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判触及了实践美学的弱点,但其本质也存在局限性.两者的研究倾向表现出一致性,即都是从社会学、文化学、人学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偏离美学的感觉学原意,使中国美学的研究走入了困境.应回归美学原意,从体验的角度建立一种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2.
受柏格森的影响,德勒兹认为,做哲学必须从差异开始.但是,在一个巨大的柏拉图主义传统哲学面前,我们如何才能真正从差异开始?德勒兹指出,我们必须毁灭表象,必须抛弃顽固的同一性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回到真正的差异本身,才能真正回归"哲思"本身.  相似文献   

3.
王雪琪 《社会福利》2009,(12):60-60
感觉之一:顶梁柱。顶梁柱,是建筑物当中最重要的那根柱子。而一把手,就是那根撑起一片天的柱子。因为一个单位的责任,都在一把手的肩上。有困难,一把手得出面,不能推给副职有危险,一把手得先上,不能让别人顶上。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0,(9):2-2
女人对爱情的要求很简单.只要在这份爱情里面,有着陶醉,有着依靠,便会傻傻地投入其中。不必要讲求太多的形式,不一定要求怎么样怎么样,随心。随意,随感觉,在爱情中。感觉是美好的,那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一个中西比较、儒道比较的视域中,结合郭店新出土的文献材料,对<道德经>中所蕴涵的一种关联性的宇宙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探讨.首先,文章揭示了<道德经>中所体现的关联性宇宙论的四个预设(1)道家肯定构成我们经验世界的各种事件本身的实在性,认为并不存在"多"背后的"一",且事件与时间不相分离;(2)各种事物都是过程性的事件,一方面各有其特性,一方面又内在地彼此相关.每一事物都处在其它事物所构成的不断变化的脉络之中,并在这种动态的脉络中以共同创造的方式成就自身;(3)生活是具体的经验场域,同时每一种具体的经验场域又总是具有整个宇宙的全息性;(4)世界的创生性转化来自于构成世界的各种事物的回应性参与,在创生转化的不断过程中,事物不是被动的参与者,而是主动的共同创造者.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焦点意识与场域意识构成道家关联性宇宙论与世界观彼此依赖的两个基本方面.通过这两种意识的有机互动,人们能够自发而非随意地参赞宇宙大化的流行发育,在整体性与过程性的世界中实现自身的独特存在.  相似文献   

6.
陈伟军 《浙江学刊》2004,(4):157-161
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到穆时英等人的新感觉派小说,显示了非理性主义欲望叙述在现代中国演变的某种轨迹.在救亡图存的大语境下,对"人"的非理性问题的关注,对欲望的人本主义式的言说,虽然不可能加入当时的主流话语,但它们打开了文学以及思想文化的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7.
事实的法律追问--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 《浙江学刊》2004,(6):194-197
本文通过从现象学的层面对事实进行解构,详尽分析事实的构成层面及其相互间关系,以此为基础,对事实的法律解释之范畴所在即事实的法律解释受到的法规范的范畴限制以及法律事实的证立过程和规则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在法律上对事实构成进行了意义追问.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一直是一个持续经历着争论的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的双重意义问题.论者们大多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兼有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和以"历史"为理论方法的双重含义,而对于这两重含义之关系.则多含糊其辞,不予深究.但要从根本上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这一关系问题就是一个不能予以回避的原则性问题.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之为一种方法或解释原则.才使历史之唯物主义地作为研究对象得以可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之理论对象的社会存在,并不是直观地摆放在那里的.而是只有在这一理论方法的视野中才呈现出来的.换言之,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建构起了其对象,而这也就表明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楼利明 《浙江学刊》2007,(4):140-143
行政征收条款中关于“公共利益”的判断是长期困扰学界和法律实务界的难题,对这一概念模糊的界定导致了许多行政征收行为的偏差。考究康德、罗尔斯、哈贝马斯三位哲学巨人的公共理性观,可以从哲学层面清晰地看到,公共利益的实质是公共理性与利益多样化对抗后的一种平衡。平衡点的波动引发了公共利益判断上的模糊性。法庭可以遵循必要原则、开放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公共服务原则、分担损失原则的过程判断方法来还原公共理性,确保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0.
高艳萍 《浙江学刊》2003,(2):98-104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多诺的哲学以其非同一性著称。这一哲学观也反映在其美学理论上。以现代主义艺术为样本,阿多诺探讨了艺术作为求真的手段如何突破虚假的同一性的外观的观点。揭露同一性掩盖下的矛盾亦即非同一性,这正是阿多诺的艺术救赎理论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otion of “Film as Sensation” in the first French avant-garde. It begins by exploring the meaning of this notion in a series of key films and aesthetic statements by Germaine Dulac, Jean Epstein, Pierre Porte, Henri Chomette, Jean Tedesco, and Réne Clair. Contrary to Gilles Deleuze’s account of the work of this school as Cartesian in spirit,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at it operates a fusion between the senses, disruption, and criticism: the three elements coming together to produce a new, integral art form. Walter Benjamin’s views on the tactile and the absent minded public of film, and Henri Bergson’s critique of time and movement in cinema are also discussed, with the latter being shown to be a key philosophical influence. The essay ends with an analysis of some films by Abel Gance, Marcel Duchamp, and Fernand Lég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dea of “Film as Sensation” entrained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thinking about the mediation of perception that, once recovered from the oblivion to which it has been consigned, can help bring film theory to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enses and a new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s of filmic sensation.  相似文献   

12.
曹凤霞 《学术交流》2003,(11):140-143
“曾经”、“已经”的语法意义:可以表示时间,但它们更主要的语法意义是表示时态(体貌),而且需要进一步明确的一点是,当它们不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既表示时间又表示时态;当它们与表示时间的词语或提示性时间短语共现时只表示时态。“曾经”表示曾然态,“已经”表示已然态。  相似文献   

13.
杨雅丽 《唐都学刊》2002,18(4):106-109
郑玄、孔颖达等训诂大师皆将《礼记·礼器》篇名及篇首“礼器”之语诠释为“礼能使人成器”。这种解释与孔子“君子不器”的哲学命题相悖 ;孔子和儒家认为人乃“天地之心” ,礼是人治国、修身之器 ,故“礼器”不得解释为“礼能使人成器” ;儒家坚信一个真正的君子不能仅有一器之用 ,而应该成为博学通才。“礼器”当为古汉语判断句式 ,意思是“礼是器具” ,可以理解为“礼是人修身之器”。  相似文献   

14.
韩高年 《求是学刊》2005,32(5):84-87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和行为艺术.战国之"士",以道自任,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士以口诵述其道,以铺张扬厉论其术,最终形成文体的赋.  相似文献   

15.
杜靖 《创新》2007,1(1):119-123
“太阳三足乌”图案是古代东夷内部两大集团——日部族和鸟部族——图腾徽志的合一,是东夷内部通过战争与婚姻整合的社会事实投入到神话传说中的结果。此外,本文一反释“日”为象形文字的说法,提出了“日”为会意字说,并对作为性秽语“日”字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吴中体",指"吴中四杰"为代表的吴中派诗歌之体,形成于北郭结社,既是吴中派崇古用世、遁隐顺时、遗世独立、适意求静士人心态的外现,又是吴中诗歌传统的承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吴中体"宗唐、复古,力矫元人多作七言近体及"沙陲弓马"、"诗情益泯"之习,主要特征有五:崇尚才情,风华颖迈;感时伤事,诗以存史;自适性情,清新自好;不主新奇,擅于咏物;诸体兼擅,臻于"大全".与吴中派兴衰相对应,"吴中体"也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即从前期自适性情,到中期多凄凉之音,再到后期归于"清雅".  相似文献   

17.
With "doubling up" and shared housing increas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time to revisit and reconsider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se living conditions; and to consider how specific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shared housing may foster or deter healthy living situations for various household arrangements. In this ligh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isting research in order to identify critical constructs and factors, and to craft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can best guide future investigations of homesharing in a direction that points towards viable and healthy housing solutions, particularly for those in transitional life stages .  相似文献   

18.
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经常会面临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立法无明确规定,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文章对其中的"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条文进行了设计,并从立法和实践的角度,对"法制不统一国家"的内涵、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和论证.  相似文献   

19.
贾玉峰 《唐都学刊》2005,21(2):65-70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有维护贵族统治说、拥护民主说、悲剧说与顽固保守和不见容于希腊说等几种主流的死因分析.但苏格拉底在命运、选择方面对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的认同,以及阿喀琉斯之死,笔者以为苏格拉底之死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的,应从"阿喀琉斯之死"所昭示的希腊精神入手,在希腊文化层面上对苏格拉底之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解释条约的国际法规则,对“严重损害论”所主张的关于《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规定的“市场扰乱”概念的解释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判断中国出口纺织品是否给进口国造成“市场扰乱”时,“以前协定”不能成为参考因素,“严重损害”不能成为正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