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立波 《中国农村》2007,(11):59-61
日共领袖当校长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创立,是和一位日本共产党人野坂参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野坂参三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建者和领袖之一,曾任日共驻共产国际代表,于1940年3月从莫斯科来到延安。在延安,野坂参三化名为“林哲”,并且将自己的日本名字改为“冈野进”,直到二战结束后,才恢复了真名。  相似文献   

2.
一个朋友对笔者说,他一个同学的父亲曾当过阎锡山的卫士、卫士长、副官。我立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我问。 “许有德。”朋友答。 我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我很想去见见这个国民党人。”  相似文献   

3.
“民间大使”上仓英次石头提起上仓英次这个名字,不仅中国人感到陌生,就是日本普通人也知之甚少,因为他也是个普通的日本人,但他又是个非凡的日本人。他的普通与非凡都在于他是一个幕后英雄。上仓先生所从事的是日中文化交流,其公司名称为“日中文化事业社”。从19...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有位父亲——与我结识多年的朋友,也这样夸赞他的女儿。朋友的名字叫王德占,他女儿的名字叫王楠——乒乓球世界冠军王楠。“女儿太懂事了,为家人考虑得太多了。”——朋友说  相似文献   

5.
许亚洲 《金陵瞭望》2006,(23):52-54
中国的大门自从鸦片战争被轰开之后,许多外国人纷纷涌入并活跃于各个领域。端纳(1875—1946)就是一位活跃于近现代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洋高参。他亲身参与了1911年12月辛亥革命光复南京之役、创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揭秘日本“二十一条”阴谋等重大事件,更是孙中山的朋友、蒋介石的亲密顾问。时值纪念辛亥革命95周年之际,本刊特别向您介绍端纳在中国的传奇。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肖红的长篇小说足本《马伯乐》,虽然仍是一个未完稿,但是主人公马伯乐的形象还是完整的,其性格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示,能够唤起人们的审美情趣,因而完全可以据此做些评论的。 一、洋奴哲学与马伯乐这名字的学问 马伯乐出身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中产阶级家庭“马家的传统就是圣经和外国话”。他的父亲还给他起了个外国名字叫“保罗”,这些说明,马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洋奴性质的。可以说,他满脑子灌满了洋奴哲学。比如他对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在下意识中就区别对待的。他到中国饭馆,不论干不干净总是不信任的,椅子“先用手摸一摸”,“筷子举到眼眉  相似文献   

7.
在津巴布韦的一个小村庄,一个15岁的小男孩在房间里呆呆地盯着天花板。他把脸羞涩地遮挡起来,看到他的人会视如敝屣。孩子们都叫他“怪物”,但他真正的名字叫比拉伍德。  相似文献   

8.
日本工农学校是一所教育、改造日俘的学校,于一九四○年十月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创办。校址在延安宝塔山腰。初,有学员十一人,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增至近三百人。校长冈野进(原名野坂参三),付校长赵安博。一九四三年四月后,由对敌工作部付部长李初犁兼任。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五日,日本工农学校在延安文化沟八路军大礼堂,正式举行了开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会记住: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广袤的草原上等待着飞船归来:多年后,有一个中年人,在飞控中心日夜守护着飞船;不久前,还是这个人,在北京航天城打造着中国新一代飞船。他的名字,叫张柏楠。他还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航天人。沉稳淡定,不善张扬,是许多身边人对张柏楠的印象。这位魁梧有型的东北汉子,尽管言语不多,但一提到“神舟”表达欲就上来。然而每每说到自己,总是语焉不详,“航天的事、飞船的事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光子 《华人时刊》2005,(12):57-59
做家教发现手包商机 江薇是中国西北一家皮具厂的设计 师,1995年,为照顾在东京大学攻读博士 学位的丈夫去了日本。因当地物价高得惊 人,到日本的头一年里,江薇为了补贴家 里的开销,一边在一所语言学校学习日 语,一边在一个拉面馆做服务生,每月赚 取5万曰元的工资。她普通话讲得比较标 准,精通英语,在朋友的帮助下,后来她又 找到了一份短期中文家教工作。 江薇要教的是一个叫由加利(ひか り)的日本居家妇女。她的丈夫是美国人, 在日本的一家大型企业做亚洲地区首席 执行官。之所以要让他的日本妻子学习中 文,是因为他刚刚接到了总部的调令,夫 妻俩将于3个月后到中国赴任。由加利的 英文很好,在找江薇之前也曾在日本中文 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但是学习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11.
绅士汤姆     
彭波 《华人时刊》2006,(9):87-88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曾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英汉混杂,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跟汤姆成为朋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汤姆跟我一个姓。他有个中国名字叫“彭湃”,我知道了后,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眉头一扬,“你听说过彭定康吗?我随他姓。”我虽然对彭定康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我对“彭湃”这个革命先驱历来非常尊重,所以,对汤姆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汤姆曾问我,他这个中国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说,你叫的这个名字是一个革命先驱的名字,很尊贵的。他听了非常高兴,问我在中国彭湃的故事,我对他讲了,他边听边摇头,表示对彭湃的行为不理解。为了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绪,我只好把话题岔开。他高兴了,说:“你姓彭我也姓彭,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是哥们,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同族同宗的。”在谈起两国之间的区别时,他说中国人聪明,我非常自豪地微笑着,他看了,有些不高兴,说:“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内心复杂。”我让他说得具体点,他说:“有一次,我们公司从中国定了一批工作服,刚开始价格没有定下来,经过许多次谈判,最终才签定了合同,没想到,等工作服供货后才发现,这批工作服没有袖子。没法穿,公司便跟中国人交涉,可按合同,供的是衣服,上面没有说明有没有袖子。中国人没有错,你要的价格  相似文献   

12.
朋友发来一个介绍人物的链接,说:“这是我曾经的车友。他的事迹很感人。”我以为,车友嘛,必定是开着车帮助他人这类的事迹。然而,当我打开链接,我呆住了--这依然是一个帮助他人的故事,只不过,这个帮助更具有广泛性,而主人公是一个困在轮椅里的人,他的名字叫张东泉。  相似文献   

13.
小牛是渔村里的一个孤儿,没有人知道他真正叫什么名字,因为他力大如牛,所以大家都叫他小牛。小牛一直做着一个去海上冒险的梦。  相似文献   

14.
我曾听一位外国朋友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相似文献   

15.
席慕容 《可乐》2010,(7):46-46
阿克赛先生原来有个很长的名字,那种东欧人的长名字实在很难发音。第一次看到他的名字,我“斯夫斯基”地拼了半天也发不出一个完整音节来,咬牙切齿地把脸都憋红了。 他看到我的窘态,呵呵笑了起来,一把搂住我,拍着我的肩膀说:“好了,好了,你已通过测验,不要再努力了。朋友给我另外取了一个名字,你也和他们一样,只要叫我‘阿克赛’就好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名字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小问题。先说说新中国建立初期,那时候有好多人都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建国”。现在50岁上下的人,不用问他多大年纪,只要他叫建国,没跑,准是那一年出生的,一看就是那个时代的产品。据一位朋友的父亲说,他在上小学时班里有一件事很有意思。当时老师正在上课,校长拿着一封表扬信进来了。校长请老师停一会儿课,他要表扬一个名叫王建国的同学。结果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三个王建国。校长当即愣住了。老师只得问校长,他要表扬的是哪一个王建国,是一号、二号、还是三号王建国。因为班里有三个叫王建国的,…  相似文献   

17.
刘道伟 《今日南国》2007,(16):20-23
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书,通过他可以打开整个世界。良友益友可以带来帮助,恶友侫友却会带来麻烦,因此,选择朋友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交上好朋友,不交坏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在孔子的理论里,前者叫"仁",后者叫"知"(智)。与朋友相处,应当注意分寸,朋友之间要保持尊重。要成功越过人生的三道坎:少年、壮年、老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相似文献   

18.
志忠 《山西老年》2011,(3):18-19
在毛主席的警卫员中,有一个人叫翟白元,他出生于山西岚县翟家沟村。1938年,这个18岁的机灵鬼便当上了毛主席的警卫员,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跟随毛主席十几年。  相似文献   

19.
巫凉 《人生与伴侣》2009,(10):10-12
很多观众怀疑电影《南京!南京!》里的日本士兵角川是导演陆川的一相情愿,觉得没有必要出于理想主义而安排这样的结局,以便促进中日友好或呼唤人性。事实上,角川是有现实原型的。他叫山崎宏。一个曾亲历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士兵,为了赎罪和感恩,他在中国讳莫如深过了70个春秋,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中国人的尊重,也重建了他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20.
心的太阳     
电视里的一则公益广告,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他们是一对亲如兄弟的朋友,其中一个是重肌无力症的患者,他叫谢斌,还有一个是“甬城十佳学子”,他叫陈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