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无为",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老子提出了"柔弱不争,致虚守静,因循自然"的无为思想,强调要按照自然规律,按照人的本性去"为",让所治之人,所治之事都能根据自身的规律和条件自我内化,自我调整,这样才能达到统治的最和谐的状态。老子的无为思想,无论对于他所处的那个社会还是对我们当代而言,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辅”——因循哲学的始发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中国哲学的研究现实,-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追求西方的话语系统方面注入了过多的精力,而缺乏体现自己特色的应有坚持.其客观的结果不仅使我们至今都在怀疑自己有无哲学,而且使诸多古代哲学资源失去了为现代化服务的可能,诸如对"因循"思想的忽视就是一个事实.因循是道家实践哲学里的-个重要概念.有着丰富的资源,作为概念,它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慎子·因循>里,但其源头却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那里."辅"的行为不仅标明了行为对象为"万物之自然".而且昭示了选择"辅"这一行为的理由为"不敢为".而"不敢为"又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而无不为"的理论运思所支持,而"无不为"又为万物所具备的内在自能机能所保证.故确立老子"辅"的行为在因循哲学上的应有地位,不仅是中国哲学研究所必须,而且也是因循哲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这是还老子哲学、因循哲学研究以时代当为的必须.  相似文献   

3.
深受老子思想影响的慎到在根本上"修正"了老子的思想,这种"修正"突出体现在慎到对"法度"和"因循"的强调上。慎到认为"法度"体现的是"公利",而战国时期"公利"的本质实际就是"富国强兵"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重法尊君",这种"公利"恰恰否定了芸芸众生的"私利",其本质是使芸芸众生都成为君王实现"富国强兵"目的的工具与手段。慎到重视"法"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注重"因循"人性中的"人欲",并通过体现君王意志的"法度"将"人欲"引向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上去。为了有效地落实"法",慎到还特别注重以"尊君"为核心的等级制及以巨大权力为支撑的"势位"。慎到的这些思想回归了时代思想发展演变的主流。而老子则是以"自然→无为→自为"这样具有永恒普遍性质的价值为依据,以实现人的本真自我为目标,来对抗当时具有主流地位的广土众民、富国强兵的价值追求,来构建自己思想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明"是老子道家的本有概念。明的静态层面的内容是认知因循自然后获得的恒久即"知常",是一种洞明的状态和境界;明的动态层面的规定是"见小",即以微小的样态加入万物的行列,与万物共存,这是远离纷争、危殆的有效武器。在具体的实践上,老子推重借助于"袭常"的因循方法而达到"不见而明"的效果,也是实现最大限度地获得的有效途径。21世纪的今天,化解地球村的危机,明正是人类最需要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表示"玩耍"义的词属于人类语言的基本词。现代普通话说"玩",方言中还有"耍"、"戏(嬉)"、"白相"等,历史上这些词之间存在竞争替换关系。从上古开始"戏"一直是通语中的主导词,直到明代被"耍"所取代;清以来"耍"又被"玩"所取代,"耍"退居为官话地区第一大方言词;"耍"、"玩"都是近代汉语才开始兴起的,二者的发源地均应在北方;历史上"嬉"和"白相"很可能一直是方言词,今天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6.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网络上开始流传着一种叫做"SD娃娃"的照片。照片中的娃娃都有着摄人的魅力。我也是那时候爱上这种娃娃的。我的娃娃,缘于爱玩娃娃在现在已经不再是小孩子的专利了。玩娃娃被叫做"养"娃。玩娃娃的人被叫做"娃  相似文献   

7.
“壬寅宫变”与嘉靖朝政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发生的宫婢之变,险些将嘉靖皇帝扼死。它是嘉靖皇帝专横暴躁,横施淫威所造成的,对嘉靖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开启了嘉靖皇帝怠政的时期;第二,狂热地崇信道教,专一奉道事玄;第三,直接导致严嵩专权乱政的出现。“壬寅宫变”是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原始人的陶器何以会变成现代人藏玩的珍品"为引,浅析原始陶器被现代人视为艺术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浅议"艺术品的价值",以期对美的本质作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论语》中"文章"与"文学"二词的分析,本文尝试表明:至少在《论语》营造的语境中,"文章"乃指称先王的政治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最终来自于先王对"性与天道"的认识。"文学"为"文章之学",由孔子首次提出。之所以要提出"文学",与春秋时期官学破败有极大关系,孔子搜集先王典章编撰"六经"并以此教徒,正是为了保存和赓续先王之道。可以说,"文学"与"文教",正是孔子作为素王经世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对底层天主教徒,尤其是女教徒研究极为欠缺,杜氏书信的发现为我们考察19世纪天主教及教会教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原始文献。分析杜氏书信的文本,可以了解中国乡村女教徒对天主教概念和词语的运用,以及宗教话语在其性别表达与身份认同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宗教崇拜"和私人情感表达的借用与错位,可以揭示宗教话语在传授过程中被普通信众内化、挪用、再创造的过程。杜氏书信还体现了一种对教义文书的刻意模仿,信仰以宗教话语的形式成为女教徒书写与情感表达的工具,教义灌输也为她们形成和表达自己的宗教及性别身份提供了方式和途径。对杜氏书信的研究,有助于考察19世纪中晚期天主教如何进入中国本土社会,如何影响并改变普通中国教徒的信仰、情感及个体表达。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皇帝的群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代皇帝作为一个整体,有其鲜明的群体特征:第一,政治低能,荒政怠政现象突出;第二,个性鲜明,集中在叛逆精神、多元化自我诉求和性格极端化三个方面;第三,平民化色彩浓。他们这些特征既有自身因素,亦与当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是个体选择与时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论乾嘉之际的社会问题和洪亮吉的实学思想周祚绍洪亮吉,字君直、稚存,号北江,更生。清嘉庆四年(1799)因向嘉庆帝进呈“千言书”而获罪,被充军伊犁。临行,京都轰动,市民争睹”不怕死的洪翰林”。次年京师大旱,嘉庆帝祷雨未得,送下令赦免洪亮吉回籍,诏下,“...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216名智障者父母进行的调查发现:智障人群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与"一般人"交往状态不佳;实际活动场所集中在"家"、"学校",与其意愿中的"公共场所"相差甚远;智障人的烦恼主要为"没人玩"、"为前途担忧"、"被歧视",烦恼的解决方式主要为非理性的发泄方式.据此提出4点建议,以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遇到节假日,家长们纷纷向家政公司申请"陪玩家教"。一些大学生也主动向家政公司预约,想做"陪玩家教",既当家教,又当孩子的玩伴。许多家政公司也积极为大学生与预约家庭"配对",待遇都不低。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玩了,不惜花钱买"玩"。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理念进步。玩,意味着全身心的放松,意味着告别沉重课业负担、无休止的补习班,更意味着原生态的童年、童趣、快乐,终于得到了家庭重视和真心开发,意味着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已经上升到了心理关注、快乐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终极高度。毕竟,任何发展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快乐、愉悦。穿越功名利禄、"名校通知书"的巨大诱惑,家长走到这  相似文献   

15.
早期道教的教徒首先是潜在的皈依者.其主要代表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通过独特的传道方式完成百姓从"潜在皈依者"到"教徒"的转变.虽然他们感化教徒的方式很相似.但是他们的目的根本不同,形成了两者不同的宗教命运.  相似文献   

16.
二战以后,英国宗教一方面出现"宗教信仰危机",教派林立、教徒虔诚度下降、参加宗教活动人数减少;另一方面,各教派世俗活动十分活跃,广泛参与现世的社会活动."宗教信仰危机"与"宗教世俗活动高涨"都是战后英国宗教世俗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王馨娜 《社区》2011,(2):30-31
毋庸置疑,物价高涨已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主题语之一。从"蒜你狠"、"豆你玩"到"油不得你"、"玉米疯"、"姜你军",以及最近的"糖高宗"、"苹什么",各种新名词层出不穷。而在这种种戏说中,也透露出老百姓的种种无奈。  相似文献   

18.
范仲淹继承了我国古代士大夫重视名节的优良传统,在宋初士风因循保守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对老庄"无名论"思想的深入反思和批判,以及对儒家先贤前圣重视名教的历史总结,形成了既符合儒家精神又具有时代内涵的名节观.范仲淹的名节观,批判了老庄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名"的极端立场,主张把个人名利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结合.以此名节观为指导,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庆历一代新型士人"大厉名节",敢于"直言谠论"和"感激论天下事",这对于培育宋代士大夫所具有的忠义之风,对于北宋儒学的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宪法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一部成文宪法,在长达2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美国宪法始终保持其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美国宪法的超稳定性机制及其长久生命力就在于其本身的"谈判机制"以及自我完善、自我更新和自我适应机制。美国宪法之所以具有一种"超稳定性",恰恰因为它处在一种永恒的、因循各利益集团现实实力重新分配联邦保护权和资源的动态之中。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清华简《系年》载周初成王、周公封康叔为侯。建国于卫,称康叔为"卫叔"事,谓《系年》运用"据后叙之"的"史家笔法",虽可被视为定论,但仍有可讨论余地。综合各家观点,本文认为:康叔在武王时曾"受封采地于康",因此被称为"康叔";成王、周公时"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即封侯建国;周夷王时,卫国为赤狄所灭,齐桓公为之复国,周夷王"命卫为侯",恢复故国。由《系年》载成王、周公时康叔建国封侯事,显示周初分封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周初对贵族、王臣及重要地方势力等实行分封导致出现不同类型封地并呈现各自的特点,此不同类型的封地在周朝国家制度中拥有不同地位及发挥不同作用。其中,所谓典型诸侯国之封国规模、组织结构完备复杂则远超于一般王臣的封地,其在周代国家制度建构及其后的政治实践中均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