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天及天人关系问题是《尚书》中反复述说的一个重要话题。今文《尚书》28篇中,除《禹贡》之外,其余各篇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阐述,其中商代以前的9篇,重于言“天”,“天”被看作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间诸事皆被看作天意的体现。周书19篇,在言“尊天”“敬天”的同时,更多谈及的则是民众问题,统治者把“天意”与“民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周人较之商人在“天”及“天人关系”认识问题上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2.
《尚书》和《周易》历史变动观念其相通之处在于:都是基于对自然、生活的实际观察而得出的结论,凸显了经验主义和实用理性色彩;相对于西方的同时期文化经典而言,它们都更强调"人"而非"神"在历史变动中的作用;都有某些程度上的循环论色彩。同时,《尚书》《周易》历史变动观念又有其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3.
《尚书》中包含着丰富的身体思想意蕴,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身体观的原初语境.在《尚书》的语义环境中,身体不仅是血肉之躯,更是形象之体,身体以价值原点的形式,将人与德绾接为一体,为后世儒道哲学的萌发备足了思想发挥的情境空间.以《尚书》为中心进行考察,提炼先贤最早如何跳脱出自然之身,赋予身以德性之意味,对于从整体上驾驭传统哲学的生变线索,意义鲜明.  相似文献   

4.
在经过50—70年代沉寂之后,《尚书》研究在80年代开始逐渐升温,并逐渐进入高潮。近20年来《尚书》研究的综合性著作和《尚书》译注的大量出现,学者对《尚书》具体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出土文献的发现,《尚书》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就近20年来《尚书》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训要十条》是朝鲜高丽王朝的缔造者王建在临终前命后世子孙遵守的遗言,体现了高丽太祖王建的政治意识,对朝鲜高丽的政治与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训要十条》中多处引用了中国政史典籍《尚书》,其引用的主要方式是"引事"与"引辞",引用的主要内容是《尚书》中的人物事迹以及人物的话语、格言和熟语等。分析《训要十条》引用《尚书》的具体实例,阐述《尚书》对《训要十条》以及朝鲜半岛所产生的影响,剖析其背后的政治意识,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修辞手法的引用及其所体现的政治意识是中国古典典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与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尚书》文本叙述中,自尧舜夏商以来,代替上天管理人间秩序的帝或王需有德才能配享天命,表明德关系着天命的所在,决定了政权的走向。商朝认为其先王、先祖能够与天地之神相通,并选择商汤作为有德之君的代表,形成了继承祖先之德以获得政权的合法性的逻辑。西周初年,鉴于商朝亡国的教训,以周公为首的执政者借助权力与制度的力量拓展了德作为价值共识的内涵,并将其作为治国理念贯穿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尚书》之德成为维系春秋时期政治秩序的价值共识,从长远来看是对尧舜禹时期天命降于明德之说的继承,亦是自周公以来对明德理念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道德根源在《尚书》。孔子修订《尚书》就是为了弘扬道德。尧帝以道德为标准选拔干部和接班人,舜帝继承并发展了尧帝的道德观,皋陶的"九德"和箕子的"三德"之说规范了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准则,《吕刑》阐述了道德、法律和行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此,道德成为了仁人志士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8.
宋元时期《尚书》注解之书有数百家之多,本文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侧面加以概述:一是黄伦所推崇的张九成的《尚书详说》,此书将《尚书》的“天”“帝”概念解释成人格神,强调人们须敬畏“天”“帝”,此解符合殷周时期语境;二是作为元以后官学读本的蔡沉的《书经集传》,此书将《尚书》变成了一部上古圣王的“传心”录;三是王充耘的《读书管见》,此书深批虞廷“十六字心法”,一语中的。最后,介绍了宋元时期吴棫、朱熹、吴澄对《古文尚书》的质疑与辨伪。  相似文献   

9.
《尚书》语篇在拥有丰富衔接机制的同时,也展示出明显的语篇递归性。这种递归虽不免汉语语篇形成期的种种稚嫩,但已经使《尚书》语篇全面超越甲金文字的语篇,既为上古汉语语篇的成型提供了范本,也为后代《尚书》辨伪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咪";<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的宏著《史记》在行文中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变与常的观念。《史记》所讲的变有两层意思:一是反映事物自身运动趋势的变动,一是一事物改变另一事物的更改;而《史记》所言历史之常则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先秦时期的德经历了由政权转移的直接决定因素向无足轻重地位的转变,其自身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具有阶段性。这便是《史记》变中有常、常中有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考察整个人类历史 ,可以得出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并且始终伴随着共产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实践过程的结论。人类整个“全球化”的进程是一个大的“圆圈”,由四个小的“圆圈”组成。第一个小的“圆圈”是第一次“全球化”后 ,在人类的“史前”产生了第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个小的“圆圈”是一个不完整的有断节点的“圆圈”,这个阶段的“全球化”是全球的“区域化”,产生了近似于空想的“共产主义”;第三个小的“圆圈”是“全球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产生了空想共产主义 ;第四个小的“圆圈”可以分为三个次小“圆圈”,这个阶段“全球化”空前发展 ,产生了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成 ,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可以预见必然是共产主义彻底、全面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出于共同对抗俄罗斯的需要,英、日两国先后两次缔结同盟条约;英日同盟形成后东亚国际局势迅速朝着有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怂恿了日本的大陆扩张政策。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并进而吞并了朝鲜。  相似文献   

14.
《尚书》开创中国以德治国思想的传统。《尚书》德治思想渊源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尚书》的德治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主要有:领袖人物的道德威望是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明德慎罚,提倡教化,建立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任人惟贤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条件;勤政爱民是以德治国的重要施政原则。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两个必然”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表明 ,资本主义开始了它在历史上起最后作用的行动 ,在某种程度上正表现出主导历史舞台的假象。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这是它在历史上的最后登场。不论资本主义有了什么样的发展 ,也不管现实社会主义遭受到怎样的挫折 ,历史发展的总方向不会改变。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 ,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知识产业异军突起,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的主力军;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速度经济正在取代规模经济;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灵活工作制将打破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工作制度;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精神愉悦、生活幸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300年前的工业革命导致了封建主义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今天,人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将使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发生新的变革,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三大差别趋于消失;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计划调节取代市场调节,固定分工和异化劳动消失,劳动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将消除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异己力量,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回归社会,实现充分的社会民主;将导致社会形态的新的更替,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7.
[摘要]1864年,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忠王李秀成是否写过"自供状"(或"自述"),这是100多年来史学界争论不清的问题。近据笔者对《李秀成自述》及曾国藩老家富厚堂藏书等资料的耙梳,发现李秀成确实写过"自述";曾国藩为了领赏也删改过"自述",但并未将其销毁。该书原本后来藏湘乡曾国藩故居富厚堂近80年,被曾国藩曾孙们转移到了台湾。而曾家大批藏书则运湖南省图书馆、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二元对立的理论,具体地分析和探讨了司马迁在评价法家人物时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和理性的矛盾性;并以道德评价对历史评价的部分吞并来作为法家人物悲剧命运色彩不浓的主要原因;进而剖析了造成二元对立的主体和客体因素.  相似文献   

19.
A.格里高里耶夫的“有机批评”是俄国浪漫主义批评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学说,代表着19世纪俄国文艺美学发展中的生命诗学路线。这一思潮虽长期被遮蔽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强大社会历史学派批评的光环中而备受冷落,但它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潜流”从未发生过断裂,而是顽强、执著地发展着并散发着长久的理论魅力,注定要在俄罗斯不同时期引起不同的历史反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通过小说《爱玛》所描述的各种人物的婚恋关系为主线,论述了作者简·奥斯汀对当时英国社会深层矛盾的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