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很多人误以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甚至老旧落后,这是一项很大的误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构成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当前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仍旧表现出推崇敬重。由此推断,知身为中华儿女,实在应该重新认知本身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应仅通过表面主观臆断地评价。青年的发展关乎党的事业也关乎民族未来,面对部分青年自身贬抑中华文化、崇洋媚外、盲目西化现象,青年更应深自反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各种青年时尚在青年中广泛而迅速地流行。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中发生的这种青年时尚现象?它形成的社会原因与心理因素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起着什么作用?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社会现象作一具体分析。一所谓青年时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1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2青年时尚是时尚的主体或主要部分。青年时尚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演变的价值观。简言之,它是一种流行文化。这是因为:1.它是青年对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青年问题、青年矛盾和社会对青年的认识,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为背景,从广义的文化角度来看,都能在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冲突、交融所引起的矛盾中得到适当的说明。事实上,今天的中国青年问题、青年现状,正是中国社会的文化变迁的表现。青年不仅作用于,而且也反作用于这种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4.
“偏离”与“整合”──论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它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副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基于它的文化超前性、“边缘性”等特点,因而它总是着眼于创新、反叛。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在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即既存在着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导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一、社会“整合”与青年“偏离”历史创…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就每一个青年大学生来说,价值观首先来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都会给其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所期待的事业。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以各种方式进行着。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青年政治文化是当代最值得研究却鲜为人们涉猎的文化类型之一。这不仅因为二战前日本社会走向全面军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右翼青年军人的推动密切相关,而且在战后,日本青年对社会政治的介入和冲击也是在整个西方世界规模最大、烈度最强、持续时间也是最长的。透视战后日本青年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无疑对我们认识日本社会和西方青年文化这两大重大课题有着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7.
青年农民工经过城市体验所获得的现代观念,冲击着封闭的农村传统社会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农村传统文化观念进行渗透并口反哺,提高了农村成年人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并推动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在肯定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对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8.
(一)当今我国社会,正处于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流和溶合时期。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强烈地撞击着凝聚力很强的中国文化,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迅速、广泛地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动摇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外来文化的冲击,明显地表现在对青年性观念的影响。即便是那些有价值的西方文化艺术作品,其中性行为的内容,对中国青年来说,其诱惑力往往要超过其他内容。在对待两性问  相似文献   

9.
青年审美文化是艺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我国,由于艺术社会学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所以对青年审美文化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没人涉及。当然这是就学术理论研究而言。从已经发表的一些有关青年审美心理、审美爱好等方面的文章来看,对青年审美文化已有所涉及,只是用学术理论要求的高度,或者说用艺术社会学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角度来衡量,还不系统,还欠精确。所谓艺术社会学(有人称之为文艺社会学)的研究角度,也就是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世外桃源"模式它构筑了中国本土理想的社会蓝图,这个理想的社会美好、神秘、令人向往。它的产生源于文人对当时社会的憧憬与理想的寄托以及乐园神话的原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儒家、道家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墨客不被帝王所重用仕途不济,导致而对理想社会的想象。该模式对近代的景观和旅游业影响深远,它不只是局限于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同时还包括城市景观,庭院景观等等。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的价值观冲突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回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尤其是则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一进入“三资”企业 ,接触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氛围 ,他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尽力去适应它。青年对“三资”企业组织、制度及文化的适应程度 ,直接取决于他对这种文化的适应准备心态及接触的深度和频度。青年适应新文化的心态越积极 ,与新文化接触的越频繁 ,那他就越容易适应这种新文化。青年进入“三资”企业后 ,能很快适应新文化和新环境 ,这只是由于青年的新奇感和积极适应心态造成的。随着文化接触的加深 ,青年与企业所代表的两种不同文化中本质的、深层的价值观的冲突必然会产生。而且这种深层的价值观、行…  相似文献   

12.
在这里我们试图为青年组织下个更为确切的概念,其用意在于跳出某一团体自身发展的范囿,超越某一理论或学科的局限性,概括出能够得到实践验证,并具有青年组织所特有的社会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做简单武断的结论,不能对生机勃勃的事物卜封闭静态的定义。而应当把它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系统完整地加以考察和分析,从中归纳出较完整的概念。1、青年组织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青年较之于其他年龄群体往往处在最进步的时代,受到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容易建立起一个具有新的社会理想和要求的世界,容易形成具有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青年组织受到这种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和年龄特征的青年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受着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青年问题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青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青年现象的总体认识,构成了人们的青年观。具有现代意义的青年概念,是和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是由人的内心世界的主观方面逐渐向社会经济的客观方面转移,并由此确立它的基本的社会属性。青年期的结束,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是社会权力关系由上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转移的反映。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前喻性的特征。青年文化是变革的必然序幕。青年价值观的变动,将推动人们去改革社会规范和体制。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青年影像主要从内容和接受者两个角度界定。年轻人是被叙述者,而不是叙述者。传统媒介环境下的青年影像是一种"伪青年"文化。网络激发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热情。年轻人作为自为者,而不是他为者或为他者而存在。网络青年影像是一种真正的青年文化,可以粗略地分为校园和后校园影像。网络青年影像的意义在于它的不确定性,由此呈现出向未来开放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一)青年研究是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总体预测和未来研究的成果出现的。青年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和思考。近二十年来,中国社会在巨大变化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青年问题就是突出的一类。青年问题对中国社会来说具有两重性质。一方面,它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它又起到了促使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从社会上对青年评价的悲观和乐观  相似文献   

16.
(六) 青年的观念形态是复杂的,它既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力量,又反映了这个社会的弱点和弊病。从青年一代的观念形态的研究中可以反馈一个社会制度,一种思想体系的状况。最能反映出青年观念形态的力量和弱点特征的,是青年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当今复杂的青年精神现象中,一个共同的趋势是:青年的个人意识从社会意识中独立了出来,个人价值也从社会价值中分离了出来。青年意识的这种独立和自主,青年对自我实现的重视,是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独立的自我意识,在过去,只是为社会上知识阶层所专有,而现在,这种被青年所感觉到了的,那种独立的个人意识,一种自由感,已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大部分青年工人,无论是信息工人或产业工人所具备。青年工人的思想正迅速地,从老一代工人队伍中还残余的封建,小农的意识影响中摆脱出来,这种趋势,标志着当代青年意识开始汇入现代世界的潮流中。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导致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结构的变迁。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同时也是青年价值观变化最快、最深刻的时段。该文聚焦于“后一代”青年特性融入社会结构变迁这一背景,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社会结构的嵌入性。近20年来,青年在接受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挑战主流文化及其价值观,创造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因此,主导价值观被青年所认同与接受的同时,也将更多吸纳青年价值观中具有活性的成分.从而使社会主流意识因为得到青年文化的反哺而走向年轻。  相似文献   

18.
青年文化和青年一样,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青年文化是一种以青年为主体,以青年对自身及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实践在青年意识中的反映为内容的横断的复合的群体文化。青年军人以其特殊的群体生活方式,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独特的青年文化——士兵文化,即通常所说的军营文化。它是培养和造就优秀军人的摇篮,是形成军队组织强大凝聚力的胶合体,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仅在部队引起了高度重视,而且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空气十分活跃,推出了  相似文献   

19.
从Hip—Hop运动看青年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芳 《当代青年研究》2002,(6):34-37,44
本文介绍了九十年代以来在城市青年中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Hip-Hop运动。在Hip-Hop运动的文化表现中,主要介绍了街舞和滑板;其文化定性于体育竞技文化、青年流行文化、全球边缘文化、小众休闲文化;其文化归因为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网络化的生活空间、青年文化的归属功能、青春期的生命历程和体育竞技文化的吸引力五个方面;认为这种运动的文化功用是青年社会化方式的自我选择、青年生命价值观的表意性符号,它客观上对社会消费强力促动并有利于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20.
不可否认 ,在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上 ,“三资”企业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上班工作感受的是一种文化 ,走出企业融入社会、感受的又是另一种文化。对于这种文化上的跳跃 ,他们如何去适应呢?围绕这个主题 ,我们重点从青年如何看待外企对中国市场和社会的适应策略 ,以及青年如何适应外企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两个方面问题。进行了个案访谈。一、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及“三资”企业青年的态度商业行为准则上 ,“三资”企业对社会的适应方式 ,与“三资”企业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有关。不同企业 ,禀承的文化不同 ,他们对中国不太完善的市场制度和不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