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孟盛 《老友》2014,(1):44-44
正近日,笔者收到诗友眭明朗赠送的《江山花木诗书篇》一书,细读起来,发现他的诗词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又符合格律。这是他汇集退休后创作的数百首诗词和部分书法作品出版的诗词书法集。从行云流水的字体中,不难看出这是出自一位功底深厚的老人之手。在谈起创作诗词和练习书法的话题时,眭明朗便打开了话匣子。原来诗词是他在退休之后才开始学习的,书法则源于他从小打下的深厚基础。今年74岁的眭明朗,出身于南康市浮石乡  相似文献   

2.
导弹司令杨业功喜欢书法。有一 次,一名基层干部带来一些优质宣 纸。他半开玩笑地说:“用你送来的宣 纸,我心里不安,肯定写不出好作品!” 后来他又说:“共产党员的党性不能 在一张宣纸上失守啊。”他也跟身边 的工作人员说过,领导干部决不能在 一瓶酒一条烟上失守。军人有军人的 品格,将军有将军的语言。什么叫失 守,失守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不失 守,杨司令以他的言与行为我们作了 诠释和榜样。  相似文献   

3.
厉鹗的诗词理论有重文轻道的倾向,他对诗词的艺术分析有明显的辨体色彩。传统的文体分析注重文体的共性,厉鹗的诗词文体注重的是文体的个性,他认为诗词文体的共性是建立在个性差异基础之上,没有个性便不会有共性。诗词是文人雅趣的表达方式,作为传统的文人,厉鹗认为雅是诗词的本性,反对粗豪和低俗的语体,诗文的话语方式要能体现文人的审美趣味。厉鹗还认为作家应该创造富于个性的诗体或词体,这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成熟的表现,创体要从学识的积累和品性的修炼入手。  相似文献   

4.
一毅霖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我都相对比较熟悉,因为跟我读的博士,他的书法作品我常常看到,今天到牧风堂参观了一下,还是好。这里我第一次来,今天的展览,包括作品的装裱与展示形式,我是第一次看到,看后有一些新的感觉,它会迅速地跟漆艺等艺术形式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学追求的一种理想的审美形态和艺术范型,从传统哲学思想原型和古代文人文化人格类型的文化研究视角切入,可以窥探到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对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的影响,而从古代诗词的审美意境和风格范型中又可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士大夫文化人格时诗词意境审美风格范型潜在的文化渗透与厘定,这样就可以对诗词意境的审美风格范型作出文化的厘定与分类。  相似文献   

6.
我第一次看到他时,简直吓住了。他只有上半身,下半身一点也没有,整个人只有短短的一截。那是市里组织的一个书法会,有他,亦有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词中始终笼罩着浓郁的悲愁情调,这种悲愁情调的背后所蕴涵的是文人对生命的意识以及身世悲凉之感,为了摆脱忧愁,文人们常通过饮酒和流连山水以寻求解脱,但通常又陷入更大的悲愁。本文试从古典诗词中的悲愁情调所反映的文人心态来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老友》2014,(2)
正一个年逾九旬的老人,既要克服眼睛高度近视(视力仅0.3)给学习诗词书法造成的困难,又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这种精神、这种毅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1985年退休的刘家煜,自小上私塾,读古诗、练毛笔字,颇喜爱诗词书法。后来苦于学业紧张和工作繁忙,一直未能如愿以偿。直到他退了休,担任县粮食局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诗词艺术探微邱春林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艺术,既赋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趣,又具有独特甚至超神的词风诗格,在整个诗词王国里,他无疑建造了自己的丰碑。笔者才疏学浅,试就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的名字很熟,只是未见其人。港台称其为“鬼才”、”。早在十几年前,我知道贾平凹是个作家,读了他的文学作品後,就已经被他那平实、质朴、透彻的文风所吸引。“佛手”伸到书坛上来,或许有自古文人通艺的缘故吧。我喜欢贾平凹的书法,但并不是“一见锺情”。但读後才感觉到贾平凹的书法粗犷稚拙却又意趣盎然,一笔一画,看似漫不经心,随意写来,倒更有一种天马行空,谁奈我何的气象。我终於有幸成了贾平凹家的客人。他是这般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大名人的架子,和一碗面条就能打发的老百姓没什麽区别。走进贾平凹的书屋,三室一厅房,右边是他的工…  相似文献   

11.
馥碧萱 《社区》2014,(20):14-15
文人多雅趣,似乎自古就如此,魏晋名士中就有很多颇通雅趣的名人,如嵇康善奏琴,一曲《广陵散》终成绝唱;大书法家王羲之携友举办的“曲水流觞”,儒风雅韵,留传至今;陶渊明爱菊,王子猷好竹,和尚支道林喜养鹤,皆是千古佳话。及至北宋,苏东坡更是将文人的雅趣发挥到了极致,他诗词书画皆擅长,又好参禅悟道。  相似文献   

12.
巴楚地域竹枝词在唐代因受到诗人们的关注而得以广泛流播,其中尤以刘禹锡为著名。他用竹枝词写风景言风土,革新了竹枝词的俚俗语言和激越声调,使得竹枝词从鄙陋变为文雅清新,实现了对竹枝这种地方民歌的成功变革。宋代黄庭坚也创作竹枝词,他在刘禹锡变革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竹枝词的文人化倾向,他把文人的感兴与竹枝结合起来,用竹枝演唱诗词,使其诗文在民间广泛传播。这既扩大了他的诗文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民间文艺的内容。从刘禹锡到黄庭坚,体现了巴楚竹枝词因文人的参与而逐渐雅化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3.
我怀着感激而又喜悦的热泪之情给你们写信。我89年和一个从云南前线复员退伍的军人结婚,因他当时所处特殊环境及所执行特殊任务,身患多种慢性疾病,93年未满两周岁的儿子不幸患上了难治之症——斑秃症。我因此也急得疾病缠身,三人都生活在病痛之中,正当我生活在不幸之中时,看到了93年《专业户》中的“魔芋豆腐加  相似文献   

14.
人们谈及苏轼的思想,通常谈的是他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兼以佛道思想的渗透、从而形成他既矛盾而又统一的思想体系。却很少注意到其中尚有与他身分不符而与兵家思想不谋而合的军事思想的成分。翻阅苏轼所作的一些策论、奏章乃至诗词,是可以看到这一点的。他  相似文献   

15.
刘颖 《北京纪事》2018,(2):52-55
小时候看到书法大家的作品,很崇拜,又很疑惑,是怀揣怎样的信念才能够运用一支柔软的毛笔,在宣纸上行如流水般留下如此铿锵有力的印记?是人赋予了它力量,还是它给予了人希望?而匠人们在制作时又将什么样的理念与之融合,才让它显得外柔内刚?……一支小小的毛笔里到底蕴含着多少秘密?外行的我疑惑太多,于是我决定走进戴月轩,走进文人的世界,去探寻毛笔里存在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苏轼已有自觉的词学观念。他从词学本体论的角度视诗词为同源同质 ,强调词的抒情功能 ;同时 ,他又强调诗词的相对分工 ,注意词的协律可歌的特性。他的词学风格论 ,使婉丽雄放并存 ,苏轼的词学观念既具自足性又有开放与革新的意识 ,其历史意义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由于古典诗词的讲授者未能谙熟诗词创作之道,而使讲 授一直不尽人意。要改变此种现状,既需从整体上把握诗词,更需从诗词创作 的角度,以诗人之心解诗。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诗人的典型心 态、诗人情绪的传达方式、诗词的言外之意。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具体进行诗 词的创作,从做人之道来悟诗道,以我之眼来观诗,用诗化的语言来解诗。只 有做到这些,才能既传诗味,又能拉近古典诗词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李尚迪是i9世纪中朝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具有两国文化交流“史”的价值。李尚迪与晚清文人的交流,延续和拓展了两国文人的情感空间,促进和加强了两国在朴学、金石学、书法和绘画等方面的交流,提升和扩大了朝鲜汉诗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并为两国诗歌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作为晚清时期中朝文化交流的传播者,李尚迪是晚清中朝文人交流的历史缩影,同时,在他与晚清文人进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既彰显了“他者”的存在,也确证了“自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主持语:一般来说,可以称之为具有成熟品格的艺术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程式特征的,否则它就没有面目,就不能建立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认同关系。张江舟的艺术品格在于:他对中国画的笔墨思考和探索,都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和有明确指向的。他既看到了传统文人笔墨表现现代人的局限,又看到了传统文人笔墨的不可企及性。张江舟创作的一系列有关"人"为主题性的作品,都是通过对都市人生命状态的表现,将人还原成生命的人和情感的人。找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渔父形象,文人们在这些形象身上寄寓了或出世或入世的理想。元代文学继承了此种由"渔父"现象延伸而来的关于仕与隐的思考,而仕进之路的堵塞,既使元代文人认识到自身无力改变现实,不如寻求自在的生活,同时文人的传统又使他们对自身的遭遇愤愤不平。这种由"渔父"情结引发的复杂心态需要有适合的文体承载,传统的诗词不适合表现这种特殊的心态。起源于民间的散曲以其特有的语言和风格引起了元代文人的注意,并着力创作,从而成为"一代之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