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的神圣意识,在春节期间有着特别集中而突出的展示与培育,并以多样化的民间生活叙事为支撑.春节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以年度为周期的神圣起点,春节的进入与结束体现出神圣与世俗的二度转换.春节所延续下来的神圣意识需要尊重,其神圣传统需要以种种方式促进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应遵循现代民俗学理念,尽快完成对于各地春节节俗的田野调查工作;还应积极关注春节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使之在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保护春节的呼吁、建议和研讨也空前热烈;同时关于如何欢庆春节、如何把过年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有关倡议,也是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最诱人的创意就是要把过农历大年的春节"打造"成为"东方狂欢节".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农耕民俗的年节特征做一番冷静的探讨.本文对传统过年的基本形式和内涵作了简要的阐释,突出强调过大年热火朝天的欢庆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深情庄重的祭祀也是不可或缺的,"敬天祭祖"的严肃主题和仪式是过年行事的重要元素和标志."文化大革命"时期用暴力强行取缔民间过年的祭典仪礼,推行"革命化的春节"模式,是对民俗文化传统的摧残,为此有必要唤醒文化记忆的自觉,把充满民众祈愿的祭典很好地融入当下的春节节期活动中,以便突出显现民众在年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面对“如何过好春节”这一问题,我们难以给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而通过分析春节的历史和现实,可以将春节的核心主题归结为“回家”,从而将问题聚焦于“让每个人春节都能回家”.解决好春节“回家”传统的现代困境,让每个人有“家”可归、有“家”能归、有“家”愿归,就成为当下学术研究、政策制定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4.
春节联欢晚会:依托传统文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议程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电视台自1983年开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虽然历经20多年,依然是电视文化和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广播电视新闻体制之下,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的代表,其价值取向中的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显得尤为重要。纵览20多年的春晚,其宣扬的主题价值基本上都在体现国家意识形态。因此,笔者认为春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托春节文化的一种国家意识形态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5.
周兰翠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7-129
春节不仅是劳动人民庆祝过去、祈福未来的狂欢节,更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培育“共同体”精神、增进家庭和睦、促进社会认同以及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春节的附加意义是其他的传统节日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春节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功能,明确传统春节文化的政治社会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要适应经济社会变迁,创造性地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春节文化。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炎黄子孙共有的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具有全民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春节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春节是推动假日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春节是构建和谐生活的润滑剂.在新时代,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春节文化的精髓,又要紧跟时代大胆创新,春节“混搭范儿”将成为新时代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从春节符号谈文化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节是中华民族参与度最高、最隆重的节日,其文化的意义往往通过一定节俗活动体现,文化符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元素.符号不断丰富变化的形态和延续不断的深层内涵,是把握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入分析当前“春节符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中国结”在春节的应用和发展为例,探讨现代生活空间里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有助于将宏观的文化视野和具体的创新举措结合,形成春节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应该结合时代旋律,运用群众方便接受的互联网传播方式进行宣传.从丰富大庆本地网站的传统文化内容板块、举行传统文化征文绘画、利用公众号和客户端进行传统文化推送、鼓励市民开展传统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创办网络道德学堂网上礼仪学堂书香大庆等网络平台活动入手,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10.
11.
王文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12-16
1919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张伯苓先生同心协力创办了南开大学.历经80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一代又一代南开人的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南开大学已经从一所较小规模的私立大学发展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学术重镇.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在全国县(处)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进行的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已全面展开,正在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的需要;是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按照十五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由此可见,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仅对"三讲"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媒体的一种重要的象征性行为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通过建构家国一体的形象、调动民间记忆、运用明星认同机制等一系列的叙事策略 ,重构了传统的春节文化、民间文化和流行文化 ,创造了以社会整体性形象为核心的春节文化文本。这种重构活动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中国社会由以阶级话语为组织模式的现代性设计向以经济建设和民族—国家的整体性认同为主的现代性设计转型过程中而作出的调整 ,其目的是为了克服几十年的斗争话语所造成的社会困境 ,建构团结、奋进、乐观的社会形象 ,以唤起人们的共同感和民族身份感 相似文献
15.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 ,提出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面对新世纪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也规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本文通过对国际形势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形成背景的考察 ,较系统地论述了“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对时代发展和所处历史方位科学判断后承担的光荣使命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它同时又是科学的、大众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 ,继承和弘扬这样一种优秀文化 ,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体系 ,必须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其根本任务 ,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弘扬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首先论述生态文明的作用。弘扬生态文明 ,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接着分析我国近年来生态文明遭受破坏的情况和问题 ,提出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要措施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治理并培育优美的生态环境 ;发展绿色消费 ;运用法律、经济手段 ,促进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最后强调 :坚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张国忠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4):102-10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的精神力量,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发展科学精神、加强社会风气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建设这会主义新文化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