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市场营销中的跨文化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际市场营销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文化差异带来了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的不同。制定正确的跨文化营销策略,充分认识消费者的文化特征是营销取胜的基础;了解、适应一国的文化环境,排除文化差异是国际营销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企业通过外向配置,借助营销第三方势力,可以加速了解跨文化市场,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营销效率。  相似文献   

2.
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营销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贸易中能否掌握各国文化背景的差异,采取适宜的营销策略,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营销者应从语言文字、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宗教、风俗习惯等多视角、多层面就文化差异对国际营销的影响作深入的比较分析,关注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经营的文化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文化环境处于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因此,跨文化营销策略必须有一个动态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国际广告已成为十分普遍的国际营销和促销手段。为了使国际广告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广告设计人必须要研究异国文化。探讨国际广告中蕴含哪些主要文化因素,在设计国际广告时才可能从这些文化角度去考虑广告创意,才能设计出成功的国际广告。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现代企业在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对消费者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必然会导致文化障碍与冲突,而现代企业要想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获取跨文化营销的胜利,唯有深刻挖掘目标市场需求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用心领悟文化差异及变迁,及时洞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市场差异和商业契机。只有对肯德基卓尔有效的跨文化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对中国现代企业跨国发展的启示做出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文化差异为经贸合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德两国的文化差异,得出中德两国企业跨文化营销的具体运作过程——选择进入方式,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建立新的文化。通过对这一模式的构建,可以为中德两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贸易往来中,由于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各种商品在走向国际社会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产品商标翻译的问题。良好的商标翻译符合他国人们的思维习惯,可使得消费者对某一品牌的理解准确到位,给异国消费者以良好的印象,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拓展营销渠道和促进商品的销售。相反,商标翻译不到位,则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造成产品的滞销。由此可见,商标名称的翻译在对外贸易中至关重要。文章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就商品翻译进行探讨,针对商标名称翻译对营销策略的影响作以研究,以期对企业对外贸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存异求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不仅要重视语言转换,更要重视文化的转换,不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的翻译将会产生文化误解,所以为了能达到“文化保真”,使读者既明白原义又能了解“异国风情”,“存异求同”无疑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的一种理想原则。  相似文献   

8.
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异国形象的真伪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而应转移到异国形象创作诸问题上。以此为出发点,从作家的角度对《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的生成进行了细致的探讨。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独特的生活经历让赛珍珠在文化和身份认同时产生矛盾和焦虑,宗教的宽容使她希望人们在信仰上抛却狭隘和偏见,最终形成了她混杂的双重文化身份并由此思考它的文化意义。于是在提笔写作时,她开辟了一个阈限性写作空间,以自己的作品告诉人们,人和人是有同一性的,完全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差异达到沟通和理解。《大地》三部曲中中国形象正是这三者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理解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理论 ,将之融汇于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应用中 ,改变传统德语教学重知识轻技能的严重缺陷 ,通过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的导入 ,了解异国文化中异国人际交往的规约性知识 ,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提高语言交际技能 ,从而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差异是影响国际营销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统一模式来准确地描绘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直是营销理论界研究的重点。用统一的指标或维度来衡量差异是通用的研究视角,其研究方法经历了由社会学方法到特质论实证方法的变迁,其中Hofstede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Schwartz模型被奉为最具生命力的研究,Terry·clark 模型则综合了文化差异对营销者与消费者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外合资企业在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 ,由于文化的不同 ,在营销人员个性特质、需要、动机、态度等方面存在跨文化差异 ,在人才管理理念、人才激励理念也存在文化差异。基于文化差异提出了合资企业营销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世纪之交重大环境的变迁出发,提出中国企业要转变营销观念,进行营销创新.中国企业要转变观念,从销售导向转变为营销导向;从营销产品转变为营销服务和营销关系;从以经验为决策依据转变为以信息为决策依据;小企业要有所作为,在更加分散的市场中突现自己的营销创新.在营销战略上,中国企业要着力建立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的营销组织结构;要在公司内部确实实行以顾客满意为思考中心的战略与文化,营建顾客忠诚;要适应全球化市场的需要,做好国际营销组合中的全球标准化与当地化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在翻译实践中 ,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 (词化、异化 )的选择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异化翻译策略在中外文化融合进程中功不可没。翻译实践中 ,译者总是在自觉不自觉地以文化交流和语言融合的不同程度为尺度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异国文化的不同认识程度 ,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做出权衡。随着全球文化融合不断推进 ,异化翻译无疑是文化翻译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讨论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国际商务活动呈现的差异,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文化差异在人际交流、商务洽谈、管理风格、商务决策和企业结构等方面对国际商务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已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如何在全球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是企业正在面对和极需解决的问题 ,对全球化营销过程的跨文化分析就是为解决这一复杂的系统问题尽一点力。在全球化的市场中 ,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怎样利用好这些文化差异以有利于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是全球化营销的关键 ,其解决的方法就是认识文化差异和理解文化差异 ;同时也为加入了WTO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条走出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企业面对一个新的商业环境。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企业必须使自己的市场营销战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在这个以变应变的过程中,企业营销方式正发生巨大变化,网络营销、知识营销、数据库营销和绿色营销成了未来营销的大趋势。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将超越传统的营销战略,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差异可能存在于国际商事调解的全过程.为了探究文化差异在国际商事调解中的表现及影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通过研究东西方文化在调解中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受调解中当事人主导特性的影响,文化差异影响到国际商事调解中当事人对争议的态度、争议解决的价值取向、面子观、思维和决策模式、表达利益要求的方式、调解中的沟通模式等各个方面,它会给国际商事调解造成很大障碍,所以应妥善处理国际商事调解中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海外传播历史悠久,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海外各国草药贸易的往来及文化交流。回首整个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史一直充斥着文化差异问题。当今时代全球范围多元文化不断交融,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故基于中医药国际传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问题进行深入解析,探索性提出通过建设多语种中医药翻译人才库、精准对接不同文化语境的有效传播、依托新媒体平台提升中医药国际传播力三个应对策略,以期助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不同族群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表述等方面的文化差异,也在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跨文化交流。惟有把握住国际经济贸易往来中的文化差异,方能赢得主动权。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工商人类学家关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环境,致力于避免与消除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贸易壁垒。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应用费拉罗文化维度模型,在继承吸收霍夫斯泰德跨文化交流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平等主义和等级主义、阳刚型和阴柔型、不确定性规避以及文化价值的时间观念五个维度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建议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应以多元文化的群体性差异为出发点,积极推动与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信息等值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所追求的深层面的对等。然而 ,文化差异总是导致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 ,扭曲的发生。本文对文化差异引起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 ,以及对文化差异进行翻译调整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