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代前期西域处在准噶尔的统治之下,是当时清朝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边疆问题。清朝前期一直致力于对西域即准噶尔的经营,雍正朝是清朝统一西域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雍正朝对准噶尔的经营政策的变化经历了采取守势以维护边疆稳定和平、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及和谈划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封建专制统治相对稳定的时期。清朝统一中国一百多年以来,政治渐趋稳定,经济日益繁荣,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清朝统治者在统一中国之初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通过武力镇压和收买笼络,  相似文献   

3.
清朝是历代中央王朝对云南民族地区统治最深入的一个朝代,这无疑得益于清朝武力的强大,但也与统治者在云南推行的文教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清初,朝廷势力刚进入云南民族地区,就仿前朝在云南继续推行儒学教育与科举考试,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以稳定清朝在云南的统治;雍正朝改土归流前后,为进一步深入对云南民族地区的治理,清廷在云南广行教读以化其嚣凌,构建和保持少数民族对王朝的文化认同。这些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边地云南的文化类型与内地更趋一致,稳定和巩固了对云南民族地区统治,具有典型地域色彩的、跨越族群边界的区域性称谓"云南人"出现,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用武力将中国大门洞开,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正是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一股兴办洋务的风潮迅速席卷中华大地。丁宝桢一手创办的山东机器局和四川机器局亦是在这股风潮中创立起来的。丁宝桢洋务之路,不仅推动为洋务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山东、四川近代化进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吴敬梓活在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这一阶段内的几个封建帝王,有的虽然在历史上做出过某种贡献,但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秩序,使广大臣民慑服于自己的声威,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密,手段也更加苛酷、阴鸷和多样。鲁迅曾说:“清初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尤其是后两个皇帝,对于‘文艺政策’或说得较大一点的‘文化统制’,却真尽了很大的努力的。”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的卖国方针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仅三个月的时间,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东北三省,并以伪满洲国的形式统治东北长达十四年之久。日寇在武力侵略东北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实行了殖民地思想文化统治,即实行割绝东北与关内的文化联系而依附于日本帝国的  相似文献   

7.
乾隆年间,西北唯一能与清朝抗衡的准噶尔蒙古内战纷起,清朝政府实行武力征服政策,果断出兵,为最终统一西北边疆地区奠定了基础。在这一问题上,我们既要承认武力征服政策对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民族融合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清朝统一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对准噶尔蒙古所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清朝是以满族为首、满汉联合统治的国家。清朝对满汉民族的政策,是这个具有民族统治特色的政权奉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有清一代的治乱兴衰。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定型化,是历太祖、太宗及世祖各朝努力的结果,其间跌宕曲折,成败得失,或隐或显,颇值得研究。清太祖的勃兴和“以满治汉”的政策清朝的统治可以追溯到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国家。清代满汉民族政策之滥觞,也在后金国家建立的背景中早已酝酿。  相似文献   

9.
从驻藏大臣的设置看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施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前期对西藏的统治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 )顺治、康熙时“政教分立”的间接管辖时期 ;(二 )康熙末年开始向西藏派遣官员至雍正五年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由间接管辖过渡到直接管辖的时期 ;(三 )乾隆时“政教合一”的实行与各项管辖措施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前言本文根据第一代库伦办事大臣(18世纪中期以后驻大库伦,满蒙各一人)的任命,对这一时期清朝统治喀尔喀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的桑斋多尔济进行检讨,以探讨当时清朝统治的特点。以往尚无关于此人的专论,一般只是评价他为清朝的有才干的官僚。但也有一部分论著认为他曾对清朝的统治表示过反抗,对他本人的立场人们至今也还持有疑问。他在乾隆中期处在清朝统治喀尔喀的关键地位,所以阐明其作用乃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的军事变革,其存续时间或长达千年,或短至数十年,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一瞬,可以压缩成一张缩微的时间图表,从宏观的视野下观察,可以发现历史上的军事变革呈现出特有的规律性,概括来说,军事变革的中心在空间上不断转移,经历了从地区性转移、地域性转移到全球性的转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在时间上不断加速,呈现出周期不断缩短、主动不断增强、突破日趋多元的特征;在发展进程上异化流变,各变革主体间经历了传布与嵌入的进程颠倒、主动与被动的角色转变、原发与输入的性质转化,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汇合成滚滚向前的世界新军事革命。  相似文献   

12.
国家的崛起是一个充满曲折的过程,意味着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有较快的发展,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他国的利益。因此国家在崛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崛起困境”。因而如何制定正确的安全战略保证国家实现顺利崛起就显得尤为重要。历史上国家崛起的模式有六种:军事挑战型安全战略,结盟安全战略,均势安全战略,集体安全战略,搭便车安全战略和一体化安全战略。现在中国有实现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在崛起过程中应以合作安全战略为主,辅之以军事安全和集体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3.
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国有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发展,本文主要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通过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有军工企业未来的军民融合发展做了前瞻性的分析研究。主要结论是:军民融合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阶段性,“军转民”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军民一体化”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军民融合由“军转民”到“军民一体化”是一次制度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青少年成长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从青少年社会化的环境、社会化过程中所需要积累的资本和所需要发展的社会心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军事体育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阐述了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社会教育意义。军事体育对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包括个人、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层次的社会化环境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通过参加军事体育活动,青少年可以获得各种形式存在的有用资本;与此同时,军事体育活动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机制,有助于他们今后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清华简《天下之道》以攻守的兵学概念和言说方式讨论以民为本的儒家思想,文意清晰,在兵儒融合以及先秦儒学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思想是开放和多元的,其兵学思想暗含了孟子和荀子等孔门后学对待战争、兵学的态度。其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先秦主流儒者强烈抨击战争,缺乏战争常识,反对兵家思想,否定战争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而《天下之道》提出"民心是阵",以兵学概念来表达儒家的民心思想,显然这并非孟子或孟学的作品。战国后期,荀子秉持儒家思想,积极了解战争,主动研究各国兵制、武器等。尤其是荀子主动充分吸收兵家思想,如重视将帅作用、讲究作战时机、治军崇尚赏罚等。荀子兵学理论中谈到如何取胜的具体操作层面,其思考丝毫不亚于当时的著名兵书。在此基础上,荀子将这些兵家之术作为实现儒家兵道、政道的重要方式,《议兵》正是在他以儒家思想为本、充分吸收兵家思想而完成儒家论兵的集大成之作。从先秦儒学史来看,《议兵》的出现并非偶然,《天下之道》等文献正是荀子之前的先秦儒者试图融合兵家思想的具体努力,是荀子论兵的先声。先秦儒者融合兵家思想的线索一直以来隐而不显,而《天下之道》的发现使得这条暗线为学界所认识,并且可能激活了长期以来误读的一些儒家论兵的文献,对丰富儒家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军事干涉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即从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决定将军事千预的目标确定为使朝鲜半岛恢复到6月25日以前的状态,后在军事胜利的影响下于9月底决定用武力统一朝鲜,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发起三次战役后,美国政府内部经过反复讨论、权衡,终于下决心推行"战争局部化"的政策,并最终决定与中朝军队进行停战谈判.通过分析,揭示了从中国参战到1951年6月美国提出举行停战谈判这一时期的美国战争决策过程和影响美国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古代文艺批评中的兵喻直接导源于古代战争的重要性与普遍性,中国兵法理论的早熟以及文人的知识结构、领兵经验则成为了兵喻进入文论的主要助力。运作过程中,兵喻通过词汇编码、思维移植与情感价值引导参与了文艺批评的建构过程,成为文艺批评重要的运思机制与言说方式,并在力量气势、精神因素、整体机动等方面体现出我国文艺批评兵喻的取喻侧重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日本军事战略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对“普通国家”地位的追求成为日本国内政治的主题。日本通过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强化日美同盟、加强自主防卫力量建设三个路径,对军事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自卫队在军事行动方面的限制大为削弱。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先发制人”已成为日本事实上的军事战略,日本的军事大国化进程正在加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兴建江南制造局和湖北枪炮厂的决策过程与其战略、经济选址的比较,探讨洋务派对大型近代军工企业布局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和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布局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