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典籍 ,也是关于人生启示的经典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古兰经》给人以超越万物的至尊地位 ,尊重人的现实生活 ,提倡奋斗人生 ;注重人的社会关系 ,重视社会稳定和谐 ;揭示人的善恶二重性 ,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内容都对阿拉伯社会进步以及穆斯林民族精神的塑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伊斯兰教成为世界宗教并保持其生命的奥秘所在。研究《古兰经》人学思想 ,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伊斯兰教的精神实质 ,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穆斯林民族精神、社会心理、性格气质产生的深层文化底蕴 ,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一千零一夜》的评论者们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阿拉伯中世纪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忠实反映”。但我们认为,这部“天方夜谭”式的离奇古怪的故事集与其说反映的是实际的社会生活,不如说它所反映的主要是阿拉伯的民族精神。从反映民族精神这一角度出发,可使我们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族精神形成和确立时期的产物。穆罕默德公元七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并用伊斯兰精神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他的后继者不断地向四周扩张,弘扬伊斯兰教义,终于在广阔的阿拉伯帝国范围内确立了以伊斯兰教圣书《古兰经》为核心的一整套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和行为体系,即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精神。如果说《古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也是伊斯兰文化最重要的源泉,因此,对《古兰经》的注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历代穆斯林学者的重视。《古兰经》注疏的产生、发展历史悠久,历代《古兰经》注疏的名著众多,《古兰经》注疏在我国的传播、译介及研究尚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世界的综合性法典,以其优美流畅的语言,包罗万象的内容,影响着世界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本文立足于《古兰经》,从文本入手,分析、阐释其中蕴涵的美学思想,指出其本体美、生命关、和谐关的主旨,以期进一步了解、认识伊斯兰关学。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言简意赅,包罗万象。自穆罕默德开始即释解其微言大义。圣门弟子遵经从圣,传承着《古兰经》注释工程。他们注释《古兰经》的依据与方法,为《古兰经》注释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学理基础;也反映了《古兰经》注释乃至伊斯兰文化的早期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思想文化大交融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 ,伊斯兰阿拉伯世界的思想文化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和格局呢 ?《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将引领你去进行一次新颖的探索。由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6月出版的蔡德贵教授主编的《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研究》,是继其专著《阿拉伯哲学史》之后 ,推出的关于阿拉伯哲学思想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书系国家“九五”规划项目重点课题 ,作者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对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当代伊斯兰阿拉伯哲学的思想风貌。作为认识当代…  相似文献   

7.
元代伊斯兰教研究的重要史料——吴鉴《清净寺记》,原碑已佚,碑文现存于《重立清净寺碑》和《闽书》,后者系节录。近有学者对于《重立清净寺碑》本《清净寺记》表示怀疑,这实际和《泉州宗教石刻》录文的误导有关。文章进一步讨论了《清净寺记》刻石与载入泉州方志的情况,以及碑文所见吴鉴对于伊斯兰教认识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阿拉伯史著作述要 近30年来,中国世界史学家编著的世界通史著作或教材中,均含有关于阿拉伯历史的章节,这里略而不论。此处仅提及中国阿拉伯史研究专家编撰、出版的一系列阿拉伯史著作、教材,其中阿拉伯通史有:郭应德的《阿拉伯史纲610-1945》、彭树智的《阿拉伯国家简史》和《阿拉伯国家史》、纳忠的《阿拉伯通史》。断代史著作有:郭应德的《阿拉伯中古史简编》、杨灏城的《埃及近代史》和《纳赛尔和萨达特时代的埃及》(与江淳合著)、姜桂石的《战后中东史》、肖宪的《1945年以来的中东》等。地区国别史著作有:彭树智的《二十世纪中东史》、《中东国家通史》13卷本,以及姚大学、王泰的《中东通史简编》等。  相似文献   

9.
明末著名伊斯兰教汉文译著家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批评了当时一些教内人的汉文伊斯兰教著述,提到了《证主默解》一书,并引述、批驳了其中的部分言辞。现代的研究者大多认为《证主默解》一书已佚,但通过对《正教真诠》中引述的话和现存明末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的比较,可以发现王岱舆所批评的《证主默解》即另一位著名伊斯兰教经师张中所撰的《克里默解》。从而,我们可以看到明末江南地区伊斯兰教汉文译著运动兴起时穆斯林学者之间的分歧和论争,而纷争在很大程度上与穆斯林学者对待汉文化的不同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马欢随郑和三下西洋,担任阿拉伯语翻译,为下西洋的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马欢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根据他会说阿拉伯语、信伊斯兰教、姓马,又主要说汉语用汉文写作,我们把他的族属识别为回族。他是回族历史文化名人。马欢写的《瀛涯胜览》记录了下西洋者的见闻和所到地区的概况。在“西洋”史地学三书中,《瀛涯胜览》对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载最详,因而最为重要珍贵,并且对后来的“西洋”史地学书和中西交通史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希真正答》是王岱舆用问答体写成的一部阐述伊斯兰教思想的著作。它在写作文体、论述方式和对儒家的态度等方面,与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具有相似性。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说明,任何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生存发展,都要与中国已有的文化格局作出一定的调适。  相似文献   

12.
明末崇祯年间王岱舆所著《正教真诠》卷首所附《群书集考》的资料系袭自《清真教考》;清康熙年间成书的马注《清真指南》一书抄录了作为《清真教考》序跋的詹应鹏《群书汇辑释疑跋》与张忻《清真教考序》的部分文字;清雍正年间成书的刘智所纂《天方至圣实录》卷十九、二十部分不仅在资料方面有明显承袭《清真教考》之处,其资料编纂的举动本身也受到《清真教考》的影响。明末清初中国回回民族文化继承中一个虽然不甚重要却未受到应有重视的侧面,即在伊斯兰教教外产生的有关伊斯兰教的汉文文献在回族宗教学者中的传承是有其影响和积极意义的,为当时中国回族的文化创新提供资源,这一继承的过程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创造的反映,符合一个民族形成之初的上升时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证主默解》和《克里默解》是明末清初出版于江南的两部伊斯兰教著作,前者因王岱舆批评而出名,后者因译者是张中而受重视。有学者却将它们看成是一本书,认为王岱舆批评《证主默解》即是批评《克里默解》、批评张中。并推断明清之际伊斯兰教江南学派内部,包括王岱舆与张中之间存在分歧或纷争。比较两部著作的思想和文句,此观点难以成立。《证主默解》与《克里默解》是两书而非一书两名,作者亦是两人而非一人;至‘于推断明清之际江南学派内部纷争等实属个人想象,并无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历代留存的回族文物品种繁多,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这些文物从时间上看,唐宋时期少,元代逐渐增多,明清更多;从类型上看,古建筑多,器物留存相对较少;从文化特征看,唐宋时期表现为借用中国传统形式较多;元代有世界各地地域性伊斯兰文化的植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开始出现中西结合的文化形态;在明代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文化形成。回族文物反映的回族文化演进过程说明,中国古代回族文化是以伊斯兰思想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为主的中国本土民族文化,是中国内地地域性的伊斯兰文化。这种文化相结合的双重性特点,既表明回族文化是世界伊斯兰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又表明它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多样性、包容性特点的体现,中国回族文物所展示的回族文化更表明,中国回族对世界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贡献是极其伟大的。  相似文献   

15.
《回教哲学》和《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是埃及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穆罕默德·阿布笃的著作。马坚翻译该著作是为了应对和解决国人对伊斯兰教的误解而导致的各种侮教案的发生和非基运动以及基督教在穆斯林内部传教出现改宗现象,并为回耶辩论提供理论根据。通过解读历史背景可以看出,近代中国伊斯兰社会思潮是受国内近代化运动和伊斯兰现代主义思潮双重影响下产生的。在这场思潮运动中,中国穆斯林精英始终把它融入到整个中国近代化运动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以来,在某些特定思潮的影响下.伊斯兰教往往被描述为一个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根本的教法式宗教,其精神追求向度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纳斯尔教授作为当今最有影响的伊斯兰教精神性向度的挖掘人和探索者,通过《古兰经》的本质、《古兰经》的临在力、《古兰经》的诸多名称、《古兰经》与神圣历史等六个层面,论述了《古兰经》所提倡的精神性追求的实质和《古兰经》与穆圣圣洁灵魂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精神性追求就是这部圣典最基本的内核所在。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向来被忽视,《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一书,以多维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简明全面地评介了这种文化,揭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立论公正,不乏拨云见日之洞见。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巴以签订《奥斯陆协议》后,西方国家、联合国机构与一些阿拉伯国家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了大量援助,伊朗、卡塔尔等国则是哈马斯的主要援助者。西方国家援助巴勒斯坦主要是基于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巴以和平进程、促进巴勒斯坦社会经济发展及谋取其自身利益。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援助既有民族同胞情谊与穆斯林兄弟之情,也有扩大自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言权的一面。国际援助为巴勒斯坦提供了必要的发展资金,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巴勒斯坦人的生存困境,却又加剧了巴勒斯坦的对外依赖性及内部的腐败与分裂,尤其是为哈马斯生存乃至壮大提供了重要经济基础,这些都表现出国际援助的复杂性及后果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商人在《一千零一夜》的各类人物中占绝对优势,之所以有这种侧重,源自于古代阿拉伯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古代阿拉伯商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优势使《一千零一夜》成了一个展现商人生活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20.
《心灵史》是一部描述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小说,它的穷人宗教性质,使其从根本上强化了《古兰经》所阐释的伊斯兰文明的“生存意识”。这种“生存意识”在《心灵史》中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追随导师,崇拜拱北;二是为主抗争,血祭乐园;三是苦行拜功,勇担前定。无论是哪种表现,作者都试图在以崇高的精神信仰来对抗现实生存的物质欲望,进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寻找纯洁神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