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不断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是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其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的行为能力,引导其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增强时代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余海辉 《现代妇女》2014,(10):172-172
在大众眼里,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程度以及个人文学素养都比较高,是祖国明天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关系着中国的繁荣与富强。他们道德品质的高低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程度息息相关。纵观我国整体的道德教育过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良好的,爱国热情高涨,关心国家政治,人生观积极,渴望早日成才,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知行方面存在着不统一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刘剑 《老人天地》2013,(3):23-23
抗日战争中,在八路军一二九师渡河东征之后不久,大量的知识分子涌进了刘伯承所在的一二九师。一次,有一个姓郭的女大学生,到师部来找刘伯承同志。她怀着一腔爱国热情,率直地提出想搞军事工作,并且具体要求想当作战参谋。伯承同志从内心里赞扬这个女青年的雄心壮志,答应把她的要求反映给组织。  相似文献   

4.
许传新 《社会学》2007,(2):37-41,20
面对日益升温的“公务员热”,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分析“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原因,认为:日趋成熟与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是“公务员热”形成的社会制度背景,众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选择考公务员是他们从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三个角度做出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性指导大学生爱国情操是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时期,强化其理性爱国的教育力度,大力培养大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价值需求。明晰理性爱国的内涵,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的转变,不断探索大学生理性爱国的正确途径,为大学生理性爱国创造有力的保障与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陈世荣  兰良平 《现代交际》2013,(12):247-248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引领社会的消费潮流,映射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文章探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就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提出建议,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全球视野的大安全观,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民办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安全意识、综合素质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民办高校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好国家安全相关知识,激发其爱国热情;增强其国家安全意识,有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模范公民需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须加强对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塑造良好社会心态的桥梁,是培养社会主义模范公民的基础。由此,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内容应该包括体现正义感和公共伦理的公共精神、强调"向善、价值理念的道德素质、呈现理性思考与判断这一可贵品格的理智能力和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因此,要从创新理论解读机制、创新价值内化机制、创新实践强化机制三个路径入手开展大学生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学习模式与初高中存在较大差别,大学阶段的考试方式也更多地集中考察大学生思维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这往往容易大学生对考试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大学生思维、自我觉察能力的提高,使理性情绪疗法适用于大学生群体。本文是一例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大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期的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生军训期间开展思想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学生熟悉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高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仰,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准与文明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让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本文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着重探讨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目标,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锦鲤祈福冲击了科学精神与理性思维,且背后隐藏着大学生多层次的心态与需求。其生成逻辑是多维度的,民俗学认为这是大学生祈盼好运的网络俗信仪式;社会心理学看来,这是大学生参与网络狂欢、颠覆现实理性的新形式;在消费文化理论框架下,这体现了大学生受群体压力与商业营销作用,利用消费符号完成身份认同与表达自我。对待这种大学生转发锦鲤的现象,我们持有理解但是审慎的态度,引导策略包括:在线下,采用多种形式呼唤理性精神,引导大学生用奋斗实现未来;在线上,熟练掌握网络叙事方式,占领大学生网络思政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爱国精神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影响国家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作为“道德与法治”的教师,要认真学习教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到教材与爱国热情的和谐,提高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爱国热情。好好进行指导,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4.
牛宇  李敏 《现代交际》2013,(11):219-220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是影响毕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实用主义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有必要科学理性地评判实用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上海高校共招收培养了140,800多名大学生,其中已毕业57,000多人。几年来,绝大部分学生经过培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稳定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提高,先进人物不断涌现,他们把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热情化为具体行动,刻苦学习,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体现了八十年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同程度地受到剥削阶级思想和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违纪犯法,受到处分。少数人从校门走向牢门,成为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属于人学实践活动,人是具有现实性和自我理性的客观存在。中国传统人学基于中国的历史和人文而产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人学精神财富。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具有属人和属教育对象的双重属性。中国传统人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中国传统人学精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取向重要的理念来源。从中国传统人学中吸收有益理念借鉴,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符合我国大学生思维特点和人文实际,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传媒的主要精神产品——新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建构。作为校园传播绝对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对灾难新闻的接受具有关注度高、接受渠道多元化和理性传播等主要特点。高校应加强校园媒体建设和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的组织传播功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接受灾难新闻。  相似文献   

18.
现代公共理性凝聚法治中国的公正价值共识、强化法治中国的公正制度认同、引导法治中国的公正实践探求,是法治中国互动型治理模式运作的理性根基。权利行使的法治渠道不畅和权力运行的法治约束乏力是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冲突中公众理性迷失的根源,只有使权力和权利都服从于现代公共理性的规则治理,才能实现法治中国由权力的"单向度"管控向互动型治理模式的顺利转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正观理性维度的实证分析,提出基于现代公共理性的大学生社会公正观培育的可行性途径,为一般社会主体理性社会公正观的普遍性建构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多起社会事件的发生,90后“官二代”大学生成为备受舆论关注的对象,人们往往对他们投以怀疑的眼光.这种质疑甚至已经转变成为集体焦虑。文中试图从相关现象入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原因的探讨,来寻找一种对90后大学生“官二代”现象应有的理性评价和认识。以期使新一代大学生在正确的社会认识和和教育引导下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分析大学生符号消费行为的成因,来探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对如何促进大学生理性消费以及树立良好消费观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