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890年张之洞督办芦汉铁路,开采大冶铁矿,兴建汉阳铁厂,揭开了湖北新政的序幕。大冶铁矿这个原本闭塞的农耕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强力冲击下,迅速地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社会的各阶层在调适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发生了社会流动,并产生了新的阶级阶层。本文通过描述这段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磨合的复杂历史过程,以揭示在工业化背景下,乡村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规律,以及影响这种社会流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1890年张之洞兴建汉阳铁厂,开采大冶铁矿,揭开了湖北新政的序幕。大冶铁山及周边地区这个原本闭塞的农耕社会在工业文明的强力冲击下,向工业社会转型,传统社会的各阶层在调适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嬗变。本文通过描述这段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磨合的历史过程,以揭示在工业化背景下,乡村社会各个阶层的流动规律,以及影响这种社会流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李鸿章主持下,近代中国第一家新式矿业企业湖北开采煤铁总局于1875年创办。总局经营过程中,大冶铁矿被意外发现。被大冶铁矿优越的开采条件所吸引,总局洋矿师郭师敦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份炼铁厂建设计划。对此计划,总局督办盛宣怀经历了从犹豫到极力赞同的思想转变过程。但是,该计划最终没有得到李鸿章的支持,因而流产。总局炼铁计划的夭折是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史上一次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八幡制铁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1970年它与富士制铁合而为一,组成今日的新日本制铁公司,是当代日本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大冶铁矿位于湖北省大冶县,开发于1890年,是中国近代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配套企业,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组建成汉冶萍公司。八幡制铁所自始建之日起,便对大冶铁矿进行侵掠,其时长达47年之久。在近代日本的全部经济侵华史中,这是一个较突出的事例,具有典型意义。它是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掠夺和控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工矿业的缩影。在发展重工业的过程中,军火工业先行,为对外侵略…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督鄂拉开了湖北早期现代化的序幕,黄石地区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大冶铁矿、大冶钢铁厂等五大厂矿相继开办,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现代化运动不仅是同一时期湖北现代化的一面旗帜,而且成为近代中国资源型地区实现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6.
大冶兵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成功兵变。考察它的历史功绩不能脱离中国革命史的大背景。大冶兵暴发生在中国革命由失败到复兴的转折时期,不仅在鄂东南地区而且在全国范围来说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开启了共产党人利用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矛盾策动兵变的先例,另一方面奠定了红八军和红三军团的基础,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整理大冶陈贵镇方言口语中的合音词来展示大冶方言语貌.大冶陈贵方言的合音词数量较多、类型较丰富、合音方式较灵活.有二次合音词、局部合音词、叠音词合音.有部分合音词与原词比较语义发生变化.大冶方言中的合音词是由急呼而形成的历史音变.这些合音词和大冶话中的情意变调一起,体现了大冶话作为方言口语的实用性、简洁性.  相似文献   

8.
汉冶萍公司的前身是汉阳铁厂(包括大冶铁矿),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于1890年,1894年竣工时,汉阳铁厂包括十个分厂、四个小厂,有化铁炉、炼钢炉和其它机器设备,是东亚最早的新式钢铁厂。1896年,清政府将铁厂交由盛宣怀招商承办,为解决铁厂所需燃料,盛宣怀又开采了萍乡煤矿。而后,他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建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当时,它是中国最早的、亦是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致就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和它们之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由于概念和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认识分歧,很难形成共识。我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是在鸦片战争后内外交困情况下,体现近代化内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方向,是一场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历经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综合创新三个阶段,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相互作用,前者决定后者。  相似文献   

10.
教会医疗事业作为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的一部分,在近代中国有较大的发展规模。它之所以在中国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利用行医以传教是基督教的传统,这是教会医疗事业在近代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近代西方社会变迁为教会医疗事业在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同时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现实又为教会医疗事业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大冶苏区歌谣是扎根于人民斗争生活土壤的红色歌谣,它真实地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大冶人民在土地革命、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历程,强烈地表现了群众的感情、愿望和要求,并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艺术魅力给人以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是在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理论体系是以物质生产范畴为逻辑起点,而物质生产的两个维度(一是物质生产与社会的生成和发展;二是物质生产和人的发展与解放)则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两条相互交织的逻辑线索。在物质生产范畴基础上派生的一系列范畴的联系和转化,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逻辑系统。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阶段性规律(自由竞争阶段)的理论构成了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一般、个别和特殊这三重逻辑共同指向一个理论目标:社会解放与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目前学界已有共识,即从形成阶段的资本主义到自由资本主义再到垄断资本主义。但是,对于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学界大部分人思想陈旧,墨守成规,拘泥于一百年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旧理论,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社会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而非垄断资本主义。只有认清这个新阶段,才能深刻体会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以及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本文以冶钢集团对钢渣的处理和利用为例,说明冶钢集团钢渣的特点、处理方法以及处理终产物的利用,尝试性地从循环经济学角度对钢渣的资源化策略提出了新的建议,并对其可行性、开发利用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消费主义文化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二次大战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得以蔓延,以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主义为特征。消费主义文化不仅是资本主义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影响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现象,而且还是现代媒体变革与媒体社会文化建构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的结果。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而且新闻传播事业日新月异,现代媒体的传播建构功能与作用不断得到加强;与此同时,追求物质享受和享乐主义的消费主义思潮也大有蔓延之势,因此对现代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与建构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将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末新政经济政策对近代中国工 商业发展起了四方面影响:促成 20世纪初本国资本投资的高涨;私人资本主义取代了国家资本主义在主要产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新式企业的地域分布由沿海沿江向内地和边陲延伸和扩展;对中国传统手工业造成了较大的形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揆度诸多症结之由,皆可溯源于过度工业主义教育模式的推行。几十年来,过度工业主义的教育,给乡村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回望历史,乡村社会面对工业主义教育模式所呈现的种种"不适应",早在20世纪之初,中国乡村教育开始现代转型之时业已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试验,即是基于乡村社会在现代工业主义教育冲刷下的前瞻性思考。面对乡村教育的衰败,陶行知尝试进行"修复"试验,创新性构建了一整套具有本土价值的"乡村教育"理论。乡村振兴视阈下对陶行知乡村教育再审视,对于当前乡村教育振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