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清流派的清议观探论陈勇勤清流派,又称“清流党”,指19世纪70、8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的一个政治派别。其成员①主要在翰詹科道等中央政府机构供职,他们曾以掀起光绪初年的清议浪潮而名著一时。清议思想支配着清议活动。另一方面,清议思想又由其核心─...  相似文献   

2.
论清末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称清末预备立宪为"假立宪",此种称法是否正确,有待商榷.(一)在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是否存在着一个统治集团内部立宪派?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整个统治集团都是"假立宪"的策划者和导演者,内部没有任何政治派别的分野;有,也只有个别主张立宪的官僚,但他们不能成为一个派别.上述观点有违史实.在清朝存在的最后几年,的确有一些亲贵大臣主张顺应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方向,在中国建立起日本式的二元君主立宪制政体,结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影响和推动着清末  相似文献   

3.
清末驻外使节的宪政主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宪政改革时期 ,驻外使节是官僚立宪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为清廷谋划的宪政方案大致为日本式的二元君主制模式 ,就立宪层次而言 ,无疑是保守的 ,低层次的。他们的政治态度则十分激进 ,始终坚持速行宪政论。结果 ,其政治态度的激进性超越了改革方案的保守性。他们最终走到了清廷的对立面。这又一次表明 ,中央政府的信任危机 ,统治集团内部的思想分化 ,是宪政改革失败、清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一地方自治,是欧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参与政权提出来的。地方自治思想一经传入中国,就成了近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论题。到一九○三——一九○五年,中国留日学生界“确立地方自治之名词,昌言地方自治之必要者”,一时蔚为风潮,以至于地方自治言论“日触于耳”,“日腾于士大夫之口”,逐渐达到“举国中几于耳熟能详”的程度。清政府筹备立宪中的“地方自治”,正是在近代民主潮流高涨中出现的。但它绝非建立在民主思想的基础之上,而是对民主思想的一个扭曲,是对抗民主潮流的一个骗局。 一九○六年,载泽在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说“立宪”有三大好处:一、皇位永固;二、内乱可弭;三、外患渐轻。说“外患渐轻”,自然是自欺欺人之谈。清政府时已成为“洋人的朝廷”,那拉氏之流对帝国主义主子理当尽心效力。而“皇位永固”、“内乱可弭”,这倒是他们行假立宪想要达到的真实目的。 地方自治,是清政府“筹备立宪”中的一项主要内容。一九○五年载泽等在奏请宣布立宪折中具体地提出当时宜先举办的三件事,其中第一是宣示宗旨,第二便是“布地方自治之事”。奏折中写道:  相似文献   

5.
丙午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午官制改革与清末政局袁亚忠1906年(农历丙午)9月1日,清政府发布“仿行宪政”上谕,明确宣示预各立宪“先行厘定官制”。以此为标志,清王朝最后一次政治改革──筹备立宪正式开始。接着,清政府又颁布改革官制谕,并成立官制编制馆,作为编纂官制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6.
练军,是晚清军事制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同光中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同、光年间中央与地方势力、清朝贵族与地方督抚争夺的一个焦点。 练军之起——用兵抑或用勇之争 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军以疾风扫落叶之势,横扫了大半个中国,几十万“八旗劲旅”和绿营制兵望风而溃,“不但不能收一战之功,且不能为一日之守”。这时,以曾国藩为首的在野乡绅们,别创一套全新的招募、营制、饷章和思想灌输法,拉起了一支全然不同于制兵的湘军,并很快就显示出它比八旗、绿营具有更多的优点,更有战斗力。咸丰末年,勇营已在实际作用上完全取代了制兵。到同治初年,太平天国与清朝之间的胜败之局渐露端倪,于是,在清朝统治集团中,中央的贵族显宦们和地方的督抚将帅们都在盘算,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用哪一种军事制度来维持  相似文献   

7.
晚清三次思想分化与早期现代化思想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出现的三次思想分化,是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在不同阶 段和不同层面的展开:第一次思想分化时逢洋务运动,其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现代 化”;第二次思想分化正值戊戌变法,其实质是“走怎样的现代化道路”;第三次思想分 化恰当清末新政,其焦点是究竟采用哪一种“政治现代化D模式”。三次思想分化的依 次推进,构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从萌始到成熟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8.
清王朝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随着清王朝这个地主阶级政权同产生它的封建制度一起快要走到尽头,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寄生性与腐朽性也与日俱增。这集中地表现为有清一代政治黑暗,吏治败坏,贪风甚盛。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僚招权纳贿,无恶不作,多次发生惊人的贪污贿赂案件。为了巩固其统治,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清朝最高统治者对其内部发生的贪污贿赂与叛逆谋反两大罪案,视为是一切罪案中罪  相似文献   

9.
明末清初,出现了农民军、明、清三大政治势力之间的争夺,在它们的争夺当中,三种社会矛盾表现得很为突出:一是阶级矛盾;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三是民族矛盾。这三种矛盾,哪一个是清初社会主要矛盾?是清史研究中多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我的意见是:从清军进关至李自成农民军主力失败为止,这一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满汉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从清军兵锋掉指江南至南明最后一个小朝廷覆灭为止,这一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朝与南明之间即地主阶级内部各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对清末“预备立宪”的研究,至今是个薄弱环节。翻开各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几乎众口一词:立宪者,骗局也。有些文章还进一步认为,清末的“预备立宪”,实质上“是清朝统治者反革命两手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预备立宪”出现在当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不能仅仅把它看成一场骗局。就其实质和意义,上面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给以具体分析,作出合乎历史的结论。本文试图提出几点看法,以期引起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促成了中国的一大变局,即时人所说的“千古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奇局”。古老的中华帝国经历其开天辟地以来最为惊心动魄的动荡和变迁。面对亘古未有的社会转型,晚清统治集团发生了激烈的分化、变化、不同的政治人物怀抱不同的心态,作出了不同的回应。赵慧峰撰著的《晚清政治研究》一书,注意视角的多维,对大变局中的晚清政府、晚清统治集团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研究和具体、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合理的结论。尤其是在以下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清新的印象。第一,展示晚清政权、晚清统治集团在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跌跌…  相似文献   

12.
<正>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产生是基于下述原因: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激化,贫富悬殊越来越大,从而带来了种种“文明的恶果”,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孙中山为了解决这些摆在面前的社会难题,便产生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够全面,因为它仅仅强调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了孙中山这一思想产生的思想渊源,同时也没说清孙中山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难以把握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脉络。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不仅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而且有其一定的思想渊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晚清经济思想及其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晚清中国的社会舞台上,袁世凯无疑是一个风云际会、纵横捭阖的重要历史人物。长期以来,我们对其出卖维新派、窃取民国大总统桂冠和图谋称帝等种种劣迹论之甚详,对其经济思想则不曾论及。袁世凯的经济思想虽不很系统,却在晚清统治集团内部十分令人瞩目。他的有关政策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程静 《学术探索》2023,(5):103-111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其统治者在建立之初,不但努力开疆拓土、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和平,更是为维护国内尤其是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谐,努力找寻理论指导和思想依据。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执掌政权后对前朝历代边疆治理思想及措施进行了细化和深化,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突破和发展。逐步形成以“满汉一家、中外一体”边疆观为核心,“不分内外”的大一统思想为指导,“因俗而治”的民本思想与“分而治之”治理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清前期治边思想体系。不但为清政府对边疆地区实施灵活有效的统管政策提供思想指导,也为清朝边疆治理实践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处于封建统治的时间有两千多年,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因而,封建思想的普遍存在,是产生腐败的深层根源,而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却很小。         一 从历史上看,我们可以将一百多年来试图变革的努力划分为几个阶段,并作概略的分析来说明。 第一阶段为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清朝统治期间,魏源较早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又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是为了挽救已经日趋没落的清王朝统治。其后具有资产阶级启蒙色彩,试图建立立宪君主制的戊戌变法,虽然希望从较深层的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文化选择与儒学的文化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学说在自汉至清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中之能一直稳居文化结构的统治地位,是由一些极为复杂的原因决定的,但若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这与社会统治集团进行的文化选择、实行的文化政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运用“文化选择”与“文化示范”两个概念,考察了中国历史上统治集团所进行的以“国家面目”出现的两次重大的文化选择过程,及其对儒学的文化示范以及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鸿章曾在“海防议”后的数年间执意拒绝向外国购买铁甲舰,致使清朝外海水师的形成被推迟了数年,这几年中,李鸿章与沈葆桢之间进行了要不要购买铁甲舰的海防政策大争论,这是继众所周知的李鸿章与左宗棠之间要不要筹办“塞防”的争论之后,洋务派内部的又一国防政策大争论。本文将根据笔者所看到的一些材料,特别是未付诸刊刻的沈葆桢的文书材料,对晚清外海水师的形成和北洋购买铁甲舰的过程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与其朝代相始终,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封建君主专制不可避免的产物,乾隆朝也毫不例外。当然其表现形式有时激烈、有时和缓、有时显现、有时隐匿,不同时期有所不同罢了。它对朝局是否稳定,君权是否巩固至关重要,有为之君对此无不予以高度重视。乾隆帝亲政之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虽不象夺嫡争位那样刀光剑影,但也绝不容许掉以轻心。乾隆帝是怎样解决这一矛盾的?其斗争特点、结局及其影响如何?本文试就此类问题作以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其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安排,使得民族问题成为清末立宪必须面对的一个政治难题。满洲贵族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整个立宪运动的领导者和决策者,立宪本身又触及他们自身的特权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清末立宪本身;清末立宪中的平满汉畛域,不仅仅是一个族群平等问题,而且关涉整个宪政改革的内在悖论;清末边疆地区的宪政改革,也是对原有多民族政治秩序的一种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20.
陆炎 《东岳论丛》2002,23(3):80-82
在 19世纪末和 2 0世纪初兴起的立宪思潮中 ,孙中山不但择取了共和立宪的社会变革主张 ,而且对清末新政时期的“预备立宪”和立宪派的君主立宪论均有深刻的认识。尽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共和立宪都带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 2 0世纪初中国社会对共和立宪的选择反映出孙中山的这一变革思想更为顺乎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