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休谟是近代西方最为重要的政治哲学家之一。高全喜先生的《休谟的政治哲学》是国内学界研究休谟政治哲学思想的第一本专著。但该书对休谟政治哲学的一些论述和解释,却是不能令人信服的。辨析和澄清这些论述和解释,也是一种深化对休谟政治哲学的理解和诠释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创新应该在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意识中获得阐释。由古希腊奠定传统的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是哲学与政治的矛盾张力;就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整体而言,"哲学的政治"是它的基本取向,其实质是通过哲学遮蔽实践的政治意义,通过神化和物化自然使政治世界神秘化和"侏儒化"。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创新实现了从"哲学的政治"向"政治的哲学"的转换,具体表现是:通过实践哲学解放了被古典政治哲学遮蔽的劳动者,使自然与人的劳动实践建立起有机联系;清除了西方传统政治哲学赋予政治国家由神秘的自然而来的形而上学特性,清晰地展露出政治的历史性和历史哲学本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迅速波及全球。文章就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的背景、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顺利推进提供宏观背景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观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理想社会观进行了评析,认为西方政治哲学的价值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是构建理想社会的政治思维,理想社会体现了智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政治传统,理想社会建构关注财产关系的安排,制度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理想社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概念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几度衰落与勃兴,其内涵也由于历经嬗变而变得纷繁复杂,但逐渐融汇形成共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在国内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学者们以不同的路径逐步揭开市民社会的面纱.本文在中世纪神学政治观及近代自然法学说的基础上.梳理市民社会的民间性传统,并指出其中潜伏着的危险.对市民社会保持清晰的认知,才能更深入地展开我国市民社会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白话文运动的社会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我国"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现实启迪意义作社会哲学角度的思考.认为它在与社会平等运动形成互动方面,有不可缺少的历史作用,在对变革国人既有思维方式方面,具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功利主义和洛克的契约论所赖以产生的描述性政治哲学的理论背景分析中 ,本文认为 ,它们是在反对神权政治和世俗专制中建立起来的 ,其共同的理论旨趣是“自由 ,只有因为自由而被限制。”但是 ,由于它们把政治等同于社会 ,把政治工具化的同时 ,也将社会工具化 ,导致生活表层化和价值表象化。马克思所提出的“人类社会”是对功利主义和洛克契约论的最准确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上看,西方政治哲学的情形十分复杂,它从来没有某种共同的研究范式,甚至同一个学派的政治哲学家亦是如此。西方政治哲学一般是指轴心时代以来在西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化根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或启示意义的各种理论形态的政治哲学,包含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基本层次。它们以国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思辨方法研究理想社会、社会公正、政体和制度的合理性、权力的合法性及其制约、法治的重要性及其与自然法的关系、公民社会及其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的德性和权利等重点问题,旨在给国家治理和政治生活提供规范和指导。西方政治哲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观点纷呈,与同样历史悠久的中国政治哲学相比较,具有历史发展的多源性和断裂性、理论根基的多变性和迥异性、思想旨趣的理想性和实践性以及学术观点的多元性和对立性等标志性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9.
政治哲学研究有关人的政治事务,而政治事务是在人性的问题域中展开的。由于人们对人性的看法不同,政治哲学在构建政治制度和政体安排方面予以不同思考。古代政治哲学是以人性善为基础,主张一种贵族制,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是以人性恶为逻辑起点,构建自由民主制政体,而共和主义政治哲学试图通过人性教化,使人向善,使共和国自治和自主。因此,我们通过反思政治哲学的人性假设,才能够认清政治哲学的政治事务的性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政治制度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与市民社会在16世纪以来就作了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过程相适应,近代市民社会理论亦是在16-17世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从马基雅维利到洛克的200多年里,近代市民社会理念所悄然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从国家理念向社会理念、从君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倾斜,而这种变化背后更深刻的内容则是国家与社会、政治与道德、专制与自由、政治与经济由原来的高度重合走向相互分离转变的趋势。得益于这种历史转变,近代市民社会理论才能够在18世纪的裂变中大踏步走向成熟并在19世纪的聚变中走向综合,由黑格尔开创的社会政治哲学也才在马克思的批判继承中被改造成了一条把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性导回社会现实并使社会现实立足于自身之上的社会政治哲学道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学派众多,其发展方向呈现出"诸神相争"的复杂局面,众多政治哲学家在规范性与评价性、哲学解释导向与政治实践导向、一元与多元、个人与国家、回归古典传统与朝向现代建构五个方面展开了激烈论争,由此呈现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蔚为大观的局面,也展现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特征。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政治哲学在政治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吸纳百家之长,解决有争议的各种政治问题,用时代精神来把握现实和透视现实,从而引导政治哲学不断走向新境地。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妇女运动和妇女地位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世界妇女运动的推动下,日本的妇女运动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由此带来日本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在日趋老龄化和少子化的严峻形势下,日本女性作为重要的劳动力资源,在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STS(科学技术学)已经从以SSK(科学知识社会学)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学研究,逐渐转向了现在的科技政治学领域,并且越来越受重视.科技政治学的思想来源主要为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中的政治学倾向,科技政治学的发展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科技政治学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和交叉性等理论特征,同时,西方科技政治学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在STS领域的复兴,国内研究应该借鉴其研究成果,开展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现状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政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全球社会运动的兴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结束后,全球市场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巨大推动力使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这两股方向相反的全球浪潮兴起,并构成了全球社会运动的实际内容。但是,民族国家的自私性,使得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变成为维护最强大国家利益的工具,因而无法实现全球的“善治”。这样,全球“风险社会”就为全球社会运动成为一个全球治理层次而发挥相应的功能提供了可能。但是,全球社会运动毕竟是国际环境中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同时也缺乏必要的强制性权力,因此,全球社会运动的治理功能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国工业化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一些民间社会改革力量应运而生,“社会福音运动”便是其中之一。“社会:隔音运动”的兴起主要源自三方面的原因:其一,贫困、犯罪、劳资冲突、城市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忧悒;其二,城市化和移民潮引起的社会人口异质化以及中产阶级住宅郊区化所造成的公众对新教教会的疏离;其三,自然科学新发现与社会科学新思想对神学思想的冲击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影响甚广。波普尔将苏格拉底的理性传统看作西方文明的根基,并认为其批判理性主义的实质正是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基于其批判理性主义,波普尔批评整体论社会科学方法,并且提出了零碎社会工程与开放社会的政治构想。但是,波普尔的理性主义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存在重大差异,这一理性主义究其根本是非理性的相对主义,完全无法证成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和政治构想。波普尔的相对主义政治哲学源于启蒙道德的危机以及波普尔对这一道德的非理性前见,它事实上加深了当代政治哲学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社会法并非自古就有的部门法,学界一般认为,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看不见的市场之手"的失灵和社会风险、经济不确定性的日益加剧,社会法由此兴起.本文从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出发,并结合形式法范式到实质法范式的法律发展轨迹,分析、探讨了"双向运动"对现代社会法的深刻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波兰尼的"双向运动"理论对社会法的兴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为弥补形式法范式法律的不足以及面对日益增加的社会风险,带有追求实质正义气质的现代社会法从"双向运动"中被发现并逐渐兴起;在反市场扩张的社会保护运动中所彰显的劳动力"去商品化"理念是现代社会法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核心;对社会自我保护本能的承认和实现,就是最初的社会法制度形式,或者说,是社会法制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以西方社会运动研究发展历程为轴线,重点介绍了心理取向、结构取向、理性取向、建构取向等不同研究路径有影响力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系谱、研究层次和核心概念等进行了述评。指出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取向的复杂性根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各种社会运动事件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含义,二是各种社会运动类型和性质有着显著区别,三是各国社会运动产生的社会结构、文化有着巨大差异。因此,构建一个能对任何社会运动进行指导性解释的模型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