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小学教师急需复合型人才背景下,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电脑美术》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果,很多高校课堂实践教学存在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符合、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缺乏衔接等问题。电脑美术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Photoshop儿童画针对小学教学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程改革,以Photoshop儿童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电脑美术-儿童画》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以范例的形式讲解Photoshop软件的学习与命题创作任务驱动式相结合、课堂主体相互“翻转”,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对Photoshop儿童画的表现,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对Photoshop儿童画的绘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是音乐学习、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记忆”和“想象”同为心理现象,而“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形成,又是无数次心理活动的积累与积淀,所以,音乐的学习、表演和创作始终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参与,逐步形成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反射,从而促进了音乐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出自画家手笔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欣赏对象而创作的绘画,今人称之为“儿童画”或“儿童美术”。这些用语,概念较模糊,往往会与儿童自己画的“儿童画”混淆起来。我认为,对于前者,应称“童趣美术”似更恰当。 童趣美术,是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它是文艺百花园中独具风采的一枝奇葩。广义地理解,童趣美术包括木偶、动画、漫画以及其他美术作品等等;狭义地看,即指为儿童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某些连  相似文献   

4.
绘画属于造型艺术 ,它用艺术形象来体现自我对万事万物的认识 ;艺术的本质就是现实生活的形象的反映 ,由此可见造型在艺术中的突出地位。在现代美术教育中 ,儿童画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他们用生动活泼的造型、流畅的线条、丰富大胆的想象来反映生活 ,认识世界。由于受其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的制约 ,儿童画在表现方法上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顺应儿童画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去引导启发孩子们的天性 ,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 ,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要求。然而 ,在当今儿童美术教育中 ,有一些倾向背离了儿童画的发展规律。其…  相似文献   

5.
儿时起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等一个个故事 ,便在我们的耳际萦绕。茫茫宇宙 ,浩繁群星勾起了多少颗童稚之心的无限暇思。爱想象、善想象是人类固有的天性 ;在人的心理品质和个性特点中 ,潜藏着无穷的想象因素。依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有计划有步骤地挖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对于日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成功的想象来源于日积月累的生活观察心理学上 ,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基础在于知觉材料 ,即生活的积淀。作家创作需要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6.
张格波 《华人时刊》2005,(11):I0005-I0006
睢宁儿童画创作始于1955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睢宁儿童画不断发展、壮大,1981年南斯拉夫世界儿童画创作展览中,中国儿童画有15幅获金质奖章,其中7幅是睢宁儿童的作品。从此,睢宁儿童画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15000余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各类奖项1300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4枚,特别金奖15枚,金牌203枚;有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500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12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3幅被日本、香港以年历出版,5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奖作品精选》一书,先后由国家级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等三个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4000多名专业人才。国家文化部于1996年12月正式命名江苏睢宁为“儿童画之乡”,这一殊荣至今仍是全国唯一。  相似文献   

7.
审美感受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审美感受的过程中,想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想象能力。马克思认为想象是人类的“伟大资禀”,列宁也认为创造性想象是人的“最伟大价值的质。”想象在人类创造性生活中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假若没有它,一切创造活动都不可实现,科学的发明创造、生产的技术革新离不开想象。一切审美活动,无论是艺术的创作还是艺术的欣赏,更离不开想象。审美想象是通向美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神思”从创作思维、构思、想象、作者创作心智结构、创作心理活动等不同角度集中体现了创作主体性 ,从而确定了“神思”的本质和特征 ,在“神”之“思”和“思”之“神”两方面突出了作者与非作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形成了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 ,构成了“神思”型的创作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9.
屈原创作时有五个层面的想象,即再现想象、移情想象、联想想象、理想想象、虚创想象。产生如此丰富想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创作中的心理变态,即感知错幻、情绪异常、人格分裂。实现心理变态的途径得益于他丰厚的生活积累、敏锐的情感体验、独具的心理特点。屈原创作中的短暂“变态”,是形成其作品奇幻瑰丽风格的重要心理条件,是极为可大的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10.
朗吉努斯吸收古希腊哲学领域认识论范畴的想象概念,结合雄辩术修辞学发展的时代契机,在《论崇高》中从文学修辞手段的角度重新考察和界定了艺术想象.他将想象认定为诗人和演说家使用语言呈现意象的能力,并将之视为构建文学艺术崇高风格的重要途径;在“崇高”视域下,想象与创作主体崇尚伟大理念、仰视真理的思想以及真挚强烈的感情密不可分;想象的介入使文学艺术呈现一种“诗性之真实”的同时也拓宽了其审美维度,从而激发读者和听众的情感.这一古典思想将艺术创作变成一种基于读者反应的表达过程,为以后的文艺理论深入探讨想象概念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析冰心早期作品题材与其创作心理定势青平冰心早期作品写得最多最出色的是三大题材:a.母亲的爱,b.伟大的海,c.童年的回忆。从文艺心理学角度探究个中缘由,我们认为这是她的创作心理定势起了很大作用。冰心作为一个“有真挚的心情、丰富的想象、诗人的天分”(成...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都市文学与文化是近年来学界时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期学报的“都市文学研究”专栏就这一热点问题又刊发了一组学者的探索文章,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近年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之文化透视》,通过对2 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都市题材创作的分析论述与反思,提出了“怀旧想象”与“青春物语”的观点,指出“怀旧想象之创作在于构想虚拟的精致神话,构成一种现代人精神寄托与价值的判断,而“青春物语”则倾向于宣泄青春欲望狂欢,凸现自我,形成一种人类精神的断裂与价值的反判,前者在贵族气息中失落了现在,后者在小资情…  相似文献   

13.
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手段之一。“作家如果离开了想象,联想和幻想,他就根本无法进行创作。”(刘叔威《文学概论四十讲》,第155页)散文,作为文学体裁之一,它的创作离不开想象。秦牧的散文之所以脍炙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流光溢彩的想象艺术。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社区》2010,(5):34-34
很无奈 前段时间,儿子参加了全市的“儿童画作品大赛”.儿子的作品是《一只猫》,只是那只猫被他画得很糟糕,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老公看了很是恼火.恶狠狠地教训儿子:“你见过这么垂头丧气的猫吗?猫一见老鼠,眼睛就睁得圆圆的,精神着呢!你给我重画!”  相似文献   

15.
金涛 《社区》2012,(26):4-6
在历史中追问 在创作中燃烧 “我这个人还有一种病态。疯狂地想象.特别是只有这么不多的几篇素材时,要把它们黏合起来、丰富起来、立体化起来.对我来讲非常开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舞群舞创作中产生了“人体非人化”的创作观念。“人体非人化”虽与中国传统文艺审美观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一致性,但这一现象蕴涵着群舞创作理论中三个带有规律性的新命题:其一,舞台“造境”意识的强化与“类型化”语言的淡化;其二,舞台时空的转换与叙事语境的营造;其三,“想象的真实”与“人体非人化”。  相似文献   

17.
作家是要通过想象去把握世界表现世界的,黑格尔在《美学》中说:“最杰出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雨果则以为“莎士比亚首先是想象”.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想象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实占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可能进入创作.朱自清散文的生命力就在想象力丰富,在《文艺的真实性》一文中,他说:“想象在创作中第一重要”.在《“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一文中,他十分强调“神思”:“所谓神思,所谓玄想之兴味,所谓潜思,我认为只是三位一体,只是大规模的心的旅行”.而“心的旅行”又是无限“自由”的:“心尽可以旅行到未曾凝结的星云里,到大爬虫的中生代,到类人猿的脑筋里”;而且“又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可以到“电子世界”,“精神世界”,“数学世界,“伦理的世界”,“道德的世界”.他就常常借助想象的翅膀,进行审美创造,使被描写对象跃出纸面,熠熠生辉,透出一股活灵灵生气.这种丰富的想象,绝不是凭空飞来的,而是基于对描写对象的入微观察和细致的体验.他说:  相似文献   

18.
儿童画线条是儿童的主观创造,是重要的造型艺术手段.如何准确地传达儿童对客观物象的感受,充分发挥儿童对线条的表现力,这是儿童画创作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在儿童的艺术形象创造过程中,需要对其线条艺术的展示与审美观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艺术想象论的层次结构曹章庆关于《文心雕龙》艺术想象的理论,王元化同志早在1979年出版的《文心雕龙创作论》中就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如《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志气”和“辞令”在想象中的作用》等,但事隔十多年,《文心雕龙》关于艺术想象的...  相似文献   

20.
创作构思过程主要是创造性的审美想象过程。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凭借艺术想象编造出故事情节,创造出作品中的人物,赋予他们以个性和激情。想象是作家思维的一只翅膀,它以观察为前提,以表象为基础,以知识和经验为跳板,以感情为动力,想象的神翼从脑中再现生活表象而展开,“上穷碧落下黄泉”,遨游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积极地补充思维链条中的空缺,把不同事物神奇地联系起来,创造出生动的形象。离开了想象,写作寸步难行。其实艺术来到人间,在原始胚胎时,就依靠想象孕育而成。在中国古代神话里,“神人”“英雄”如盘古等,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