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正每朵花都有结果的心,每个妈妈都是深爱孩子的。可是我们不能居高临下地,用爱绑架孩子的心灵。一天,儿子告诉我,他同学准备初中毕业后去当职业游戏玩家。一句话说得我愣住无语,世界上职业有千百种,从没听说过还有把打游戏当职业的。我问,他父母能同意吗?儿子说不知道,他没说他父母啥意见。然后,儿子话锋一转说:"妈妈,我也想像他那样,也不上高中去职业打游戏,你同意不?"我怎么能同意,这不是开玩笑吗?天天玩游戏,也是一个职业?儿子说:"你不懂,这真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正>当年幼的孩子对"恋爱"这个词感兴趣时,家长千万别着急。不妨给他上堂生动的爱情课,教他谈恋爱……儿子最早知道"恋爱"这个词时才3岁。那天,我带他到亲戚家串门,回来的路上,我对儿子随口说:"你知道吗?姨奶奶以前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挺严厉的。"儿子好奇地问:"她是你的亲人,你还怕她?""她是你爸的姨妈,当时我不认识她,当然怕呀!"  相似文献   

3.
儿子3个月大时,我和妻子就去广州打工,把他留给老人照顾。经过16年艰苦打拼后,我们在广州开了饭馆,买了车子和房子,终于具备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条件了,但儿子却不来广州。我和妻子痛下决心,卖掉广州的房子回老家陪他,儿子却说:"和你们一起,在哪里都不幸福。"一直让他当留守孩子,我们深感抱歉,但说到底,也是为了他啊!都16岁了,怎么这么不理解父母呢?为什么总是要强调让孩子理解父母呢?你们是否尝试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相似文献   

4.
阿蓉 《女性天地》2005,(9):46-47
“为人父母”栏目热忱邀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这里发表你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大家共享,互动交流。本社地址见目录页,请在信封注明“为人父母”。电子邮箱:dashanhxs@hotmail.com去年儿子过10周岁生日那天,请了好几位班上的同学来聚会,气氛很热闹。我注意到了一个叫赵涛的孩子,他的个子比儿子略高一点。理平头,挺能闹的,但静静坐着时,那双大眼睛里有着一种与年纪不大相称的抑郁。看我注意赵涛,儿子悄悄告诉我,赵涛的父母离婚了,他现在跟着父亲、“阿姨“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5.
做好父母     
儿子不愿上台"出风头"儿子考上了本市最好的一所高中,前不久学校50周年校庆,儿子班上选了3个学生,让孩子和家长上台,一起表演节目。班主任还让做电台主持人的我作为家长代表发言。我挺乐意的,但儿子却不高兴,他不想让我抛头露面,自己也不愿意上台。理由是他不愿意那么高调,努力学习就够了。我该怎么劝他呢?读到高中的孩子,年龄16岁左右,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即将度过青春期的尾巴,进入到青年早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大脑思维的发育方面,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所以在任何问题上都  相似文献   

6.
儿子刚上初三,考虑到他学习任务繁重,在家里我和他爸都极少提学习。不久前爷爷来家里,问他有没有把握考上重点高中?儿子竟然崩溃大哭,说:"我已经压力很大了,谁再问我学习的事我就死给谁看!"他怎么会这么敏感焦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平静下来?中考对每个孩子而言,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孩子有压力,感觉到崩溃都是正常的现象,不代表他过于敏感焦虑。家长应该庆幸,孩子能借着  相似文献   

7.
正儿子刚7岁,国庆假期时,自己选了一个为期7天的野外生存训练营。结果去了之后发现训练比想象的艰苦,于是打电话给我,哭着吵着让我马上接他回家,否则他就要跳楼。我该接他回来呢,还是由他去?如果在此之前,孩子没有参加类似的活动,那么他的反应非常正常。因为他参加的是7天封闭野外训练。当初他选择时,家长对训练营的资质、情况都有详细了解过吗?是否充分预想孩子能否承受训练的种种困难?是否事先和孩子好好沟通,把训练营的情况都一一说清楚,从而让他在选择时做到心中有数呢?如  相似文献   

8.
正为什么孩子越长越大,父母的期望越来越小,孩子的眼界越来越狭窄?A多年前的一天,一群亲戚坐在一起讨论儿女问题,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越小,家长对他的期望越高,希望他成为科学家、经济学家、名医等等;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期望值却一降再降,只希望他考个好大学,找家公司好好待着;再后来,父母往往会无奈地对儿女说,你给我乖乖结婚,老老实实过踏实日子就好了。  相似文献   

9.
正他做了选择,就要给他弹性,让他自己去调适,而不是由父母来评论和救场。中午回家,儿子找我要50元钱。我问他要钱做什么,儿子说:"别的同学手里都有钱,就我没钱!"我说:"跟你说多少遍了,路边的垃圾食品不能买。"儿子很委屈:"我说买零食了吗?"我追问,那要钱做什么呢?儿子躺倒在沙发上,眼泪汪汪地哭诉:"我的压岁钱都在你们那,那是我的钱,要还我!你们天天像  相似文献   

10.
正△:我儿子今年7岁了,可是一直有个不好的习惯,喜欢摸我的乳房。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吗?▲:7岁孩子有这种习惯并不能说是心理不健康。孩子有"恋乳"情结,一般是断奶方式不恰当引起的后遗症,并且因为纠正不及时,才延续至今。△:儿子是10个月时断奶的,这算是比较正常的时间吧?吃母乳时他没有摸乳  相似文献   

11.
正对孩子吼叫和数落,除了伤害孩子,真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其实是不可能的。一期中考试,儿子没考好。班主任在微信群里@了我们几个退步学生的家长,让加强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儿子还没放学,我打定主意,等这小子回来,要狠狠批评他一番。我这段时间工作忙,在学习上盯得少了,他就放松了自己。人家是三  相似文献   

12.
做好父母     
<正>?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而愧疚我是在海外工作的爸爸,孩子两岁。我知道,2!3岁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刻,但我每年只能见孩子3到4次。我父母和妻子一起带儿子,他只跟他们亲。每次回到家,儿子都不认识我,刚混熟叫我"爸爸"了,我又不得不离开。这让我失落、愧疚又无助,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3.
防性侵,是儿童性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父母在教孩子保护自己的过程中会向孩子强调,离"坏人"远一点。那什么样的人是"坏人"呢?很多人会说,男性、长相凶狠或猥琐,类似童话故事里大灰狼的形象,实际上真的如此吗?针对儿童性侵案件的调查发现了这样一个特点:作案者70%以上是熟人,老师、亲戚、家长的朋友,不论性别、年龄,"坏人"根本无法从外表上辨别出来。所以,很多父母笼统地教孩子识别"坏人",很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4.
正"我是从哪里来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问过父母这样的问题。日前,微博上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引起数千网友晒身世:众多来自"垃圾桶"的邻居互相问候、来自"买奶粉或充话费附送"的网友自嘲、来自"卖烤红薯的大叔"的网友晒童年恐怖感觉……然而,专家认为,在父母那里看似玩笑的笑谈,可能会对儿童心理造成伤害,甚至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相似文献   

15.
做好父母     
<正>"人前教子"好不好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前教子,背后教妻"。但我觉得,随着孩子长大,他越来越不吃这套。先是当着别人的面虚心接受我们的教育,回头还是依然故我。后来,等人家一走,儿子竟然教训起我来:"您非要在别人面前出我的丑吗?背后中国有说不就得了!"背后说吧,他更加无所谓。我觉得老话说得对,但这个"人前",是否该讲究些策略呢?  相似文献   

16.
早教QA     
正Q我儿子两岁半,生活作息很不规律。晚上一般要到十点以后才睡觉,有时候大人在忙事情,他也跟着熬到十一二点才睡觉。睡得晚了早上就不肯起床,每次都要费好大的劲叫他起来,要怎么调整儿子的生活作息?A孩子的作息习惯基本上都与家长自身有关。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家长不能做到早睡早起,那么孩子肯定也不能早起早睡。如果家长自己不能早睡早起,那么就更要以持之以恒的规则强化来给孩子建立  相似文献   

17.
李理 《当代老年》2011,(11):10-11
他工作了、他成家了、他有孩子了,可他依然是你的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肯定是他一生都在乎的东西。故事1:事业不顺3年不联系父母 8月26日,来自山东莒南的老侯在厦门街头苦苦搜寻儿子侯德国的身影。3年前,儿子从厦门大学毕业后,便与父母失去了联系。因为家境困窘,这已是老侯第3次来厦门找儿子。他带足了4天份量的煎饼,在他看来,多省点钱,多在厦门呆一天,找到儿子的希望就大一点。  相似文献   

18.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为人父母者的心愿。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孩子的心里,他们也像父母比孩子一样,在悄悄地比父母。吃饭的时候,儿子问了一些我们单位的事儿,他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觉得你聪明能干,又爱学习,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才对。你去竞争副局长吧!"我吃了一惊,不知道在他的心  相似文献   

19.
"我的儿子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但是,他只是最轻微的那种—艾斯伯格综合征……希望大家可以接纳他。"阳阳妈在家长群里公开了7岁儿子的病情,这种勇气可嘉,但其他的家长能接受吗?收到阳阳妈的微信后,家长群里鸦雀无声。很快,我被拉到了一个新成立的群,沉默的家长们在这里炸开了锅:"原来阳阳有病啊!我就觉得他不正常,一年级入学面试的时候我们在一组,他居然敢给老师出题,问老师从1加到100等于几?"瑞瑞妈首先发言。"对呀,对呀!阳阳是很怪,每次进教室的时候,都  相似文献   

20.
正在放学回家这件事上,儿子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眼看着他上高一了,我们一起约定:每天下午5点半必须到家。但转眼两周过去,他却没有一次按时回过家。堵车、肚子疼上厕所、帮同学解答难题……他有太多理由。怎么做才能让儿子有时间观念、责任感,从而按时回家?除了不按时回家外,孩子上学也不积极、经常迟到吗?如果是这样,那这个问题父母得引起足够的重视。父母抱怨儿子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时,首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