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澄清当前生命教育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它的未来走向,是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促进实践变革的前提。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测:走向“类生命”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哲学的研究视阈内,人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及其价值的研究更是存在各式见解。人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双重存在,人的生命是“双重生命”,而非“单向度”的生命。这决定了我们需要从双重、两维的视角来把握人的价值诉求:物质价值诉求和精神价值诉求。在现代化背景下,我们必须捍卫精神价值诉求的高贵性和至上性;实现人的本质价值诉求;确立为全人类所普遍接受的普适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人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命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活动区别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在于人除了有低层次的动物式的快感外,还有高层次的美感;二是人的生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是物质性的生命与精神性的生命的高度统一;三是生命的自由境界是共产主义,它是对群体生命即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天堂。  相似文献   

4.
生态危机作为资本逻辑全球扩张的结果,由于威胁到个体生命安全进而上升为全人类关切的话题,人与自然“双重异化”构成马克思生命观的批判逻辑。马克思生命观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源,最终价值目标指向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马克思生命观逻辑架构中蕴含的生态意蕴丰富了个体生命存在的内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背景下,马克思生命观的生态意蕴价值体现在如下方面:关怀个体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自觉增强个体源于自然的美好生活体验;引领主体的绿色生产和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5.
人既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同时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人获得了生命还不是真正完备的人。人要成为人,必须经历两次双重的生成过程。社会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的形成和变化起着决定作用。人的类本质是社会劳动实践,人的个体本质在于其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所作所为”。人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高级动物,是思维的花朵,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习近平所阐述的“生命共同体”主要包括“自然内部制衡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3个方面,具体内涵是指将自然界的动物和山水林田湖草等纳入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对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由人与人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共谋生态治理出路。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权的思想内核,是凝聚各方力量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是引领各国人民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7.
<正> (一) 人是一种高等动物,人超越其他高等动物,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所特有的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实践活动。因此,可以说,人乃是实践的动物。古猿之进化成为人,根本标志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由本能活动上升和转变成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人之为“人”,就在于其生命活动的主要表现和本质特征,是能进行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 ,可是人类已经忘记了它 ,而动物永远不会认为人不是一种动物。只不过在动物的眼中 ,人已经变成了一种与所有动物都有极大不同的怪异物种。它的种种怪异的特点 ,使人远离了作为生命的动物群体 ,远离着生命的本性。尽管经历了种种血雨腥风 ,生命世界仍然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 ,而到今天 ,人与生命世界的远离 ,却成为导致生命世界毁灭的最大的祸患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总体性范畴,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的生命根基.实践是人的"本源性"生命活动方式.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生命活动的区别在于:人凭借不同于动物的双重性生命及其特质,与生存环境之间进行本质交换,增强自己的本质力量,完善自己的生命本性.实现全面的本质交换,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此种改造的价值旨归在于生成人的自由个性.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客观事物的客观论美学 ,忽略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 ;立足于主观精神的主观论美学 ,说不清审美差异的内在原因和“自由”与“美”的区别 ;以实践为立足点的实践美学 ,夸大了实践的作用 ,只囿于实践不能揭示审美的特性 ;以生命为立足点的生命美学 ,对审美发生和审美本性的生物学解释并不合理。审美是人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以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认知美学以人的认知能力和结构为理论立足点 ,对美学中争论的诸多问题给予了圆满解决。美学研究的重点应从生命前行到实践 ,再从实践前行到认知  相似文献   

11.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生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下与非人类生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生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生物的生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生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生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生情怀,能够畅叙生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生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有机交往。非人类生命的生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生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生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生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学说是科学人生观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人生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的,是积极向上的、集体主义人生观。培养科学的人生观,必须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净化社会环境,形成人生观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的“性善”之“性”,是指人之为人的特性──人内在具有的能动主体性;孟子性善论具有内在连续的两个层面:向善表明人的本体自觉,为善表明人的工夫自觉;孟子性善论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自然的内在价值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内在价值概念的分析,指出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是误把自然物的合生态规律性当作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目的性,并由此认为自然存在物具有主体性,有“泛主体化”与脱离实践之嫌。内在价值是人类所特有的并包含于人的本性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自我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超越传统价值观念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哲学在彰显个体生命意识、提升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又一度造成了政治性失语和存在的合法化危机;而其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还原,又悄然消解了它关怀终极、安立生命的人学理想.现代西方哲学的生活世界观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性比照,带给我们深刻的人学启迪:当代哲学只有诉诸社会变革实践,才能将人的生命本质引向人自身,刚强生命力量并使之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生活的全部事实性存在,也只有参与实践变革并积极地对时代主题发言,才能重构社会生活意义并实现对人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长期以来,主流话语关于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的理解只强调"因此"而忽略"也".笔者认为,人类的劳动实践要遵循许多规律,如自然规律,美的规律等.所以,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实践的规律之一.美的规律不是"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的统一,而是指"内在的尺度",即人的目的和愿望以及人类美化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立足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秉持自然向人而生与人向自然复归的双重意涵。这种人与自然辩证互动的双重意涵,为整合与超越生态中心主义把人还原为普通生物和人类中心主义以利益为圆心规定人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域。承接马克思主义生态人学观思想的内在动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超越了外来话语体系渲染的“自然人”与“利己人”的形而上学割裂与对峙,在对人与自然非合作性博弈的自觉矫正中,凭借实践的上通下达,牵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与联动。  相似文献   

18.
生态视域设置了过去凭啥活着、现在怎样活着、未来如何活得更好三个时段的维度问题,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散文体和韵文体结合,对于族群起源有着自身特有的生态想象;活态仪式的善待万物展现了和谐的生态实践;诉求自由、探求真知为未来向好的生态建构——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诗意生活感性的、审美的呈现为民间文学的艺术创造,以其特有的神话、传说、歌谣、仪式等成就了稻作文明——“那[na^2]”文化生态叙事。  相似文献   

19.
认定"美来源于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美学逻辑上的必然,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生命本体论美学立场的言说,把美的来源"归之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则属于存在本体论的话语。"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含义,在实践本体论美学、生命本体论美学和存在本体论美学的不同视域中有所不同。而科学技术发展所促成的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作为基础性条件使人的存在的审美化得以日渐加深和拓展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人类生命的发生、发展与完善不仅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相联系 ,而且与人类的审美实践也是密切相关的。在人类生命的初始阶段 ,人类的物质欲求和审美欲求是混沌统一的 ,人类的审美实践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即生产劳动同步产生的。随着人类生命的进化和发展 ,审美实践逐渐成为一种既来源于社会实践、作用于社会实践同时又相对独立于社会实践的一种生命现象 ,以至于成为一种提升与激发人类生命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催化剂。因此说 ,人类生命的发展史 ,不仅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史 ,同时也是审美实践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