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张立群 《决策探索》2014,(16):43-43
今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在稳增长方面继续发挥明显效果,经济增长呈现走稳态势。与之联系,就业形势平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为实现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不少于1000万人的预期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就业为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基础性支持。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同比增加307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长10.3%。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非常突出。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称,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题为《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的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70万人,达到预期目标的10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持平。2006年,新增劳动力达到峰值,就业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报告预计2006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3,(35):27-27
河南省人社厅消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2647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515万人,占转移总量的57%。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6.0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6.6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低于4.5%的控制目标,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3,(7):28-31
北京 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帮扶21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 确保新建、收购16万套,竣工史用7万套保障房。完成1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16万,  相似文献   

6.
程成 《经营管理者》2009,(11):103-105
当前,劳动力市场仍远远供大于求。仅就大学生就业形势来说言,今年新增610万大学毕业生与往年未能就业的150万大学生,便组成的一个庞大数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不久前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曾这样描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仍会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会加大,形势严峻。可当前,竞有一些用人单位却借机非法牟利,通过精心设置试用期陷阱坑蒙拐骗,使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相似文献   

7.
当前江西就业存在着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应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就业结构改善,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8.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0,(49):26-27
“十一五”时期。甘肃省就业总量约152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2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约2152万人。比“十五”期间增加近1126万人,增幅达73.16%。  相似文献   

9.
<正>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企业职工解困暨再就业工作会上指出,非国有经济不仅是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也将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渠道。 据李伯勇介绍,“八五”期间城镇仅私营、个体经济组织新增就业人员就有1385.8万人,相当于同期城镇新安置就业的40%。  相似文献   

10.
柳爱华 《决策探索》2010,(14):44-44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随后波及到内陆地区一些企业。河南省委、省政府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把促进农民工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在全省开展河南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使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基本解决,新增转移就业103万人。但是,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仍需要长期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张卫东 《决策探索》2009,(14):39-39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利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年,鹤壁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市,认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进城务工农民合法权益,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目前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矛盾没有消除,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1月26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促进17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实现“零就业家庭”中至少有1人就业,并实现6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就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着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本文分析了当前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近几  相似文献   

15.
造成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并持续攀升的主要原因,目前经济形势分析界较流行的看法是“三碰头”论,即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使劳动力供给的增加量远远高于其需求的增加量,从而尖锐和激化了既有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就业:豫粤苏鲁新增就业过百万200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就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河南省新增就业139.36万人,全国最多;新增就业过百万的还有广东、江苏和山东,其中江苏省连续两年实现新增就业突破百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的是北京,为1.98%,低于全国水平2.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 《经营管理者》2014,(25):121-122
正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南京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劳动力需求量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发展。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和瓶颈问题。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和水平,促进农民转移和增收,提升城市的城镇化格次等等问题,值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劳动参与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充分就业的就业政策、以及与就业相联系的社会保障政策,使得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劳动参与率的总体状况、年龄状况进行描述,最后根据分析提出劳动力供给结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前景是相当严峻的。据统计,目前在我国近8亿农村人口中,剩余劳动力就达1.5亿人左右,此外,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还在600万人以上。必须认清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从中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根据湖南人口、文化、地域和行业的实证数据分析了当前湖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特征,并针对目前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