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广告语言的互文性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为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广告创作提供了崭新视角。成功运用互文策略,巧妙地在广告文本与源文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语境的转换或对比,可以增强广告文本和源文之间某种意识形态或语义方面的张力,从而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广告语言互文性主要表现为广告文本对传统文化因素(传统文本)的借用、模仿及对流行文化元素(流行文本)的改编、借鉴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广告语篇借助语言、语体与传播媒介的互文性特征建构和延展了文本意义。从互文性的功能特征角度,广告翻译可在语篇建构的语篇互文性、文化互文性、话语媒介互文性三个层面进行研究。成功广告翻译案例即是译者作为广告语篇互文翻译的“协调者”,将源语语篇受众的认知语境与目的语语篇受众的期待视野重合的互文性协调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指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任何文本都不能脱离其它文本而独立存在,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仿拟也是一种互文,通过仿照已有的语言材料,临时创造出新的词句和语篇,以达到幽默、讽刺的效果.用互文性理论解读传媒话语中的仿拟修辞,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仿拟文本以及传媒话语的内涵,为传媒话语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批判话语理论中,新闻文本被看做是意识形态的布道坛和社会权力的竞技场,在社会建构的过程中,文本以互文方式相互投射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新闻文本的互文性颠覆了文本的封闭状态,文本自身及其文本中的人物、事件与周边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互动。以文本间的互文性为入口,研究网络空间中新闻话语秩序的建构过程和建构方式,是利用互文性对受众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本的互文活动具有交互式、虚拟性、多媒体特征。它的共生性、易变性和实时交际性,以及互文活动中文本信息的断裂与缺失,无不体现了互文性对网络文本意义的解构作用。正是因为网络文本独特的互文性,不同的文本建构起大不相同的话语强势,有的话语在网络中才更方便地建立了自己的霸权。这又体现了互文性对网络文本意义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与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是整体性的大语境。互文本不仅指文学文本或文字文本,还可以是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或传统,还泛指社会历史文本。互文性理论给翻译教学带来了许多启示:翻译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母语和外语水平,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互文本的表义匹配与协调的意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熟稔性,让学生重视两种语言转换中语篇形式互文本的相互适应,培养语境意识,翻译教材要提供足够的互文本,提倡并且培养译者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互文理论的框架内研究具有"阶段互文性(staged-intertextuality)"的情景反讽.我们通过案例发现,前文本通过互文手法使文本的语境产生压力,语义发生了扭曲,呈现了"始料未及、人类的弱点、对立性、结局(损失或赢的经历)"四个特点,从而形成了情景反讽.  相似文献   

8.
"互文性"作为一种方法论引进翻译领域,使译者们能够触及两文本或多文本间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及相关性,从表层到深层对原文本进行剖析,嫁接了两种文本的语义.警示语因其自身的特色以及它们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使得"互文性"翻译更凸现其优势,所以,仿拟和"抄袭"源语中已有的警示语的方法可以为警示语的翻译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9.
"文本语境"的内涵除了"上下文"之外,还曾被瑞恰兹和巴赫金分别加以语义层面和话语层面的拓展,形成了另外两种更具广阔内涵的文本语境。三种文本语境都具有复义功能,为文学文本创造并保留复义。上下文的文本语境通过语词之间的语义交感,在语词的概念意义之外重组出新的整体意义,构成文学文本的基本意义;语义层面深邃而广阔的文本语境,以引入新信息的方式为解读意义提供更多可能,使文本意义呈现出复杂的复义状态;话语层面的文本语境,由语境和话语的多重性实现复义的创造,使某一话语在周围各种话语所构成的不同语境的折射中呈现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对举反义词”是由两个意义对立的词素构成的双音词,大多为“词素1+词素2”的并列结构,因其概括性强、对比鲜明、造意深远而成为汉语中一复杂而又有趣的语言现象。互文性强调某个特定的文本与相关文本及语境之间的关系;文本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之间互为指涉的过程中。互文性理论为汉语“对举反义词”的翻译开拓了新思路,通过词序对应、词序调整、因境择义三种策略,寻找中英两种语言转换中存在的互文标记,就能进行最佳互文性翻译。  相似文献   

11.
作为视觉研究的新兴领域,图像修辞不同于传统语言修辞的第一重表征体现为跨媒介符号建构的文本修辞实践。中国传统的"题诗画"为这一图像修辞提供了理想的范本。"题诗画"中由语、图符号构建的修辞范式形构了从符号表现形式的审美互动到符号话语意指的内在呼应乃至语图互文与特定时代文化语境产生联动的多重逻辑,它建构了图像修辞跨媒介符号文本实践的知识模型,使得超越传统语言修辞建构图像修辞的本体理论话语体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莫迪亚诺在其成名作《星形广场》中广泛运用互文性策略,以交错的文本为基石、以相关的作家作品为装饰建构起一座座"建筑"(小说文本)。他通过超文性戏仿使小说表现出戏谑的张力,通过与著名作家及其作品的互文实现了与犹太传统文化的对话,把抽象的文化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导读者将小说文本置于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与文学语境中阅读和理解,从而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互文性理论强调不同文本互相影射,互相参照,形成一个庞大的符号辐射系统.互文性理论把文本研究放在一个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因而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广告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广告用语多为指涉频率高的强互文性文本,互文语境大,联想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互文性理论强调不同文本互相影射,互相参照,形成一个庞大的符号辐射系统。互文性理论把文本研究放在一个更宽广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因而对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运用互文性理论对广告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广告用语多为指涉频率高的强互文性文本,互文语境大,联想意义丰富。  相似文献   

15.
互文性分析是联结语篇与社会语境的桥梁,是一种考察语言与意识形态的互动的有效分析模式。互为话语性分析是互文性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爱丽斯漫游记》中的互为话语性对构建其中的秘而不宣的意识形态以及儿童读者的主体位置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文本可视为一种"狂欢化语篇",旨在帮助儿童读者摆脱被动的社会化对象的地位,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它虚构了一个奇幻的、具有对话精神和复调色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互文性"与用典有契合之处,用典本身属文本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引用,古代诗话中又有与互文性相通的论述,这是引入互文性理论阐释古诗用典现象的基础.借鉴热奈特的文本类型分析方法,可以将典故的互文关系分为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这一视角不仅可以扩大典故探索的范围,而且可以深入考察文本网络之间的因袭、变异关系,研究典故意义在不同话语之间的流动、转变及意义生成.  相似文献   

17.
选取“自序/前言”“编者按、主持人话语”“阅读札记”等副文本语言形式与著作、论文进行互文性对读,发掘学术事实背后蕴含着的学术关怀。副文本不仅为接受者提供寻找正文本线索,引导阅读路线,也建构了表达者学术身份,思想发展轨迹,理论阐释规则。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副文本,在对正文本澄明历程中,也有可能限定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具有一定的遮蔽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互文性理论已渐成体系,而解构主义思潮给互文性理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解,让文本意义走向了虚无。互文性是文本在文本生态环境中的生存特征,文本之间相互的指涉、吸收、参照、改编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文本生态系统。任何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不仅关涉到语言符号问题,而且还关涉到一系列复杂的超语言问题。虽然巴尔特、德里达、热奈特等人对互文...  相似文献   

19.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现"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雏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互文性角度出发 ,探讨了翻译中文本的解构和重构过程。通过对互文性指涉翻译过程的分析 ,认为先期文本无论在文本的解构或文本的重构过程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先期文本互文性的分析可加深我们对翻译过程的理解 ,想象与联想的方式对文本重构有着特殊的意义。对语类互文性、主题互文性、结构互文性和功能互文性的研究也为翻译的文本重构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