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任娟 《现代交际》2012,(5):26-27
幸福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向往和追求的,人类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由不丹国王所提出来的国民幸福指数作为一种新的全民考量体系,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放在了中心位置。而传统的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衡量指标体系的弊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国应该以追求民众幸福为目标,正确发挥"幸福指数"的积极意义,解决好民众幸福的现实问题,将其长期地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2.
安可 《中国扶贫》2016,(10):14-14
小时候,以为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了就幸福;长大后,发现幸福是一种心态,领悟了就幸福;成熟了才知道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了就幸福。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目标,也都有对幸福目标的追求。
  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天起,中国共产党人就把这个追求、这个目标写在党的旗帜上,一以贯之地努力奋斗,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人类与生俱来所要追求的事物,也是人类生活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大量阐述探讨了幸福与善。通过对幸福与善的阐述引出达到幸福的途径,对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幸福观是康德伦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肯定人类现世幸福追求的合理性基础上,又为现世幸福的追求确定了德性的前提条件。面对实践中道德与幸福的矛盾,康德提出德福统一的观点,为人类最高幸福的实现提供了希望。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来说.康德的幸福观对改进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于"幸福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给了我们一个近乎完美的诠释。文中从伊壁鸠鲁的生活背景、原子论的自然观、感觉主义认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伊壁鸠鲁幸福观产生的基础,并探讨了伊壁鸠鲁的幸福观及其对现实生活的重要启示,力求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和解决当下有关幸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在饥肠咕噜的情况下,能够美美地饱餐一顿;有人说,幸福是在完成没完没了的作业后,躺在家里的沙发上静静地看一部电影;还有人说,幸福是索取、幸福是富有、幸福是荣耀……其实,幸福不在惊天动地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肖芸 《女性天地》2006,(7):39-41
目前,婚姻仍然是人类社会最安全的制度之一,同时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害怕和躲避婚姻,是难以长久拥有幸福的。  相似文献   

8.
需求的层次     
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即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美好生活”的定义是不同的,但幸福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对人类种种心理需求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12月的第一天,对于许许多多老百姓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对于医学专家来说,这一天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关系到整个人类群体能否继续生存,能否茁壮成长;关系到一个个家庭能不能人口齐全、温馨快乐、健康幸福。2011年的这一天,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宝贵,在于它只有一次,健康长寿是人类千百年来不断追求的梦想,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病魔随时可能夺走我们的亲人,让我们坠入痛苦的深渊。一个个幸福的家庭随之破灭……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孩子是夫妻双方创造生命的伟大创举。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孩子是人类繁衍的伟大成就。爱情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幸福澎湃的感觉。而两个人之间的激情,日久之时,一旦平淡下来,便无可寄托,两颗向往幸福的心灵往往被太过于熟悉的感觉磨砺得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12.
殷凤超 《现代妇女》2014,(8):293-294
《浮士德》既蕴涵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内容,又是一部形象的人生教科书,还是一部充满思辨的诗化哲学。浮士德一生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正是每个人追求人生幸福的旅程。  相似文献   

13.
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知道"幸福"这个名词,人们也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感觉是幸福,但是并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幸福。教育,我们知道它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源泉,在改变生活、改变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探讨在影响幸福的众多因素中,教育是如何影响幸福的。  相似文献   

14.
有人曾对有关主观幸福历史演化的各种文献进行过综合分析.发现美国人自二战以来变得更加富裕了,但是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并没有与生活富裕度同步提升。其他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现象。鉴于人类的欲望和期待总是超越已经达到的目标这样一种规律.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国家是幸福的。然而.事实并非用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主观幸福的跨国研究显示,国家之间在主观幸福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何庆魁  未名 《老年人》2005,(5):30-31
何庆魁,我国著名剧作家,以写小品和反映农村题材的电视连续剧见长,写过《包袱》、《卖拐》、《卖车》等100多个小品,《农家十二月》、《刘老根1》、《刘老根2》等10多部电视连续剧。事业上的成功最让人幸福。然而,何庆魁说,他的幸福还在于他是个成功的继父。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幸福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美好的。而人的一生。有l/3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对所从事的职业是否具有幸福感将直接影响到生命的质量及其工作效果。教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青年辅导员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7.
论“休闲”     
人类对休闲的体验与人类对生命的自我反思同样古老。当亚里士多德将休闲定义为一种“不需要考虑生存问题的心无羁绊”的生存状态时,他实际上是说,幸福就是休闲;人只有在休闲状态下,才回复到生命的本来状态。因此,休闲是生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8.
对改革要不要反思?回答是肯定的。对任何伟大事业都可以反思,一部世界通史是对人类的反思,一部中国近代史是对中国百年历史的反思,一部又一部中共党史说到底也是对党的八十多年历史的反思。对党的全部历史都可以反思,对二十多年来党领导的改革史,毫无疑问也应该反思。反思是起跳前的热身。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了一部微电影《小幸感》,片中的女主角叫季依香,男友把她称为“散发着幸福香气的女孩”——和男朋友一起吃早点,她感到幸福;闻到衣服上“阳光晒过的味道”,她也感到幸福;甚至于干家务、洗衣服,她也总是乐在其中。总之,季依香总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那种小小的幸福感觉,并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周围的人。  相似文献   

20.
杨娟 《现代交际》2014,(11):63-63
《当幸福来敲门》是一部鼓舞人心的优秀影片,能对观众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影片反映出男主人公的坚毅、独立、乐观和勇气,揭示了西方世界真实的环境和人们之间的关系。文章试图从西方道德层面、影片处理手法方面和宗教文化方面等对本部影片做一个多维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