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月派发展分期的界定如同对新月派其它内涵研究一样,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但诸说中大都认为新月派以新月社始至《新月》月刊停刊、新月书店倒闭终。这种界说不尽符合历史真实,而新月派发展时闻的确定直接决定了对新月派研究范围的分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认为新月派发展经历了胚胎、形成、发展、分化四个完整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新月派成员多有留学欧美的背景,重视中外文学交流,擅长文学创作与翻译。新月派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也是其文学观念的重要载体。从新月派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翻译标准和翻译实践等方面入手,可以多方位观照新月派现代的、世界的文学观,从而正确认识新月派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与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为当下文学的转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戏剧是新月派很看重的文体。作为新月派的重要支柱,新月书店在译介戏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戏剧翻译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赞助人角色。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和余光中之间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余光中是在“新月”的光照中登上诗坛的.余光中接受了新月派所秉持的自由主义文艺观,强调自由、人性在文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建构文学理论,规范文学创作;余光中还接受了新月派所倡导的“理性”文学精神,并从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两个角度对之加以发展完善,以此在主客体的距离中找到更富有蕴藉与内涵的诗美;面对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创作主张,余光中提出了“形式第二义”的见解,这是在闻一多“三美”诗观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发展,而这些理论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新月派由于过分重视格律而带来的束缚思想与诗体僵化的现实困境,从而在新诗诗体方面完成了对新月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新月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活动是多方面的.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月派被简单地否定或者几同于新月诗派,至今,新月派的戏剧活动还没有引起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其实,新月派始终是诗、剧并重的,新月派在倡导格律诗的时候,也颇为热闹地鼓吹“国剧运动”,徐志摩在《晨报副镌》上开办了十一期《诗刊》后,紧接着又主持了十五期《剧刊》,新月书店既出版《志摩的诗》和《新月诗选》,也发行《国剧运  相似文献   

6.
新月派文人向往着西方的民主自由,讲求的是绅士的风度和做派;但同时其思想内核又摆脱不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思想的复杂性折射在他们看待现实的眼光和态度中。从新月派文人的小说创作,可以看到新月派文人对现实矛盾解析的有失肤浅和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历史的眼光对新月派人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社会反响等进行了分析,从得与失的两个方面对新月派人权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在充分肯定了新月派人权思想的历史意义的同时,对新月派人权思想中存在的阶级局限性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从意象的精雕细琢、对自然意象的选取、丰富奇妙的艺术想象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月派主要诗人在创作中对意境的追求,由此可见,以提倡诗歌“三美”主张而著称的新月派诗人同时也是非常注重诗歌意境的营造的。  相似文献   

9.
报纸和出版社往往成为文学社团的生命线。通过对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间徐志摩所执掌的《晨报副刊》的考察,这个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月派自身的发展及其在整个文学史格局中的位置的影响是很大的,徐志摩为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在现代文学地图上寻找了一个坐标,确立了它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胡适在《新月》杂志上提出的人权主张,这些主张表现出了胡适的一些法治和民主自由精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根本缺陷在于,他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认识不清,对广民众最起码的生存权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在论述新月派的时候,往往都过于笼统,仿佛新月派同仁是铁板一块,这似有一刀切的弊端;而“新月”理论家梁实秋曾在《忆新月》及后来的谈话中,又多次声言“新月没有派”,这话也不正确。在我看来,新月派同仁既不是铁板一块,也不是“没有派”,而是派中有派。新月派是由一些思想和艺术主张既有共通之点,而又不尽一致的同仁松散地集合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社团和流派。我以为,仔细地对“新月”的派中之派进行区分,有助于对它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月派诗歌呈现出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独具特色的"诗情":诗人追求文学艺术自身的"纯正"或"尊严",强调文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主张诗是抒情的、美的艺术,不赞成感情的直接流露;作品显示出舒缓、从容的格调,实质上表现了对于个人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自信。新月派的"诗情"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值得深思的。  相似文献   

13.
梁实秋与鲁迅之间的论争长达八年之久,《新月》月刊自始至终都是梁实秋表达观点的重要阵地。梁鲁论争双方以对文学属性的不同理解为基础,围绕文学的普遍人性与阶级特殊性"、少数"的天才论与"大多数"的大众性以及翻译等问题展开,其中虽不乏情绪宣泄的成分,但对于拓展文学理论的多元认识、提高文学批评实践的科学性和提升文学翻译的水平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左翼与新月 ,为 2 0世纪 30年代的两大重要文学流派 ,一为激进主义的代表 ,一为自由主义的代表 ,在一般研究者眼里颇有水火不容之势。大凡研究左翼的人 ,往往对新月派的作家作品不屑一顾 ,抱有偏见 ;而偏爱新月派作家者 ,又往往以左翼文学缺乏创作实绩为由来否定其研究价值。《砖瓦的碎影 :中国现代文学论》是黄昌勇继《王实味传》后出版的又一部学术力作 ,其吸引人处正在于能够不囿于成见 ,兼容左翼文学和新月派两方面的研究 ,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学思潮交相辉映 ,在文本中形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文学阐释空间。左翼文学的研究是作者一贯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自30年代开始直至50年代后的长时间内,以叶丁易同志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史家们,均把沈从文视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拙文以沈的挚友巴金老人和新月派诗人饶梦侃对沈的不同思绪所作出的相同论断"沈从文不是新月派文士"为线索,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五四以来,新诗蓬勃发展,但新诗过于散文化,脱离了诗歌的本体。新月派和现代诗派在借鉴了中西方诗歌特点的基础上,对新诗进行了反拨,尤其在音乐性的探索上成绩斐然,对新诗音乐性探索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月派提出诗歌的"音乐美",现代诗派主要是强调音乐性"纯诗",他们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月社     
“新月社”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团体,其成员相当复杂,它由“聚餐会”,而有“新月社”,再有“新月社俱乐部”。新月社开展了许多活动,尤以文化方面的活动影响大,如开展戏剧活动、迎接泰戈尔访华、追求新诗艺术等。新月社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格律化的探讨,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并在我国新诗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陈梦家研究分为两个时期,即30年代的陈梦家研究和70年代后期至今的陈梦家研究。一1931年1月,陈梦家的第一部诗集《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这部诗集被称为新诗“寂莫里的火星”①,有关陈梦家诗歌的评论由此展开。在1931年3月出版的《新月》月刊...  相似文献   

19.
前期新月派的新格律诗运动及其理论,固然借鉴了传统格律诗的某些规则,然而,更多的却是对旧格律"诗格律"内涵和规则的扬弃;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以音节为中心的英美近体诗学。前期新月诗人格外重视诗的音节,提出"了音尺"论等极富创造性的理论与范畴,扭转了早期白话诗过于自由散漫、缺少诗味"的非诗化"倾向,为新诗形式的规范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20.
1928年创刊的《新路》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批判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第一刊。它在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体制刚刚建立尚未形成完善体系之际,就对之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包括对训政理论的批判、对《国民政府组织法》的批判、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制度的批判、对国民党外交政策的批评与建议等。杂志刊登的政论时评成了国民党统治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争人权、争法治,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先声。其对宪政、法治、人权等民主思想的追求和讨论为日后的民主宪政运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舆论基础。但《新路》同人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批判是以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国家唯一合法性代表之地位为前提的,换言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要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这种对国民党"欲拒还迎"的矛盾态度,既是其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矛盾的体现,也是其政治价值追求与现实政治冲突的体现,是资产阶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必然选择。与《新月》相比,《新路》能从各种不同的学术背景出发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学理层面的辩驳、制度层面的剖析、现实层面的揭露,而《新月》更多的是对法治和人权的诉求,有将政治问题简单化约为法治问题的倾向;《新路》处处以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来衡量现实政治的成效,而《新月》则更多地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批判现实政治。《新路》批判的言辞也比《新月》激烈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