家庭教育,不足与尴尬处则补以女性关怀意识;作为东北沦陷区的作家,注定她写作中“侨民”意识及“超然”的风格形成。总之,“南玲北梅”———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的梅娘在她如彗星般的创作生涯里,以其不同寻常别具风格的作品赢得当时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5.
地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苏南地区吴文化为例,从吴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入手,深入探讨如何发挥地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间.但考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否成熟,不能仅依据社会学或文学性的单一尺度,创作风格、思想主张稳定与否都是重要的考察标准.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仍处于“文化认同”的“延展期”,思想尚未稳定,文章论点常来源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名家.及至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并将之与道家文化相融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的口号,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7.
在浙籍女作家的创作中,"水"叙事构成了其共同的内在创作特性,这不仅体现了"吴越文化"对女作家创作的影响,也是女作家对故土情感的显性表征,更是女作家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态意识的或浓或淡的显现.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切入浙籍女作家的"水"叙事,考察其建立在自然、生命、性别三个维度之上的、统一于和谐理念的生态空间的构筑过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彝族女作家由于空间的移动呈现出一种文化多样的身份,从中体现出一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态势,并在情感上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有着深度认同。她们的创作主要在文化身份的耦合和再生、对边缘群体的观照以及文化空间的转移三方面进行实践,每个部分都逐步反映其生成的原因和潜在困境。彝族女作家在继承原有的民族身份和性别身份的基础上,将其在流动经验中的边缘观照融合在创作中,并以文化空间的转移为新的探索,从而寻求新的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东吴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制大学和现代高等学府之一,人才荟萃、群星璀璨,沉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等特色办学理念和传统,引领近代中国教育潮流.这些教育成就的取得有赖于吴献书等一批东吴英语名师的突出贡献,有赖于东吴英语名师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对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录对唤起城市文化记忆有积极作用。在《常州晚报》2015年的报道中,常州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城市景观记忆的媒介呈现。重大城事记忆的媒介呈现、城市风情记忆的媒介呈现和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媒介呈现。媒体对这些内容有意识的挖掘、精心的策划、多角度的报道与记录可以唤醒市民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有助于重新构建城市文化认同感,提升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形象的媒介呈现,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城市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而且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研究个案,从城市文化研究的理论视角切入,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战略规划、我国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义和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的新业态,从现实层面提出测量城市文化形象的分析指标:文化政策、文化空间、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传承和文化体验.基于Python网络数据采集软件和ROST内容挖掘工具,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传统媒介和社交网络中的新闻报道和相关信息进行内容挖掘、词频分析和情感分析,分析城市文化形象媒介呈现的基本路径、话语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而提出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符号、丰富文化内容和体验场景、以服务提升城市文化价值、打通不同场域的传播壁垒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从内容、思想到技巧都体现出与传统文化的深厚联系,“美与趣”的思想显示出他对于小说艺术和社会影响的重视,一部分取材文革的小说对历史进行了冷静反思,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以实践继承和发展了“散文化小说”这一路径,在重视其社会功能的同时将小说写短写精,扩大了散文化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的女性作家如张爱玲、王安忆、卫慧,非常关注细节描写,她们以女性独特的关照生活,过滤生活的眼光,通过精致的细节描写,在密致的琐细人生中再现了她们心目中的上海形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文化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既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也使中国当代文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就90年代后中国文化的生态图谱来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元价值观的并存,最有意义的文化事件就是"人文精神"大讨论,最有影响的文化观念就是后现代主义的浮出。这些或隶属于当代文学的文化言说,或促生了当代文学的文化语境,都是研讨当代文学存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吴文化这样一种既具有丰富传统内涵又在当代呈现出鲜活时代气息的地域文化类型进行研究,充满诗性气质且关注当下的苏州女作家范小青的创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参照.当代吴文化继承了传统吴文化的优良基因并有所创新,其智性的写实精神、悲悯的包容精神和韧性的进取精神等吴文化的当代精神在范小青近作中得到了诗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遗民群体及其活动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具有政治认同、品操坚守、文化赓续等多方面的认识价值。时至清代康、雍、乾时期,清朝统治已达百年之久,政治趋于稳定,明代遗民已凋零殆尽。基于文化固有的韧性,到了清代中期,因为种种原因,遗民意识并未彻底消弭,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某些诗人群体中,依然或隐或现地产生影响。杭郡小山堂赵氏家族是清中期浙派诗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族文化传统的熏染,在其人格取向、藏书渊源以及三十六鸥亭集咏活动等诸多方面,渗透着深沉的遗民意识和情怀,适可成为这一时期诗人遗民意识绝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中国当下的一些女性创作表现出对物质消费、身体欲望的平面化、世俗化的追求,这可能导致女性重新陷入被消费的文化宿命。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英国观的形成是与他对英国民主传统的推崇与好感分不开的。尤其是在二战前后英国所表现出坚韧与不屈的民族精神,更加深了他对英国民主制度的认同。在其看来,英国民主虽历经数百年之演变,但其所蕴涵的民主精神却从未发生变化,对民意的尊重,对特权的藐视,追求社会公正公平成为英国民主传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由此也构成费孝通英国观的主要认知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
20世纪六十年代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以调整军事工业布局为主旨的三线建设决策。上海市除了参加国家分配的大三线建设任务外,还在江西和安徽等地进行小三线的建设。上海市支援国防的三线建设前后二十多年,为国家工业布局调整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