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那一坛老酒     
正那一坛老酒,在我家车库的墙角,寂寞了有一两年。原先以为,那是妻子某一年出差去浙江,特意为我带回的。后来想起来了,那是她从娘家为我提回的。她的一个表弟,春节去看望舅舅——她的父亲、我的岳父,带去了这坛老酒。她的父亲天性绝酒,一辈子不沾,却有一个嗜酒的女婿,于是这坛老酒在岳父家滞留了一年半载,明珠不再暗投,来到我  相似文献   

2.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3.
我对台湾游有着深深的情结。如今,我已年近古稀,儿媳妇深知我的心事,多次劝我去台湾走走。她一手为我搞定了去台湾旅游的事,说实在话,旅游价格不菲,对我来说,真有些舍不得。她的举动让我还没有去旅游,就感到心里暖呼呼的。当年,我的岳父带着还未成年的小儿子去了台湾,一去五十余年杳无音信。改革开放初,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岳父、妻舅。妻子又把岳母  相似文献   

4.
吴若诚 《可乐》2010,(8):57-57
我汗颜地承认我曾不止被一所学校开除,共有三所。这些经历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教育,可我父亲并不觉得有趣。我家是有名望的学术世家,而我被三所学校开除,那是非常丢脸的事。  相似文献   

5.
终于说动父亲和母亲,去作一次体检。母亲起先有些不情愿,几十年来她都是病后求医。在她看来,没病花钱问诊,显得过于奢侈。但禁不住我再三劝导,她还是勉强答应了。从儿时至青年,每逢我生病,父母都如影相随,饭食不香。而我带着他们走进医院,这是第一次,一路上,父亲和母亲沉默不语。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略显苍老的面庞。春节时,他们去染过一次发,现在,白发新生,半白半黑,恰似故乡那白墙黛瓦的老屋。医院里静悄悄的。在一台仪器前,他们彼此谦让着。母亲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这才解开衣扣,躺了上去,露出瘦而扁平的腹腔。母亲不敢看医生,也不敢看父…  相似文献   

6.
五星级父亲     
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是轮船售票处。冬天里的某一天我加夜班到凌晨两点,打开单位大门的时候,发现售票处外面的花坛边有一个人蜷缩着身子,起初我以为是父亲来接我了。我家离单位有好长一段路,遇到加夜班,父亲便早早地开着那破旧的拖拉机来接我。父亲总是怕我在单位不好意思,偷偷地把  相似文献   

7.
余平 《社区》2010,(17):63-63
我的家在武汉江滩附近的老城区,这一带矗立着一栋栋老建筑,它们见证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幻。我家的房子是一栋两层小楼,据父亲说这栋房子是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人在武汉建造的.距现在已经整整80年了。小楼前有一个20平方米的庭院,喜欢摆弄花草的父亲在院子里种了许多植物,这里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8.
都说啃老这事挺不可取,但我最近却琢磨出另外一个理儿,啃老是不是要得,关键得看怎么啃。原先有个同事,常常差使她父亲干这干那,平日接送孩子,下雨天给送伞,想吃什么了,就打电话让她爸去买去做,有时还会让她爸送午饭……看到老人家拎着个饭盒,大声喊她,我们都笑她啃老啃到了家。有一次,同事几个又说笑,拿她开涮,那同事说,她啃老是有原因的,其实就是想让老人有点事做,过得充实一些。因为老人退休后就一直很无聊,至她母亲去世,更显落落寡合。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10)
20世纪40年代末,父亲去了台湾,我家一拆为三,母亲回到长沙,后来都各自有家,我则留在了上海。失散四十年,后虽彼此有过几次会面,但毕竟像一段打过补丁的亲情,无法复原。直到我因公务访台,终于有机会去台湾探望父亲。台北,金碧辉煌的圆山饭店大堂,冷气飕飕,酒吧里不时飘出悠扬的乐曲。出于好奇,很想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也许是一支不出名的曲子,问了好几个侍应生才告诉我,曲名竟然就叫《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唉,世上竟有这等巧事?也许是冥冥中的偶然,也许是混沌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爱的轮回     
入选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央视《夕阳红》节目主持人黄薇,总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一对“老宝宝”。从父亲中风偏瘫的那灭开始,她11年坚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她像教孩子学步一样鼓励父亲下床走路:“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她从一个“医盲”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按摩。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1997年去世以后,到现在都15年了,我每个星期都去八宝山给他扫一扫墓,跟他说说话,真的挺想他的。想他不是完全作为一个女儿想父亲,我是怀念那老一代的这些共产党员们,真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真的心里装的是老百姓。由此我们的党也就真的能强大,要没有了这个,我们还能强大吗?  相似文献   

12.
陈蓉 《社区》2010,(16):59-60
半年前去了一一次埃及,在朋友沙丽雅的家里住下。沙丽雅曾在湖北中医学院学习中医一年,在我家住了大半年,我俩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这一次,是她帮我办好了一切手续,请我过去游玩的。在地道的埃及居民家庭里生活了一个月,感受颇深,最值得一说的是他们的孝道。埃及是个很重视传统礼节的中东国家,而孝顺长辈是最受当地人尊敬的品德。  相似文献   

13.
虽然,我家院中的那棵苹果树已挖去多年,可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尤其是与妻子、女儿一人一个地吃苹果的时候,更增添了对它的无限依恋和怀念。 那是一年到头吃玉米面和高梁面,一元钱可以买十二个鸡蛋的时代。那时,一个苹果,要用刀切成片,全家人分着吃。那年,春天仍带着寒气,我已是初中的学生。也不知父亲从哪里弄回一棵拇指粗的苹果树,要栽在院中。我高兴地连蹦带跳,吵闹着要挖坑,父亲说,这坑要挖很大,你挖不了。然而,有了吃苹果的指望,我还是积极拿了锨,帮着父亲挖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坑,栽上了那株很小很细的苹果树。  相似文献   

14.
正朋友禾是我们读书时公认的最幸福的公主。母亲是大学教授,父亲是一家公司老总,我们还在读研时,她的父亲就出50万元在北京给她买了一套单身公寓。禾是好客的女子,周末经常把我们这帮朋友召到房子里去,开一个热闹的Party。那  相似文献   

15.
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乎没见过她笑。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  相似文献   

16.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每当忆起母亲的点点滴滴,往事仍历历在目……柴火·炊烟我母亲是童养媳,生了六个孩子,父亲常年在外,全是她一人在家风里来雨里去,把我们拉扯大,一辈子没享到什么福,吃了不少苦。赣中农村有一个靠山很近的地方叫岭口罗村,那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儿长到18岁,后来参军到了部队。无论岁月  相似文献   

17.
正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可以说是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  相似文献   

18.
叶子来我家那年,我11岁,她4岁。我背着叶子出去玩总是被人指指点点。叶子不知道他们指什么,她总是在我颠颠跑着时,伏在我的背上沉沉睡去。叶子的父母因贩毒被判了死刑,而这是我父亲侦破的  相似文献   

19.
从《山西老年》创刊之日起,父亲就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是1985年元旦前的一天。父亲从乡老干组学习回来,手里拿着一本书,喜滋滋、乐呵呵地走进家门,那表情,那神态,那潇洒的步履,那满面的喜悦,是父亲离休几年来所没有过的。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事把您高兴成这样子?”他扬了扬手中的那本书,“看,这是  相似文献   

20.
打工的母亲     
母亲说她要去打工,我和父亲都很吃惊。她的腿受过伤,平时路走多了还要疼的,现在要去干那繁重的体力活,怎么吃的消!?但是无论我和父录怎么劝,都没有用,母亲决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