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类书是古人读书治学的万宝全书, 但类书与文学、科举结合一旦太过, 或者是读书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滥用类书, 类书必然走向僵化, 成为“獭祭”、“饾饤”、“剽窃”、“腐烂”之书而被有识之士口诛笔伐;读书人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使类书流弊日甚, 但类书的生命力却是顽强的, 存在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 这就是千百年来类书绵延不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这几年,南京城南秦淮风光带的名声越发的大了,有人开玩笑说,这是今人捧古人:风光风光,古人风光。这倒也说的是,一个民族总有自家的精英,他们风光,其实就是整个民族风光。 这些风光的古人们,大都有了自己的新家:孔夫子不用说了,他天天稳坐在夫子庙的大成殿上;李香君的媚香楼里笙歌不绝,游客们十分醉心于《桃花扇》的余韵;“王谢古居”把王谢两家安排在一起,倒也热闹。王导和谢安是东晋名相,干过保家卫国的大业,现在连他们的子孙也在这古居中一道风光着。 我作为秦淮河畔居民,自然常  相似文献   

3.
熊召政 《社区》2014,(14):52-53
在中国古代,尽管当官始终是最荣耀的事情,但人们认为最好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最好的职业,却不包括官员。尽管我个人认为,终生当一个读书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将贤人分为渔、樵、耕、读四种,第四种才是读书人。  相似文献   

4.
杨黎明 《社区》2012,(17):55-55
夏日的午后。静坐书房。泡一杯清茶,酷暑在升腾的茶香中渐渐消融。躁动的心伴随着清茶在水中轻盈起舞,随后慢慢沉静。摊开一本新书。那淡淡的书香,交融着袅绕的茶香,悄悄地弥漫开来。顿时让整个书房清香四溢。颇有春意盎然之感。这清醇的茶香犹如一支兴奋剂,不觉间唤醒了烈日下沉睡的书房,也兴奋了书房中那伏案而作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5.
姚逸 《老友》2009,(2):50-50
家庭的阳台或窗台,也是整体庭园景观的一部分。打造好阳台、窗边的风光,既能让室内和室外有很好的连接点,也是与大自然融合和美化环境必不可少的。阳台栏杆和窗台都可选择一些常绿悬挂植物与开花植物组合栽植,体量宜小,可以增加建筑立面的活泼与美观感。  相似文献   

6.
老年朋友拍摄照片,很重要的题材就是拍“全家福”,“全家福”照片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有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拍好“全家福”呢?笔者多年实践认为,只要从室外拍室内拍和人多人少几种情景入手,多动脑多实践,就能拍到好的“全家福”。“全家福”在室外拍,光线容易掌握,效果也好。首先要选好背景,可以是花草树木、远山近水等风光,也可以是各具特色的建筑、车辆和街景,以景衬人。其次将家庭成员排成一行,把人物和风景都充满画面,形成一个有观赏价值的照片。在室外拍摄“全家福”,拍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左右,这段时间太阳光照度…  相似文献   

7.
闲暇读书乐     
郑桂初 《老友》2010,(3):38-38
古人说,有闲读书是福。在闲暇时读一本可心的书,于我亦是一大快事。我的书房不大,但四壁皆书。当窗是一书案,案上有文房四宝,书卷几册。静夜来临,窗外梧桐扶疏,朗月高悬;窗内案明几净,墨香四溢,清风徐来,桐影摇曳,我忘神于书的世界。  相似文献   

8.
我的书房     
龚鹏程 《社区》2009,(26):11-11
读书人谈他的书房.就像女人谈她的首饰盒,是要惹人嫌厌的。 何况.据报馆里的朋友们分析.20岁以上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一。这半年来几乎没买过任何一本书。另外,百分之四十六的人在选择礼物赠送亲友时,从来都不把书考虑进去。剩下那些虽或想到可以选朋友一两本书的好人。当然大部分并不曾真送了书,因为他的朋友恰好就是不读书的。  相似文献   

9.
钱科峰 《社区》2014,(29):11-11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红烛佳人,西窗伴读,古人这种读书意境曾经是许多读书人的美好向往。然而时过境迁,佳丽多在夜总会,窗前多是网游人。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中,一个ipad玩一宿,一部手机捧半天,就是缺失了捧书夜读这档事,家里可以没有书,却不能没有wifi,读书者几何?我们已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0.
顾颖 《社区》2013,(26):43-43
江南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因琴相识相知。琴技固非与生俱来,故似乎都不太愿意自诩为琴人、琴家。然书多少是从小就读的,并至今乐此不疲,所谓读书人,倒并非皆有万卷家藏,但都会辟出一块空间当作书房。  相似文献   

11.
钱国宏 《社区》2011,(17):7-7
书斋即书房。“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从古到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是放牧思想的田园。平时喜欢读些闲书,因此,对历朝历代名人大家的书斋颇感兴趣,细细盘点,竟然发现:有些书斋名不仅颇富诗意,而且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2.
空气污染是当前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不仅包括室外空气的污染,也包括室内的污染。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高标准的室内居住环境建设成为现代家庭的目标,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甚至出现了室内污染比室外污染更严重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庭室内装修的质量和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舒适,居住环境越来越美观,与此同时也逐渐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室内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绿色化学致力于节约资源,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物的生成,是涉及整个化学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文章介绍了室内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甲醛、苯、甲苯等有机物,阐述了如何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在家居装饰中正确选择涂料和地板材料。  相似文献   

13.
2007年2月是商务印书馆的110年诞辰,作为现代出版业的肇端,作为文化界的"伯乐"和读书人的"世界精神公园",百年商务秉持"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鞠躬尽瘁寻常事"的精神传承,在中国文化史、出版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商务传统、商务文化、商务人、商务品牌.  相似文献   

14.
地图     
来我家的客人都注意到这一 奇怪现象。不独书房里,连我的卧 室内,墙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 地图:有世界的,中国的,也有山 东和青岛的。 挂这么多地图干吗? 不多。对诸公的疑问,我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希望能再买两种地图:一种是银河系的,最好右下角附有太阳系的示意图;一种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文化活动是日本东京社区的一大特色,而室外文化活动又是特色中的特色。一提到文化活动,自然会想到各种文化活动室,棋艺室、健身房、阅览室、舞厅、游泳馆、卡拉OK等。这些当然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但在东京,这些活动绝不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部分,主要部分是室外文化活动。室外文化活动指的是通过较多数量的人的聚集完成的文化活动,通常以传统活动作为载体。通过传统活动,达到凝聚与发泄的目的。现代文化活动多在室内完成,传统文化活动多在室外完成。室内文化活动需要固定的设施,因此需要较多的投入,而且参与人数是有限制的;室外文…  相似文献   

16.
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日子里,空调的制热效果往往很差,尤其早晨甚至连开都开不起来。这是因为空调制热的原理是利用热泵将室外环境中的热量传入室内的。一般情况下,当气温低于零下5℃,制热效果就开始明显变差。气温越低,制热效果则越差。当冬季室外温度过低时,室外机就很难再从室外空气里吸取热量传导到室内,这时空调即使能够运转,制  相似文献   

17.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拥有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风光,把宜昌"建成世界级城市"是宜昌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宜昌打造城市精品的具体实践,从城市精神、城市特色、城市决策三个方面,提出建设宜昌精品城市的若干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8.
惠成 《社区》2007,(11)
床上浮灰清除法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有时高于室外,甚至达到室外的2~5倍。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室内的灰尘引起的。特别是用笤帚扫地、用干布擦桌子、在家擦皮  相似文献   

19.
最难将息     
忘言 《社区》2013,(35):6-6
南方的冬季,潮湿阴冷。清晨等公交,那一阵阵冷风过来,脸上的皮肤会有被割的感觉,有时甚至联想到脸皮会冻成面具,终耐不住严寒而“石化”,然后裂开,一片片掉下来。就是在室内,也好不到哪去,除了没有寒风,温度跟室外也差不多。如此寒冬,忽然看到网上有一北方人在抱怨,意思是室内暖气太足,连穿背心裤衩还流汗。只能无语。  相似文献   

20.
沈小平 《中华魂》2014,(15):35-35
今年“世界读书日”的前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深夜书房”“很有创意”,希望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