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徐滔法律服务信箱: 您好! 我遇到一些关于遗产继承方面的问题向贵刊咨询,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予以解答. 我原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我丈夫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女儿聪明伶俐,我没有工作.我们一家三口租住在丈夫单位的宿舍里,日子虽不富裕,倒也其乐融融.我婆婆去世早,公公是我丈夫同一个单位的退休工,自己住着单位分的一套二居室.我丈夫有一个姐姐,早已出嫁另过.  相似文献   

2.
丁宁 《新天地》2016,(4):28-29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很烦,您能不能帮我排解一下.我有个胆子很大的女儿,也是我们家读书最好的一个孩子.她上完高中,就离开家到城里打工了.几年以前,我想办法把她找了回来,让她和一个在外面当兵的人订婚,我想让她有个归宿.她一百个不愿意.她在门上留了个条子,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就又走了.  相似文献   

3.
在我胖的时候远比现在乐观,大部分时间都是高兴的,走路会不自觉地哼起歌.实在难过了就多加一碗饭,吃饱就好了.有一天朋友问我,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果断地说,混吃等死.朋友说我是井底之蛙,而他自喻大雁,并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 之后我努力减肥,希望能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后来我成功了,我跳出了井底,遇见了更多的大雁并看到了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天空.我发现世界变了,属于我的世界变成了每个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世界上,谁最能为我的成长负责?谁最需要为我的成长负责?唯有自己!这一责任,是任何他人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5.
海岩 《今日南国》2014,(11):37-37
我是靠领导和同事的关怀与欣赏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的,但凭什么只欣赏你不欣赏他?这是需要研究的.机会都是别人给你的,但反过来说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我上升虽不是很快,但能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我自己曾分析过我的长处和短处,短处是文化程度低,那时没学历也就觉得你没文化.长处一是我虽不刻苦,但我很吃苦,打水扫地我都能干,在基层单位这很重要,关系到你给别人的印象和你的口碑好不好,要是你又贪又自私,就没人喜欢你.  相似文献   

6.
丁宁 《新天地》2016,(3):44-45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很烦,希望得到帮助.我的烦恼是因为女儿.应该说我的女儿非常优秀,从小到大,她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在广州,她一直上的是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不是凭关系或凭金钱进的好学校,而是有幸参加了各种选拔考试,一路领先,享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以至她能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保送进了清华大学.毕业之后入了美国常春藤名校.  相似文献   

7.
在采访贺一平之前,我就对他的"豪爽"有所耳闻.据说,他兴致上来了,一口气能写几十幅好字,并慷慨相赠.我一向对性情中人心存好感,希望有机会能结识这位大师.  相似文献   

8.
黄克敏 《新天地》2017,(8):48-49
坎坷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成为我人生旅途的障碍,读书是我的精神食粮,知识浇灌着梦想.强烈的求知欲望,照着我前进的路.直到我退休后,仍在心灵治疗的路上不停探索.我发现,生活上的苦难好克服,心灵上的寂寞却不是药物能治的.我逐渐萌发了当诗人和作家的愿望,想以文学为桥梁,走进他人内心,共筑心灵花园.  相似文献   

9.
180秒爱恋     
艺茗 《今日南国》2007,(22):58-59
我很高兴,因为能恋爱了. 当委员把通知给我时,办公室简直沸腾了.瞧,这张薄薄的蓝色纸条,带着优雅的芬芳气息:"亲爱的叮当儿,由于你在G20计划中的出色表现,你被授予三天的恋爱休假."署名是GASP开发委员会.哦,亲爱的委员会,我爱他们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四川大学林向先生的学术文集<童心求真集>就要出版了,这当然是历史、考古学界以及关注四川历史文化的人们都极为欢迎的.林先生是我多年老友,蒙他不弃,在论文集付排同时,即将底稿悉数复印寄示.这些广受称道的文章,大部分我以往曾经读过,但辑集在一起再次通读,对林先生丰富多彩的学术成就便有更多更深的认识.这是本书读者都能直接体会的,用不着我在这里多说.我想谈的,只是几点粗略感想,希望对大家多少有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回顾几十年来学术研究的道路,开始把鲁迅研究以专著形式系列化。这里的系列,只能说是“小系”,而不是“大系”。在这基础上,扩大研究领域,撰写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论著,同时进行散文创作,出版几本散文集。学术界的前辈、同辈、后辈的学者,在著作和文章中对我的论著、作品,进行热情的评论、分析,至感。  相似文献   

12.
顾农 《东方论坛》2004,(6):51-55
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过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成果极其丰富,而他同时又始终面向现实面向未来,不为古老的传统所束缚.鲁迅整理古籍采用严谨的乾嘉学派手法,一向坚持凡事求"真"的纯学术态度;但他又决不限于资料的整理,更着力处还在通盘地研究小说史、文学史,同时在历史、汉字、碑刻、画象、宗教等方面也都作过深入的研究.在方法论问题上,鲁迅既不喜新厌旧,也不墨守成规,即使运用古老的传统方法,也颇有新的发展.鲁迅很好地处理了追求学术之"真"与完成战士的使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惜他后期已经没有整段的时间从事规范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了.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文艺学认为文学的真实性就是指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准确程度。尽管这一观点似乎已成为文艺理论工作者的共识并被写入全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大纲 ,但笔者仍然认为这一提法很值得商榷。在对文学的本质属性进行重新的审视之后 ,我们认为关于文学的真实性应该作这样的解释 :它是指作家经过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假定的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而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 ,从而表现出人性的特征或内容 ,展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生理想等。它是现象与本质、真相与假象、合情与合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小说”名义之歧误,历来发生在《庄子·外物》注解中,而近世又发生在古典小说研究中。“小说”真义实为“小道”。先秦诸子论学大量使用了“小道”一词,而与“大道”形成两极对峙。如果将“小说”转释为“小道”,并将《庄子》“小说”观扩展为诸子“小道”观,就可建构诸子“小说”观同秦汉“小说家”以及后世文体小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里,我以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领域中进行了学术层面的探讨.回想起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方法论"热对我的影响最大.从这以后,新时期多种文学思潮的起伏更替,促使我以"现代性"为中心,以较为明晰的"问题意识"对我从事的学术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从而较之过去获得了较多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严家炎 《东方论坛》2008,4(2):63-70
治学必须充分占有原始资料;评论作品也应熟悉相关的生活内容,采取历史主义态度;对待文学作品,首先应着眼于艺术,思想虽重要,但必须附丽于艺术。还介绍了自己“从疑点入手”,追根究底的可行的方法,以及通过清理三次文学冤案,从理论上挖出“左倾”病根的业绩。  相似文献   

17.
回顾涉足学海数十年,仍深感治学的基础在于占有材料的充分与翔实,其实质是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平生景仰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也钦仰胡适先生的学问文章,学术研究亦多侧重这两个方面,并努力补正与超越前贤,力争有所创新,如最先提出和论定鲁迅后期并未否定进化论,撰写了海内外第一部评价较为客观公允的长篇《胡适传》,首开鲁迅与胡适的比较研究,等等。自觉“为人诚厚耿直,只认真理,不屑逢迎”,有为真理而学术的志愿;也乐于听取学界朋友的批评与建议,以求排除各种干扰,修正自己难以避免的错失。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什么"是文学界一直关心并力图加以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在文学研究领域和文学史研究领域,其意义和价值是有所不同的.文学研究应该注重理论创新,大胆地回答"文学是什么",以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文学史研究则应该讲求实事求是,小心地考察"什么是文学",以描述文学发展的本来面貌,20世纪有关研究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许多启发.中国文学史研究与文学研究都多少有些模糊了自己的研究对象,都多少采用了一些本该主要由对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使得文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创新,而文学史研究又多了一些主观的成见.如果我们能够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适当做一些分理,鼓励文学研究者大胆进行理论创新,而不止于阐释前贤,同时也鼓励文学史家更多地尊重古人,而不要强迫古人服从自己,文学领域的学术研究面貌也许会有新的改观.  相似文献   

19.
谢灵运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游对其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有重要影响。此前学界多聚焦于谢氏家族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影响,未足以认清谢灵运与谢氏家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即:在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往过程中,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显示出从内容到文体及文学观念的突破。同时,谢灵运自觉地组织文学集团,活动领域由门庭扩大到山泽,成员上也打破了宗族子弟的界限,有效地促进了家族文学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侧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阐述当代家族小说在叙事与想象中存在的困境。作家试图运用文学作品对"正史"进行重新解构、建构,但由于文学本身的虚构性使其不能全面地反映历史的本相。于是,作家们开始对历史展开大胆的虚构,而这种虚构不同程度地与真实存在着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