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1996年12月通过了两个新的版权条约(WCT)和表演与录音制品条约(WPPT)。在版权与有关权权利限制和例外规定方面,中国现行版权法律体系8尚有不少差距或冲突。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版权法要受《中国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所约束,应尽快完善自己的版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作品技术措施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对技术措施进行法律保护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际社会一些国家较为成熟的做法及国际条约中相关规定的法理制度进行了研究,对网络作品的特点和中国对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完善中国著作权法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制度,必须将技术措施与版权法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与技术保护措施相结合的新版权体系。  相似文献   

3.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的冲突反映了技术与法律的对立与依存关系.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动摇了合理使用制度的经济基础,妨碍了用户合理使用权的行使,而版权法对技术保护措施的反规避规则进一步压缩了合理使用的空间.需从技术创新和法律完善两个层面提出调和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冲突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数字时代版权人和公众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易趣案是传统侵权责任与DMCA(千年数字版权法)相结合的范本。法院在网络服务提供者、著作权人及公众的利益之间找到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平衡点,促进了美国的间接责任制度认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网络版权侵权案件的大量出现,也呼唤着我国网络版权法律的进一步完善,美国的间接侵权责任制度有值得吸收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公共领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为了反思版权之不足而提出来的.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存在不仅满足了版权自然正当的要求,同时它还具有其经济合理性和宪政妥当性.而从版权法外来找寻公共领域的正当性根据,它不仅为作为一种规则现象的公共领域在版权法上的存在找到了学理支持;同时,它还有力地增强了我们在利用"公共领域"的修辞工具来遏止版权不适度扩张时的逻辑力量和证成性色彩.并使我们认识到,利用公共领域的理论来衡平版权过度保护之倾向,并使后者在接受前者价值规制的前提下良性地运转和发展是完全可欲的.  相似文献   

6.
欧洲货币联盟对促进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性是欧洲货币联盟成功的基础.<欧洲联盟条约>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性提供立法保障;欧洲法院则利用其广泛和强制性的管辖权为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独立性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7.
版权,它的英文名字是Copyright,也有人称之为著作权。版权法是以法律的形式保护著者在荣誉、经济等方面的权益。同私人财产一样,版权可以赠送,继承或转让出售。版权法同时又对著者的权利范围加以一定的限制,从而维护公众的某些利益。例如,利用获得版权的作品并不一定都要经过版权所有者的同意,或向他们偿付费用。在版权法许可的范围内对作品的无偿利用称为“正当使用”。对“正当使用”的判断应考虑以下四种因素: (1)使用的目的和性质; (2)获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性质; (3)对原作品或其中重要部分的使用量; (4)对原作品的使用给该作品及作者带来的 影响。  相似文献   

8.
伴随数字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版权法的传统理论和规则在互联网环境下面临着传播技术自身结构引生的悖离式障碍。版权法应以协调多元参与性主体之间利益合理、公平分配作为政策衡量的基础。技术保护措施作为一种版权私力救济手段,很可能因带有私人利益的价值偏向而产生对合理使用造成损害的负面效应,应结合著作权法修改草案作进一步完善。版权法应侧重以去"作品"中心化的"使用行为"作为确定版权保护边界的主要作用"焦点",故合理界定使用行为的"商业性"和"公/私性"对认定作品使用行为是否构成版权侵权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参考作用。同时,互联网环境下应提倡构建版权的"双轨"治理模式,重新配置版权在互联网环境下"补偿责任规则—财产规则"并存的二元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版权理论中的作品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版权理论中的作品概念还是一国版权法中有关作品的概念,都是表现概念的种概念。版权理论中的可版权作品概念只有在满足了一国版权法规定的作品构成充要条件后才能成为该国版权法规定的版权作品,享有该国版权法的保护。在进行版权理论研究时应该严格区分版权作品和可版权作品。“思想”和“表现”与“内容”和“形式”都是版权理论的逻辑概念,不同的是“思想”和“表现”是版权理论中彼此独立的基本逻辑概念;“内容”和“形式”是在表现(或作品)概念的基础上经过分解得到的概念,是相对具体的逻辑概念。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认为一件作品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人混淆了版权作品和可版权作品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中国与东盟双边政治经济关系获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增加,合作成效日益明显.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得了新进展,双边进出口贸易创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双方还在积极探索新的对话途径,寻找新的合作方式,向着共同构建新型睦邻伙伴关系迈进.  相似文献   

11.
寻租与腐败:理论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寻租和腐败是许多经济领域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寻租和腐败活动的实质、分类及其对市场秩序、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以内生关税为代表的关于寻租和腐败活动的一般均衡模式,比较了在权利分散和权利集中的政治制度下,寻租和腐败活动不同的内生作用机制,提出了惩治寻租和腐败活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行政赔偿责任缺失位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赔偿存在赔偿责任履行与承担主体缺失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该赔没赔,未尽赔偿责任;赔而责任承担不充分,国家部分赔偿责任漏失;赔后不申报、不追偿,赔偿责任不能真正落实。因此,建议修改《国家赔偿法》,重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体系;适当拓宽行政赔偿范围;进一步完善行政赔偿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内的一大顽症 ,它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本文分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现阶段的表现特征及危害后果 ,从认识论、世界观、组织领导、历史文化、体制机制五方面作了成因探源 ,提出了通过抓好治本之“纲、要、道、策”四条对策措施 ,达到整治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 ,必须按照新标准去保障劳动者的权利 ,这无疑对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 :(1 )社会保障需求日益突出 ;(2 )社会保障管理更加复杂 ;(3)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更加迫切和艰巨。鉴于此 ,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 )树立国际化观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运营的法律规范 ;(3)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措施 ;(4)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城镇体系布局上存在等级规模结构失调、空间结构失衡、职能结构单一等问题,要再现红土地的辉煌,切实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要完善江西跨世纪城镇体系布局的总体规划,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以此为中心带动全省经济的全面腾飞。  相似文献   

17.
试论投融资概念的理论创新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活动和学术研究领域中一直存在着投资、资金、资本、金融、融资和筹资等有关概念,由于概念自身含混模糊、相互之间也有交叉重复从而使其难以准确的描述经济现象。近年来,虽然出现了"投融资"这一全新概念,但就其使用频率是实际部门较之理论研究部门为高,同时由于缺乏对投融资概念与传统概念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和理论探讨,故概念创新的重大意义并未受到应有重视,因此需要对投融资概念的学术创新和实践意义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9,(1):52-53
想去澳洲读研帕同学:我是大三学生,会计专业,平均成绩七十上下,想去澳洲读好点学校的研究生又不花太多的钱,有可能吗?  相似文献   

19.
小编信箱     
《21世纪》2009,(8):54-55
想去加拿大读大学的同学:请问所谓的高中成绩75%是指高考成绩吗?如果没有高考成绩怎么办?加拿大大学是否和美国一样需要SAT成绩?国内高中毕业英语成绩在110分左右需多长时间的托福或雅思强化方可申请名校?谢谢!  相似文献   

20.
论广告传播与现代心理的理论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信息传播的接收过程存在四个心理层次 ,它深刻地反映了广告传播与心理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广告传播心理的研究中 ,用现代心理与有关的心理学理论探讨、观照广告传播中的心理现象 ,能使广告传播心理理论更加融合 ,并得到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