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渊明生死观剖视赵治中生死问题,曾被人们称为“人世第一层障碍”,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不同人会作出不同的抉择。一作为时代历史和现实生活反映的文学,生死观也成了它的一个深奥而永恒的主题。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生死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论陶渊明的生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陶渊明的生死观洛保生王春来1陶渊明从小熟读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时又深受其曾祖陶侃建功立业的影响,所以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积极入世,要在有生之年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大济苍生”。出仕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唯一途径,于是陶渊明就三番五次出仕做官。他出仕...  相似文献   

3.
和陶渊明复杂的思想面貌相联系,他的生死观也明显地呈现矛盾状态——既超脱又忧患。这种生死观极大地影响着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本文从探讨诗人矛盾的人生意识出发,试图对其归隐躬耕的意图以及他独特的诗歌艺术形成作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人生短暂、生命易逝的咏叹是古代诗人经常抒写的主题 ,陶渊明对生死的关注和思考则与以往的诗人不同 ,他以自然的态度对待生 ,以寂然的态度对待死 ,用委运任化的思想化解了对生死的矛盾困惑 ,从而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构建了一种回归自然、审美地享受平凡人生的崭新的生活方式———诗意的田园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朴三洙 《人文杂志》2000,(1):104-108
本文专论陶渊明四言诗创作,认为陶渊明四言诗在内容上体现出"风致孤迈、蹈厉淳源"的特征,在艺术上则以"平和冲淡,贵在创新"为特色.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有人怕死,有人不怕死。其实,怕死又有什么用呢?生与死是对立的統一,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这是不以人們意志为轉移的客观规律。这条规律对于作为自然的人来說,是完全一視同仁的,毫无例外的。但是,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和死除了要受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外,还要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在阶級社会中,剝削阶級总是享受着远比劳动人民优越百倍的生活条件,并且为此而迫使劳动人民流汗、流血,为他們承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草创《史记》,壮志未酬的时候,由于他出自良心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因而触怒了汉武帝,被打入了牢狱,处以腐刑。如此不幸的严峻考验,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新的理解,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了巨大的力量,赋予更为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他的著作中,对人的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在今天,在正确对待生死问题上,仍不无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生死观不仅丰富多彩,且而独具特色,并广泛蕴涵于其哲学理论的各个方面,诸如生死与宇宙、生死与理念、生死与灵魂、生死与知识、生死与社会等.柏拉图的生死观不仅具有时代的具体性,同样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生死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古印度梵我同一与轮回说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生死观的思想渊源,说明了其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佛教在藏区长期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藏族本土文化,也借鉴苯教的宗教哲学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其中藏传佛教生死观以慈悲为怀的教化,对生死的认知和解脱轮回的阐释满足了历史上藏族饱尝贫困和战乱之苦的精神需求,成为藏族普遍皈依佛教的最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10.
张波 《船山学刊》2009,(4):85-87
在宋明理学家中,张载较早建构了系统的生死观。本文认为张栽生死观采用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交融互补的诠释模式,以“太虚即气”的体用思维模式统摄生成论意义上“气化”,又以生成论意义上的“气化”诠说太虚的本体义,架构了一个超越佛老与汉唐儒家生死思想的新型生死观,且有效地彰显出了儒家生死观的价值意义,为后世儒家生死观的发展奠定了规模。  相似文献   

11.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每个人关系极为密切,而人们又不能不认真加以思考的问题。孔孟对这一人生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总结,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早期儒家生死观。在孔孟看来,生命是可贵的;死亡既具有必然性,同时又具有偶然性;死亡既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十分重视死亡仪式。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生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关爱生命,珍视人生;乐生恶死;肯定死亡的积极意义;生死俱善,存顺没宁。这些思想经过批判地改造,对于建立现代生命伦理学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生死观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一书充满大量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为窥见庄子哲学真面目提供了一面镜子。对庄子生死观的考察,成为了解庄子整个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不仅如此,庄子对生死问题的一些思考,本身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具体问题的解答,而是触及到人类生命的一些根本的内容,对于今天乃至将来的人们,仍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启发意义。本文拟从庄子生死问题的提出及其三重解答入手.厘清庄子生死观的形成脉络,并进而体会庄子生死观与其道论之间浑融互辅的密切关系。一、生死问题的提出:庄子对生的困惑作为一个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体生命、对于“生”以及“死”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但生与死是一个生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死才凸现了“生”的意义,意识到死才会只争朝夕,充实自我,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期思想家李觏的生死观,认为:李觏先生的生死观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一者泰伯先生是个普通人,有着与平常人一样的面对死亡所生发出来的悲凉感受,不过,他同时又是个学者,所以能进而从中引申出一些消解死亡哀伤的方法与途径;另一方面,泰伯先生又是一位醇儒,在生死的问题上仍深受儒家传统死亡智慧的影响。基本上他渴望的是由声名传之后世的方式来达到对死亡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儒道生死观相略陈朝晖生与死的问题是一个与人类同龄的文化问题,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可以说,一个民族的生死观,往往最能体现该民族的特色,并对其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邃的影响。人有生必有死,这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事实上,死亡却又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船山自画像气势磅礴地表达出“生要有意义,死要有价值”这一中国千年传统生死观。船山生死观可以解构成“恐惧死亡——正视死亡——解构死亡——超越死亡”这一模式来概述其精神实质。这一哲学观点给其诗歌创作以深刻影响。本文尝试从艺术创作主体的角度探讨死亡意识给船山诗歌创作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船山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对于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劝学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返乡,过起了田园生活。他每日饮酒作诗,倒也自得其乐。不料,他有一天遇到了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论陶渊明     
(一) 陶渊明(公元三七二年——四二七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善良愿望;在黑暗的时代中,诗人热切地为人民的幸福寻找道路。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因此,围绕着陶渊明,在文学评论上,展开了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中国文学史上抒响甚远的作家有过许多精辟论析,对陶渊明的研究,便是适例。“用别一种看法”鲁迅根据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将统治阶级的文学分成廊庙文学和山林文学。他说:“中国文学从我看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 廊庙文学,这就是已经走进主人家中,非帮主人的忙,就帮主人的闲;与这相对的是(二) 山林文学。”(《集外集拾遗·帮忙文学与帮闲文学》) 这是在中国文学史论中对纷繁如烟、浩淼似海的文学现象的第一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