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重新理解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不是解释经验现象中价格变动的规律性 ,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并没有以劳动价值论来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 ,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 ,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唯一的标准 ,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 ,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依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只是他的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重新理解马克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新理解马克思俞吾金一、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遭遇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发生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本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之一。在这段时间里,甚至到今天,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出版的报刊和论著还几乎众口一词地谈论着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失败,"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3.
重新理解权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上,权力被认为具有类似于实体的性质,是人们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是以各种权力资源为基础的暴力。在这种暴力面前,无权的人就成为被控制的对象。而在现代社会中权力被理解为一种关系,一种以潜在威胁为后盾的承认关系。权力关系中的人都是主体,权力不等于暴力,权力的再生产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经济、军事等权力资源,而是人的理性认同。在现代民主社会,权力更多地是在理性认同中被再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真正用意 ,并不是解释经验现象中价格变动的规律性 ,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并没有以劳动价值论来否认资本主义社会“按要素分配”的现实。在马克思看来 ,非劳动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者由这一类要素获得收入 ,首先靠的是这一类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个为人类发展而设置的评价体系 ,它在评价个人对社会的作用上将劳动看作惟一的标准 ,认为个别生产者对社会的真正贡献只能是他所投入的劳动。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中 ,关于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非劳动者依赖劳动者而生存的观点是最基本的思想 ,劳动价值论只是他的这一唯物主义历史观在经济理论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对韦伯命题的重新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转型表现为从领域的合一到领域的分离 1,物质性领域与精神性领域既相对独立 ,又存在着领域间性。精神领域的转型作为整个社会转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 ,它所包含的精神转型有着内在转型和外在转型之分。内在转型是指在同一精神形态内部的转型 ,它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原因而引起的 ,因为每一精神形态都有着自身所根植的世界和发展规律。领域间性的存在使得精神转型还受到其外部世界物质性领域转型的影响 ,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影响。这样 ,它就有向另外一种精神型态转型的可能性 ,即外在转型。本文认为 ,当从一种广义的角度重新理解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考察货币流通总量时指出:“假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是已知的,这个总额就等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减去彼此抵销的支付,最后减去同一货币交替地时而充当流通手段,时而充当支付手段的流通次数.”这段话通过货币流通量的决定机制,反映了流通货币量的定量原理,因而成为商品经济一般的货币流通规律的科学概括.多年来,经济学界对这一规律的解释,有种种分歧和误解,所以,有必要重新理解马克思这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对意识形态主要是从意识方面来理解的,结果,意识形态问题同意识问题一样,也仅仅具有真假对错或唯心唯物之意义,并据此形成了关于意识形态的贬义、褒义、中性三种主要理解。但是,对马克思来说,意识形态的关键却在于,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它还同时被理解为一种实践力量并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实践力量。正是这一点至关重要而又很少被学术界注意到。尽管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也不太一致,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他本人也承认,在创立唯物史观的初期,过于强调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在晚年,东方问题的特殊性,使他不得不重新去理解意识形态的特殊作用。这实际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方向——正如唯物史观揭示了历史的共性、普遍性、简单性、一般性一样,历史的个性、特殊性、复杂性、混沌性则主要是由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的。按照这种理解,过去长期以来关于真假马克思主义问题的争论将不再有特殊意义,我们应当关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谱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认为新唯物主义含义是,现实世界是思想观念的原型和基础,思想观念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表现,并严格区分了新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不同的具体含义。恩格斯晚年对新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并不完全是旧唯物主义的,但的确和马克思赋予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有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庸俗"唯物主义具有简单化和机械论的谬误,因而一直被作为否定和批判的对象.但在今天看来,这并不是其理论的全部面貌或核心内容.事实上,"庸俗"唯物主义理论学说中还拥有许多不但不庸俗,反而是高明独到、富有价值的思想."庸俗"唯物主义者们为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雨辰 《河北学刊》2004,24(2):61-67
本文分析了中国学术界引进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语境与理论语境,以及对科尔施、佩里·安德森西方 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误读与错误引申,分析了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理解和研究当代西 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对什么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船山研究要深入发展,最重要的是向更广阔的儒学思想史的视野发展。在深入具体内在地研究船山的经典诠释基础上,全面、客观地理解船山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阿尔都塞认为,唯物辩证法的作用是依靠一系列的比喻来说明的。他认为,"在哲学问题上,人们只能用比喻来进行思考。但通过这个比喻,我们触及了一些真正的理论问题"①。对于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海登·怀特从修辞学的角度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重读。在对马克思的《资本论》文本的关照中,他表述过这样一段话,"在任何价值表现的核心存在的隐喻根据其他商品赋予某一商品价值,这正是‘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本身的关键所在。该隐喻为理解纯粹的物质或数量实体  相似文献   

13.
重新理解“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介绍到中国时产生了一些不准确的印象,本文力图依靠仔细阅读原始材料,特别是有关最新发展的材料来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的内容和性质重作判断。本文认为社群主义并未使自由主义陷入困境,而二者的共同点,以及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的认可,对我们意义更为重大。本文还强调在引进西方学理时注意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重新学习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学习毛泽东的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韩亚珠一毛泽东“工农业协调发展”学说回顾早在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鉴于苏联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刚刚起步的工业化过程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在《论十大关系》中精辟地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 ,罗素在《数学原则》 (ThePrinciplesofMathematics)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极端实在论的意义理论 :出现在句子中的每一个语词都有意义 ,它们都命名了一种不同于自身的某种实在物。自罗素的《数学原则》出版以来 ,这种看法一直在罗素解释者中占绝对支配地位。一本文要问的是 :这一传统解释是否正确 ?罗素是否的确提出了传统解释所说的那样一种具有极端实在论倾向的意义理论 ?如果不是 ,罗素究竟在《数学原则》中做了什么 ?传统解释的主要代表有艾耶尔、奎因、皮尔斯 (D .F .Pears)、塞恩斯伯里 (R .M…  相似文献   

16.
如何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一直都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日本学者广松涉虽然肯定了恩格斯在第一次思想转变中的主导作用,但他无形地放大了这种主导作用,抹杀了马克思应有的贡献。西方马克思主义则以辩证法为突破口,撕裂了马克思恩格斯形象的一致性,制造出"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尖锐对立,扭曲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实质。这种对立到了西方"马克思学"那里,则演化为两种哲学原则的对立,彻底撕碎了恩格斯的光辉形象。因此,只有在尊重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独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准确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袁进 《社会科学》2006,3(9):170-175
近代“同光体”作家常常被视为“顽固派”,其实是冤枉了他们。他们并不拒绝改革,也主张引进西学,他们只是反对完全用西学代替中学,仍然坚持以中学为本位,尤其是坚持中国传统道德的立场,这就是他们复古主义的依据。他们普遍采取一种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力图打通中西古今,复兴中国文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爱国主义者,强调写诗要抒写自己的感受。他们在创作上有自己的特点,继承了古代文学“黍离之悲”的传统,达到近代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重新理解合作博弈概念:内涵和理性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流博弈论根据是否存在强制性协议来定义一个博弈是否属于合作博弈,但这种定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反差。其实,合作博弈更应该从博弈结果来进行界定,实现最优的合作结果的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同时,基于这一定义,就需要探究人类的行为机理,基于这一行为机理将过程理性和结果理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哲学既是知识体系,又是意识形态.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以抽象的概念体系来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哲学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不存在超历史的、囊括所有哲学的统一的哲学定义,哲学的位置是由现实的实践活动以及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使哲学的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就是对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矛盾关系的理论反思.辩证法的批判性与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性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就是否定现存事物、否定资本主义制度.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关联、融为一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重新理解东亚模式:演化经济学的新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人们对东亚模式的评价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2 0世纪 80年代 ,随着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有关东亚成功的三种学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一些经济学家从东亚经验中概括出了经济发展的“东亚模式” ,一时间它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效仿的楷模 ,“2 1世纪将是东亚经济的时代”成为当时流行的看法。然而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以来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克鲁格曼首先对“东亚奇迹”提出疑问 ,此后持不同意见者逐渐增多 ,特别是 1 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最终使流行的学术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原先占主导地位的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