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雾霾污染给人民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近年来,西安市的雾霾治理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存在部分政策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因此,如何提高政府雾霾治理政策的效果,优化治理路径是政府和学界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西安市雾霾污染的成因及特征,在研究西安市雾霾治理政策及其治理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协作治理模式、建立空气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提升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水平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的雾霾治理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建设数字中国与治理雾霾污染都是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举。本文基于2011—2019年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系统GMM及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该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城市创新效应、聚集驱动效应与结构优化效应三种重要渠道降低了雾霾污染水平;(3)数字经济的“梅特卡夫法则”在雾霾污染治理中得以验证,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时,城市创新对雾霾污染的“边际抑制效应”呈现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异质性视角下,数字经济对雾霾污染的抑制效果因城市区位、人口规模及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陈立军 《中华魂》2014,(6):25-25
正我正在西伯利亚的高原休息,隐隐地听到来自东南方向的呼唤:你快回来,我们已经承受不住了!那是预测到雾霾锁城的气象工作人员无奈的呼唤,那是戴着口罩在小区广场晨练者急切的呼唤,那是一群看着PM2.5爆表而无能为力的环保者无助的呼唤,那是被困在屋子里不敢开窗不敢上街的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痛苦的呼唤……他们要我去帮助他们!我不是上帝,也不是佛祖;我不是超人,更不是"来自星星"的那个他。我是风,祖籍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您也许听说过我的"恶名",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18-118
雾霾悄悄来袭,“打”得人们措手不及。大多数人都是“轻装上阵”,没有了口罩的保护,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纷纷出现咳嗽、头晕……抵抗雾霾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下手,打造一个健康的肺。  相似文献   

5.
美阳 《北京纪事》2013,(4):19-21
困扰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笼还未散去,参加2013年艺考的学生们就已经拉着行李箱奔走各个考试点。对于他们而言,“前途”“未来”这样的词儿像被雾霾笼罩着,大风过后,是晴空万里还是雾气缭绕,谁也不知道。这雾霾甚至给艺考带来些许神秘色彩,考生穿三点式应考、招考黑幕等各种传闻甚器尘上,愈即好地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探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雾霾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优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污染的内生增长模型,在内生增长的框架下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影响环境污染的传导路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公共服务供给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检验影响差异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公共服务供给能够显著降低城市雾霾污染,可以将其作为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的手段之一;(2)中等以上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对雾霾污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公共服务供给的雾霾治理效应不断增强;(3)基础类公共服务与民生类公共服务均对雾霾污染产生一定负向影响,前者对雾霾污染的改进作用大于后者;(4)公共服务供给的雾霾治理效果存在一定的地区与时期差异性;(5)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收入规模效应影响城市雾霾污染。其中,公共服务供给一方面能够通过提升技术进步和收入水平对雾霾污染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工业比重加剧雾霾污染。研究拓展了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为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决策以及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文章基于相关文献的概要评述,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说,并下沉研究对象至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建构了2003—2018年雾霾污染(PM2.5)浓度数据,同时,以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征经济质量,尝试将雾霾污染、人力资本与经济质量纳入统一框架;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揭示了人力资本视角下,雾霾污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的影响效应及传导机制,深入分析了雾霾污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反馈作用及其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雾霾污染显著降低了经济质量,并且人力资本扮演着雾霾污染影响经济绿色高质量的中介传导角色。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以PM2.5为代表的雾霾污染物每增加1个单位,绿色经济发展质量下降8.4个百分点;雾霾污染影响经济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064,经人力资本中介传导后的间接效应为-0.020;进一步分析显示,雾霾污染对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雾霾污染对下游城市人力资本的负面影响更大,进而对经济质量的抑制作用也显著高于中、上游城市,且2013年之后雾霾污染的损害效应出现加剧现象。在克服内生性、替换被解释变量、样本缩尾处理,以及滞后一期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其政策意义在于,可以为有效治理雾霾、助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建议加强区域协同,引导各地区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推动经济质量稳步提升,推动共同发展;立足资源禀赋,促进区域内资源互补与功能融合,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添动力,推动特色发展;发挥集束效应,以市场化的规制手段倒逼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大医疗与教育等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积累人力资本存量,发挥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推动创新发展;优化联动机制,协同建立长江经济带责任共担、利益协调机制,推动优质发展,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标杆。  相似文献   

8.
张莹 《社区》2014,(10):63-63
窗外的雾霾,看得见,嗅得到;可精神上的“雾霾”,却难察觉,摸不着。不经意间,这些不安分的颗粒可能加深人们之间的嫌隙,也可能瓦解人与人的信任,还可能折射社会的某些价值观。有人调侃式地把雾霾的故事变成一个个充满黑色幽默的段子,但跟精神“雾霾”有关的那些事,却更像一则则寓言。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4,(1):27-27
自2013年12月2日起,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甚至是西南地区,陆续有25个省份、104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气象部门称,本轮雾霾天气基本在华北至江南一带活动,苏、皖等地的霾最严重,大雾的重灾区位于西南及江淮地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从地域分布来看,此次除了华北地区以外,还影响了整个华东地区,可以说是今年入冬以来全国范围最大的中度到重度霾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大气污染特别是严重的雾霾天气频发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担忧和探讨,政府将解决雾霾问题作为环境治理的突破口,然而公众在协同参与治理及个人防护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甚至无所作为。基于KAP理论模式,采用问卷随访调查和回归检验方法,从健康保护意识、环境态度与雾霾认知以及城市居民的雾霾防护行为等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发现: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和环境态度会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而且雾霾认知存在直接影响。其中,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均对城市居民应对雾霾的防护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雾霾成因认知却无明显影响。因此,应加强宣传,强化雾霾基本认知和雾霾危害认知,引导民众树立健康保护意识与环境友好态度,促进公众对雾霾成因的了解,积极参与雾霾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1.
王小衡 《社区》2014,(21):48-48
炎炎夏日到来,全国多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并没有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消散,PM2.5指数依然居高不下,空气污染严重。在炎热的季节里,再戴上口罩出行,对于人的耐热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相比健康而言,防雾霾的意识还是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国并非是首个发生雾霾污染问题的国家。由于英美的雾霾问题产生及治理的较早并取得显著地成效,其在雾霾治理方面的立法有一定的经验可循。本文以英美的雾霾治理为视角,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雾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英美等国家在雾霾治理中的立法经验,从而找出我国雾霾立法的不足,进而提出完善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律保障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雾霾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历史上英国也遭受过雾霾天气的侵袭。中国的雾霾与英国相比虽都是由污染引起的,但污染的类型却不尽相同。文章从治理理念、立法、政府职责落实和其他辅助措施等方面对中英雾霾的防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新《环保法》的相关规定,以期能为中国雾霾治理提出更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经济粗放发展方式是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是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经济学理论中,污染避风港假说(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认为国外资本的引入会给东道国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现象尤其容易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大规模的外资引进正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同时,我国许多城市的雾霾污染问题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并且其中不少城市往往拥有着较高的外资利用水平。为探寻外资引入是否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使用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和基于光学卫星空间遥感获得的城市雾霾污染数据,对2004—2018年中国276个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与雾霾污染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并对其中传导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存量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技术水平则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具体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PM2.5年均浓度值会上升0.045%,而城市专利授权数量每增加1%,PM2.5年均浓度值则会下降0.041%;区域异质性分析中,中部城市的外商直接投资对雾霾污染加剧作用大于东部与西部城市,而西部城市的技术水平上升带来的减霾效果要大于东部与中部城市;同时,雾霾污染在中国存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与时间上的叠加效应,意味着雾霾污染可以在城市之间转移,并有随时间逐步恶化的趋势;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对国内技术起到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抑制了城市技术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导致了雾霾污染的加剧;而门槛效应模型的结果表明,城市技术水平每越过一个更高的门槛值,外商直接投资对于雾霾污染的加剧影响都将会有所下降。因此,为实现我国城市雾霾污染的治理,国家首先应对外商直接投资制定严格的准入标准,严格管控污染型外资流入。加强在技术研发领域的投入,积极推动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相互协作,提升中国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能力,着重推动本国技术发展进程,从而更好发挥技术进步对我国雾霾污染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面对雾霾,于丹选择了她最擅长的"心灵鸡汤"。她的"鸡汤"的大意是,室外有了雾霾可以关上门窗,尽量不让雾霾进到家里;家里有了雾霾可以打开空气净化器,尽量不让雾霾进到肺里。如果这都没用了,就只有凭自己的精神防护了,决不让雾霾进到心里。雾霾进到室内了,甚至都进到肺里了,离心还远吗?关上门窗,打开空气净化器都没用了,恐怕人只能死挨死受,等待肺癌和心癌来袭了。然而,于丹女士却居然还在那里倡导人们不要让雾霾进到心里。这是怎样的逻辑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监督是推动雾霾问题解决的有效方略。当前我国监督地方政府的主体有中央政府、同级纪委、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公众等,均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深入分析当前地方政府雾霾治理中存在的监督困境,如中央政府难以对实际问题监控、专业监督相互包庇、人大监督形同虚设等,并据此提出构建地方政府在雾霾治理中有效监督机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雾霾是种病 2013年从年初到年末,中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雾霾的影响.从1月份开始,浓重的雾霾笼罩着中国东部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据报道有8亿人受其影响,波及范围和危害程度都超过了此前季节性的沙尘暴.12月4日南京因严重的雾霾天气导致中小学停课,整个城市笼罩在雾霾中,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不仅如此,雾霾影响的范围从东部地区向全国扩散,2013年12月6日,笔者乘高铁从南京出发到北京开会,下面是我记下的当时的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话题,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学界的关注。文章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数据源,获取了2007-2016年间相关文献数据,从研究热点、科研合作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雾霾人文研究动态。主要结论为:(1)2013年后雾霾人文研究呈现爆炸性增长;(2)国内雾霾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雾霾污染源、空间分布、雾霾防治、生态文明等主题上;(3)国内学者逐渐加强了雾霾人文科研合作,正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团体。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2013,(4):8-14
今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雾霾天气,而且时问长,浓度商,给生活在这里并呼吸着这些空气的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担忧。2月28日,北京迎来了六七级、阵风八级的大风天气,这次大风吹散了雾霾,不过带来了黄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