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皮"四超"鞋,又轻又软,就是舒服"四超"鞋采用优质进口牛皮制成,双层纳米面料透气网,中层4mm太空棉,外网透气、内网细密保暖。鞋底三层特制底子,最下层防滑,中层缓冲减震,上层保护脚后跟。特制鞋垫,排汗干爽,啥时穿都是软软的,很舒服。出门遛弯、买菜再适合不过了。脚不累、脚不疼,走路能够挺直腰板了以前总觉得双脚疼,自己还不知咋回事。现在穿了"四超"鞋才明白,原来人一上了年纪,脚就已经悄悄变形了。以前的鞋,硬、重、笨、不防滑,中老年人一走路就容易累、脚疼,还容易摔跟头。  相似文献   

2.
人越老,脚就越挑鞋年轻人走路,脚跟先着地,然后脚前掌着地,靠登力向前。而中老年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是脚的前后掌同时着地。另外,中老年人的脚关节松弛,足弓下塌,脚底肌肉弹性萎缩。随着年龄增大和体重增加,老年人平衡能力差,这就决定了中老年人一定要穿为他们专门特制的鞋。老年专用鞋,一双顶三双鞋底防滑减震,保护足弓,前仓宽,适应前脚掌变宽、膨胀,不挤脚;粘扣设计,一次穿脱,还能自由调节脚背宽瘦;柔软透气,抗菌排汗,保持鞋内干爽、不捂脚,不臭脚;牛皮"四超"鞋——专为中老年人设计,室内外皆宜,四季都能穿,真的很超值。  相似文献   

3.
正其实,只要认准人体的"排湿口",并加以按摩,"湿困"问题就很快能迎刃而解。夏天很多人为了避暑而吃较多生冷的水果,这样容易使湿气积聚在体内,让人食欲不振,甚至大便也总是黏腻不爽。到底,除了利用食疗祛湿外,老人还能不能利用其他方法祛湿呢?相对于以食疗或药疗祛湿,利用按摩祛湿的方法更适合老年人。因为按摩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相关穴位,不需要通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4.
聂锋 《老年人》2014,(8):54-54
正夏季气温升高,是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对于很多"糖友"来说,要平安度夏,保护好足部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六点:?1.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即使是夏天,最好也不要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或硬皮鞋。以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软皮鞋  相似文献   

5.
正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到了夏天,很多小伙伴总是感到昏昏欲睡、浑身无力。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暂时性生理现象,是人体对季节转换而做出的自然调节反应。如何消除困倦呢?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人越老,脚就越挑鞋年轻人走路,脚跟先着地,然后脚前掌着地,靠蹬力向前。而中老年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是脚的前后掌同时着地。另外,中老年人的脚关节松弛,足弓下塌,脚底肌肉弹性萎缩。随着年龄增大和体重变化,老人的平衡能力变差,这就决定了中老年人一定要穿为他们专门特制的鞋。老年专用鞋,一双顶三双!鞋底防滑减震,保护足弓,前仓宽,适应前脚掌变宽、膨胀,不挤脚;粘扣设计,一次穿  相似文献   

7.
正在夏季的商场里,不少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服装材料"冰丝",它出现在各种贴身衣物上,如T恤、内衣裤、被套等。穿上后,让人感觉透气、清凉,且很轻薄,非常适合夏天。这种"黑科技"是怎么回事?其实,"冰丝"没有那么神奇,它的原料来自我们最常见的人造纤维——粘胶纤维。简单来说,粘胶纤维是由各种天然纤维,如棉、木等为原料,进行重新加工后制成的,属于人造天然纤维。它保留  相似文献   

8.
正刚刚过去的"520",朋友圈里各种晒图秀恩爱。然而,在这之中,必然不乏一些"亮瞎眼"的爱的礼物。不得不说,男人们在送礼这件事情上,一旦玩起创意来,保证让你目瞪口呆——@Murasakiiii:"520"那天,老公"一脸娇羞"地送了我一打502强力胶,说要把我们俩粘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相似文献   

9.
2008年夏天,一群天南地北的"驴友"结伴到陕西安康的原始森林探险。岂料,一个北京女孩突遭一群"杀人蜂"的疯狂追杀!紧要关头,其他人吓得四散逃命,但有一个连姓名都不知道的上海"驴友",却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营救她,直到被"杀人蜂"蜇刺中毒,导致体力不支后,与女孩一起滚落山下……这个中毒女孩和那个救她的英雄"下落"如何?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近些年,中国接连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让民众很"伤不起",这次又出现药品安全问题,有网友戏称,"吃食物中毒,然后再吃药毒上加毒。今年上半年期间,央视曾曝出国内9家药企的13种产品采用了铬超标的空心胶囊,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大批量的媒体报道和公众信息传播让胶囊药集体沦落成了"毒药"。这也使得"毒胶囊"牵扯的药品企业,不得不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此时出现了四种阵营。涉事药企的四种阵营阵营一:"诚恳"型为什么诚恳要加引号,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因投诉而美丽!提起投诉,在"以和为贵"的中国人眼里,历来是叫好的多较真的少,多数人吃了亏都是能忍则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有些人却把投诉当作一门学问、一个爱好,甚至是一块职业的敲门砖。24岁的安徽女孩王粒粒就是这样一个"投诉达人",英国留学生涯教会了她如何投诉、如何成为为众人伸张正义的"女侠"……2013年夏,回国探亲的王粒粒向记者讲述了她在英国当"投诉达人"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肤白貌美、优雅多金的福建90后女孩林心盟,本可以靠颜值成为时下备受追捧的"网红",她却偏偏要拼实力。扔掉白领工作,在微信上卖起了三明治!没想到,不起眼的小生意却让她拥有了数万名忠实粉丝,从"增肌三明治""瘦身三明治"的品种创新,到"让早餐讲段子"的内涵包装,借助互联网,她竟把这种"西式肉夹馍"卖得风生水起,甚至赢得了著名天使投资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有些中老年人一到夏季,体质就会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一些平素阴虚体弱者更易出现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闷腹胀、体重减轻等"疰夏"症象,影响健康。因此,炎夏季节,老年体弱者尤应注意饮食上的调补,以健康平安度过炎炎夏日。祖国医学认为"脾主长夏","暑必挟湿",故脾虚者夏令养生应以益气滋阴、健脾养胃、清暑化湿的"清补"为原则,饮食调养宜选用新鲜可口、性质平和、易于消化、补而不腻的食物为好。入夏应市的蔬菜水果较多,如茄子、冬瓜、丝瓜、黄瓜、番茄、芹菜、西瓜、桃子、葡萄等,可轮换配餐食用。  相似文献   

14.
每年一进入冬季,刘老师都会如临大敌,因为每到这个季节,他"老寒腿"的毛病稍不小心就会犯。前段时间,天气突然变冷,家人怕他受凉,给刘老师全副"武装",手套、皮衣、皮帽、护膝全部用上了。可是一周后,刘老师觉得膝关节发胀、酸困疼痛,最后连走路都困难,只好来到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完全是因为"保暖过度"引起的,还提醒刘老师,要想平安度过冬季,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在河南虞城县贾寨镇马楼村的这20多间平房里,孙成乐和妻子全部的生活内容,几乎就是竭尽全力养活42个孤老和35个孤儿。40年前,孙成乐还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如今,他64岁了。1970年夏天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那时候,敬老院叫"幸福院",属于人民公社,有十几个无儿无女的老人,而孙成乐是唯一一个在院里长大的孤儿,就连娶媳妇,都是对着"站成一排的老人"挨个磕头。但在成婚后的转年夏天,一场涝灾让敬老院成了公社的包袱,只能"暂时解散"。"连大队都管不了的事儿,我们咋管?"孙成乐回忆说,他本想和妻子刘巧真一定了之,但十几个老人围着他们,跪在地上哭,这让他们"再也走不动了"。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甜蜜的负担",是一种令人身体虚弱、医药费高昂、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好发于四十岁以上中年人群。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糖尿病行动呼吁》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如何才能让忽高忽低的血糖回归正轨、不再出轨,恐怕是糖友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闷骚不是贬义词,属于新兴的俚语,可理解为"心中极度渴望,可又在表面很克制",意思是故作深沉,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闷骚恋人"的"闷"是一个假面具,如果面对一个懂得爱的人,就可以抛开"闷",让"骚"得到释放,让爱情更甜蜜!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被称作"沉默的杀手"、"甜蜜的负担",是一种令人身体虚弱、医药费高昂、伴有严重并发症的慢性病,好发于四十岁以上中年人群。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糖尿病行动呼吁》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如何才能让忽高忽低的血糖回归正轨、不再出轨,恐怕是糖友们最想了解的问题了!早防早治,拒做糖友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中医又称"消渴症",它与机体  相似文献   

19.
溪清 《现代妇女》2009,(3):28-28
儿子张卓然3岁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个可爱的仿真娃娃,他一看就爱不释手,整天带在身边.无论是做游戏,还是吃饭、睡觉,都要抱着他的仿真娃娃.有时候,他还模仿大人抱他时的情态,嘴里也絮絮叨叨:"宝宝乖,宝宝不哭……"那神情,还真有点像大人在哄劝一个哭闹的婴儿.让人看着就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20.
正程序员跟女友发生口角,猜猜他会怎么办?情侣拌嘴往往都以男生道歉而收场,深受其害的"90后"程序员邓憧花了小半年时间,研究出一款"吵架神器",不仅能语音转文字记录,更能分辨谁在说话,让每一句"张嘴就来"都成为呈堂证供。看到这个发明,网友们都醉了:小哥哥是想凭实力单身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