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决定》还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措施。我们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央《决定》,正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方面从政策上强调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并对关键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给予特别待遇;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却在不断削弱.究其原因是:曲解国家相关政策而人为降低国有经济比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侵蚀企业所有权利润,权力寻租收入转化为私人资本,腐败资本通过权力运作获得高额利润.这四方面因素既弱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又影响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应从政治体制改革助推权力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和完善权力监督惩罚机制三个层面来深化改革,才能持续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深化国有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然而现实发展中,我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明显弱化、风险日益凸显.从国内来看,我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弱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私有化风险、两极分化风险、政治风险三个方面.因而保障公有制主体地位已面临严峻挑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研究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要有突破性进展.在本世纪末要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其实质就是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探索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应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共同发展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为公有制主体地位定位必须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并科学地界定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报告提出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标志着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关于公有制的准确定位及实现形式的内涵。2.深入探讨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3.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现实意义: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股份制”对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动力。另外,应该积极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提供发展空间,为最终归向公有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本文主要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及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3方面,正确理解和把握十五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新突破。阐明现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国有经济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是很危险的。如有的主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必须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值比重太小,甚至降低到30%、20%以下,那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只能流于空谈。”“在近年来国有经济比重明显下降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情况下,盲目提倡国有经济比重应进一步大幅度下降的主张显然是不妥当的,如果付诸实施是危险的。”管另一种主张认为,国  相似文献   

9.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持质和量的统一,既要反对“机械数量论”,又要反对“退出论”;必须弄清非公有制的性质;不能混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国有制在我国一直作为普遍的公有制形式而存在。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制应当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范围的联合生产方式等为基本前提。在我国现阶段,上述条件尚不具备,这就决定了国有制不应作为我国普遍的公有制形式。实践表明,国有制在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具有许多无法消除的弊端和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国有制只能作为特殊的公有制形式在特定的领域中存在,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就要求在宏观上实现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缩小国有经济存在的范围;在微观上通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把大部分国有企业改造为以产权多元化为特征的公众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从而实现公有制形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精裨就是探索和寻求市场经济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和巩固,并坚持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收缩战线,确定国有资本进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十五大”报告在所有制问题上提出了两个重要方面: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应当有多种实现形式,股份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利用股份制形式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能力。“三改一加强”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企业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这一要求和方向出发,下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作用的表现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理论探讨,并就如何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了进一步概括,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界定我国政策已有明显规定,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面临了复杂的现实困境,出现了认识上的激烈纷争。当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进行多维思考,包括:将社会总资产和公有资产的范畴划为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行政事业公益性资产三方面;应当从四个视角分别统计测算,综合对比分析公有资产的数量占比才是科学的;通过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是否居支配地位及宏观调控效果能力考察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状况;通过现实的分配方式剖析是否公有性质的分配占主导。根据以上四个维度的论析,发现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明显削弱,为此应进行四个维度的相应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公有制经济的新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拓展了公有制的范围 ;二是在关于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体现上 ,突破了传统的观念 ;三是明确指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这一要求和方向出发,下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就是要争取到本世纪末,使国有企业基本上建立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主导作用。从战略步骤和推进方略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报告作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纲领,在所有制问题上有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扩展了公有制经济内涵;明确了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在质上:国有经济主导地位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十个方面。全面、正确认识这些突破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搞活,究其原因复杂多样,存在以下认识误区不能不说是束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之一。 误区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在不同性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不完全相同,它是实现国家意志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