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斌 《新少年》2011,(5):8-9
桓仁县二棚甸子镇学校,是位于大山深处的九年制寄宿学校。这天,我从校领导和同学口中,听到了这样几个故事。很显然,这些故事给师生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们讲述时滔滔不绝,而我也听得紧张无比,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各位,你们也打起精神听一听吧——  相似文献   

2.
裴季壮 《今日南国》2006,(10):55-55
探亲搞调研成制度国务院研究室有,一个不成文的制度,每年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室务会,党组书记、主任魏礼群总是要给回乡过年的同志提出在春节期间探亲访友中了解社情民意的——要求。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的室务会,第一个议程就是听各司司长、副司长谈春节期间的见闻。国务院研究室是承担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为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服务的国务院办事机构。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为国务院决策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是研究室每位同志的职责所在。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他们不放过每一个有可能抓到真实情况的机会。节假日里与故旧亲朋相聚,是深入群众的好时机,那种亲密无间、广泛深入的交流沟通,容易听到真话、摸到实情,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一种口头的习惯。当碰到不好或不喜欢的事,都会在前面加个“鬼”宇。例如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会称“什么鬼地方”,听到自己不爱听的话会说“讲什么鬼话”,当然不喜欢一个人的模样也会不客气地批评“什么鬼样子”。所以“鬼”还真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以下的故事也一样。  相似文献   

4.
在特定的环境下,讲真话甚至是不合时宜的。记得鲁迅先生曾在一篇寓言文章中赞扬一位说真话的勇士,他勇敢地说一户人家所生的贵子,将来注定是要死的。这的确是真话,但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你要是时刻说这样的真话,那真的谁也受不了,你的人际环境也会变得恶劣不堪。往往是一些白色谎言叫人动容,没齿难忘,比如,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我们从小到大,也许记得一些我们在家中经历的善意谎言。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老年朋友们说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出现耳朵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耳鸣。耳鸣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患者感到耳内有嗡嗡、吱吱等各种各样的单一的或多种声音并存的响声,绝大多数的主观性耳鸣,仅患者自身能听到响声,少数客观性或他觉性耳鸣者,病人与检查者均能听到响声。耳鸣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为单侧性耳  相似文献   

6.
曾洪根 《老友》2008,(8):52-52
清代的周渔璜非常有学问,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刚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  相似文献   

7.
蔡辉 《21世纪》2012,(12):7-8
"你幸福吗"的系列调查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利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法,真正走到民间,把鲜活的声音展示了出来。央视播出的有关"你幸福吗"的系列调查,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姓曾"的"神回复",也因此风靡一时。节目受欢迎,因为它把握了信息时代的传播规律,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让他们也能在主流传媒上表达心声,也能坦然地"秀"上一把,这就打破了以往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传统模式。到人民中去,听真实的声音,这是党的优良工作作风,邓小平同志曾说:"让人民敢说话,说实话,说真话,天塌不下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表示:"政  相似文献   

8.
所谓“本命年”,即本属相之年。每一属相年生之人,本属相年即为其“本命年”。如:鼠年生之人,每一鼠年皆为属鼠之人的“本命年”;牛年生之人,每一牛年即为属牛之人的“本命年”。 过“本命年”的习俗,过去在北方一些地区的满族、蒙古族和东北地区的汉族民间流传。每逢“本命年”,要系上红腰带或穿上红裤衩,以求平安或以示庆贺与纪念。随着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过“本命年”的习俗在南方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虽然不系红  相似文献   

9.
刘刚 《社区》2013,(17):15-15
一个民族要生存下去,不能没有说真话的人,让谁来说出真理?命运不仅要选择有识之土,还要选择无畏之人。  相似文献   

10.
说“氛围”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国举国之人误喝了一种魔水,结果弄得全都言行乖张、疯疯癫癫。但有一个人未喝,尚能保持清醒,而大家却众口一词说他"疯了",因为他的言行举止与众不同,是个"另类"。最后这个人被逼无奈,只好也喝了魔水,  相似文献   

11.
慧儿 《社区》2002,(4):54-54
尽快掌握各种知识,成为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这几乎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渴望,我也不例外。在孩子尚在腹中时,就开始给她听自己都似懂非懂的世界级音乐,听到后来,我往往戴着耳机睡着了,恍然惊醒时,对孩子十分抱歉,不知在她那片混沌未开的天地里,是否讨厌这个贴在肚皮上的噪音制造者。抱歉归抱歉,在孩子出生后,我仍然揠苗助长,在她几个月时就开始给她读古诗。其实,也许她更喜欢的是“布娃娃”之类的儿歌,但她知道的东西确是一天天丰富起来,问她什么,她都无比自信地说:“知道!”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电视界,一直都存在着“主声论”和“主画论”两种争论,这种争论持续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电视这个传播媒体应该是以声音为基础,画面为手段,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在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每一种声音都影响着观众对所看见的东西的反应,每一个图像都决定着观众对所听到的声音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0,(3):48-49
墓家里传来神秘说话声 家住南京市莫愁湖边的刘玉广,多年来,每天晚饭后他总是喜欢到莫愁湖粤军将士阵亡墓散步。2009年7月15日傍晚,吃完晚饭,刘玉广漫步到了墓冢附近。他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一种异样的声音。仔细听了半天,刘玉广发现,这是有人在说话,声音很低,闷闷的,很像说话时嘴巴被捂了一张布。  相似文献   

14.
[原文]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这是高中语文(第二册)先秦荀子《劝学》篇第二段,“善假于物”而学的引喻论据。原注把句后的“见者、闻者”作为“看的人,听的人”解,是说:看的人站在远处的也能看到(我的招手);听的人也能清清楚楚的听到(我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我们家有“古典派”和“新时代派”之分,这“古典派”嘛,自然是我了。“新时代派”则是我的爸爸和妈妈,为什么叫“古典派”和“新时代派”呢?请听我慢慢道来。我的爸爸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他是任贤齐、张学友的铁杆“发烧友”。无论爸爸做什么事,有多重要,只要听到他所崇拜的歌星的歌就不顾一切了,什么事都别再指望他了。有一次,爸爸因为听中央广播三台直播的张学友的个人演唱会,忘了把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阀门关上,结果害得我家自来水白白地流了一整夜。妈妈心疼得直怪爸爸太粗心,我也笑爸爸这么大的人还老犯糊涂,而爸爸却自我解嘲…  相似文献   

16.
暑假,我随旅游团去厦门旅游。最后一天,吃过午饭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走进了一家珠宝店。刚在店中的休息室坐定,服务员就和我们话起了家常,当得知我们是浙江人后,服务员兴奋地叫来了经理。门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男子,架着副金丝眼睛,一看到我们就亲热地叫道“:大哥、大姐,小朋友,我也是浙江人啊,你们远道而来,够辛苦的。”说罢,便开始自我介绍起来“:我是常山人,后来跟父亲去了马来西亚经商……”听到常山一词,我们都有些激动了,异口同声地说“:哎呀!你是常山人呀,我们是从开化来的呀!”经理一听“,兴奋”地说“:开化和常山相邻,我…  相似文献   

17.
博弈中的行动对话与认知状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一个人做出行动意味着他使某个事态发生,因而行动是在表达某个真句子.博弈是一个交互行动,即听者与说者进行对话的言语交流或行动对话.因行动的特殊性,博弈中的行动对话是一个说"真话"并且是"听真话"的活动.静态博弈是一个博弈参与人同时"说"与"听"的过程;动态博弈是一个说与听交替的过程.博弈步骤即"说一听"交流的次数.在博弈中通过"听"与"说",参与人的认知状态发生了改变,当然改变程度取决于博弈类型.在动态博弈中,每个参与人归纳地进行学习,从而形成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新少年》2009,(9):21-25
谁都知道,“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嘴巴”是用来发声说话的。那么,植物没有这些器官也具备这些功能吗?是的,植物也会看,听、说,也能表达一定的情绪和感觉。  相似文献   

19.
白大褂为我“擦洗”灵魂耶鲁大学医院是一栋看上去十分刻板的庞然大物,整整齐齐的巨型长方体建筑,茶色的玻璃,与那条街上其他小屋古朴清秀的风格很不相称。念本科时,除了一年一度体检,平时有个什么伤风感冒牙疼喉痛,都会跑到这里来向护士要药。每年秋天也会到这里来排队打预防针,希望冬天不会再得流感——可是年年还是照得不误,真不知道这些预防针到底有什么用?我到这所医院里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来看心理医生。从大三到大四,我来这里拜访心理医生,少说也有几十次。我去的科叫“心理卫生”(mentalhygiene),听起来怪不舒服:每次听到,脑海里都…  相似文献   

20.
有"牛棚琴师"之称的女子是如何颠覆成语"对牛弹琴"这一典故的?这中国到底有何启迪性的励志创业故事?请看——成语"对牛弹琴"说的是这样一个典故:音乐家公明仪对着一头正吃草的牛弹了一首琴曲,牛毫不理会,只顾自己吃草。牛并非没有听到琴曲,而是因为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多比喻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