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的创作风格和创作个性的形成源于很多方面,东西文化和文学影响是重要的生成机制。东西方幽默讽刺艺术的影响在老舍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老舍"取益"于狄更斯及中国传统小说的幽默艺术,而某些弊端也可以从那里找到根源。老舍在东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下,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思考,形成了检讨传统文化、批判国民性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2.
邓玉久 《船山学刊》2002,(4):136-138
时代和社会对文学创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作家的主观态度对文学创作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年代 ,郭沫若选择随波逐流 ,文学创作紧跟形势 ,粗制滥造 ,乏善可陈 ;沈从文选择退出文坛 ,以潜在写作为后世留下珍贵文学遗产 ;老舍选择求真务实 ,坚持文学自身规律 ,文学创作成绩卓著。在 2 1世纪新形势下 ,作家的主观态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1961年7月29日至9月23日,中央组织一批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包括老舍)参观访问内蒙古。历时两月,行程万里,足迹踏遍大半个内蒙古,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作品。对于老舍研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4.
宋曰家 《东岳论丛》2001,22(1):123-127
巴金与老舍是并肩而立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大家 ,各有其鲜明而独到的艺术特色。老舍以幽默胜 ,巴金以激情的倾诉为长 ;老舍以市民社会小说名世 ,巴金以家族系列小说而著称 ;老舍擅长描写市民社会的众生相 ,巴金则善于揭示家庭内外知识青年的精神世界。巴金与老舍尽管在创作上有种种明显的不同 ,然而却是心灵相通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正>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这是尽人皆知的;但若说在现代诗人的行列中也应当有老舍的位置,恐怕不少人就感到生疏了。事实是,老舍不但小说、戏剧、小品文写得好、多,诗歌数量也不少,而且自成一格。老舍夫人胡絜青在给老舍编的一本旧体诗选中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老舍是中国新诗坛上一位优秀诗人! 老舍一生写了多少诗篇,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统计。他在一九三四年出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选》,收入讽刺诗十首;一九四二年出版过长诗《剑北篇》;再就是一九八○年胡絜  相似文献   

6.
老舍文学世界的构建与五四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兴泽 《东岳论丛》2003,24(2):127-131
老舍与五四文学传统的关系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老舍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 ,接受了新的文化和文学信息 ,实现了人格精神的现代性转变 ;其文学世界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与五四文学传统保持密切联系 ;老舍发展了五四文学传统 ,为现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谈老舍著作与北京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老舍著作的一大特点是它们的“北京味儿”很浓。所谓“北京味儿”,大概是指用经过提炼的普通北京话,写北京城,写北京人,写北京人的遭遇、命运和希望。老舍一生写了十五部长篇小说。《大明湖》手稿被毁,可以不算,剩下十四部。还有两部,一叫《蜕》,一叫《正红旗下》,没有写完,都勉强算作半部,总计留下十二部完整的和两部未完的长篇小说,共二百五十万字。它们之中有五部半是以北京为地理背景的,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  相似文献   

8.
<正> 由中国老舍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山东大学、重庆出版社等单位发起的全国第四次老舍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3月21日至25日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研究老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日本老舍研究会会长柴垣芳太郎、理事小林康则等也专程赶来参加了会议。讨论由对老舍生命里程的审视和对他建国前后变化的评价切题。许多同志分析了老舍悲剧的  相似文献   

9.
一代文学巨子老舍先生,以他丰富而高品位的文学创作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他拥有最广大的中国读者,也赢得了大批外国读者和研究他的专家的爱心.在中国,自从1926年老舍先生在《小说月报》上连载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开始,“老舍研究”也就同时起步了.至30年代,随着老舍创作的成熟期的到来,以评论《猫城记》、《离婚》为中心,形成了老舍研究的第一个高潮.新时期以来,老舍研究结束了幼年期,获得了长足的和决定性的进展,形成第二个高潮.它的发展速度和已取得的成绩表明:老舍研究已走向自觉阶段,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老舍学”.在国外呢,老舍研究(包括翻译、介绍和解读、研究)的开始自然滞后于中国.大体情况是,从30年代开始有人注意到老舍这个名字;40年代老舍的某些作品开始较多被翻译成外文传播;50到70年代,老舍的名字已响遍全世界,就认识老舍的价值和研究专著成果方面,甚至外国人走到了中国的前面;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国内“老舍热”的兴起,国外对老舍的兴趣和研究投入也进一步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齐大年刊》(一九三一—一九三二)创刊号由齐大年刊社出版。这本年刊对老舍先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不仅因为老舍先生是该刊的“顾问”,而且因为老舍先生在齐大期间出的这唯一一本《年刊》,保留了他在齐大的部分照片和文章,如老舍先生在济南南新街五十四号住房窗下伏案写作的照片,在小院花丛掩映中与新婚不久的夫人胡洁青比肩而立的合照等,都十分宝贵,因为这些照片连胡洁青先生手里也早已不存了。该刊还记载了老舍先生被聘为一九三○级学生的“顾问”的史实。老舍先生撰写了《发刊词》,该文很能表现老舍早年文章的平白朴实的风格。文章很短,又难查找,特录于下: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没有留下一个现成的哲学体系,更没有留下一个时下流行的且引起人们颇多争议的“板块结构”体系.那末,这个板块结构体系是如何来的呢?有人认为它起源于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有人把它归于苏联三十年代的哲学家米丁等人的创造.尽管近年来,这些议论被尊为定论,人们不厌其烦地、牵强附会地去发掘斯大林和苏联三十年代哲学家创造这种板块结构体系的政治背景,甚至把苏联三、四十年代的政治异常状态归之为这种体系的必然恶果,但是,这种议论是有悖于历史的事实的.具体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史,笔者认为,“板块结构”体系的形成与列宁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高速度、低效益的苏联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 ,苏联对此采取了加速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管理机制等措施进行“集约化”改革 ,但体制的僵化、战略的失误、目标的错位等原因使这一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前功尽弃。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变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必须不断改革经济体制、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科技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由幽默写家到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的创作显然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成熟的过程。在创作上,老舍始终未脱离他所熟悉的城市平民题材,由早期对这种题材的简单展现到其幽默成熟后的正确表现,再到解放后对北京新市民的歌颂,反映出作家对于文学外部环境的自觉以及对于题材认识的深化;艺术上由伤于滑稽到幽默再到现实主义的严肃表现,反映出老舍市民题材作品发展的过程。30年代老舍的文艺自觉表现为创作上的积极参与和理论上的自我消化。理论修养体现于创作之中,表现为幽默的成熟和题材的扩展深入与典型化。30年代老舍文艺自觉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自我创作活动的认识和反思。回国后,老舍很快进入了社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年代到70年代,正是科技革命引领的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作为苏联唯一政党的苏共却在这30年走了一条大大的弯路,在党的建设上从改革转而停滞,终又回到了“左”的老路,从而为苏联剧变埋下了伏笔.苏联共产党这30年的党建工作的退步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苏联党的失败及苏联的解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社会价值观的演变所致,即以斯大林模式为经济基础的"国家至上"的社会价值观,向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的演变.这个演变过程从赫鲁晓夫时期至勃列日涅夫时期完成,它给我们留下了沉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老舍作为小说家,众人皆知.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蜚声海内外;老舍作为剧作家.有Q皆碑,他的《茶馆》等剧本誉满全球。然而,如果把老舍说成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其主要原因来看,恐怕是由于老舍一生中所创作的小说和剧本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掩盖了他诗歌创作的光辉。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所说的:“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下实际上,老舍作为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他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除去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以及曲艺作…  相似文献   

17.
<正> 1982年3月底到4月初,山东大学主办的老舍学术讨论会在济南举行。这里就部分论文和讨论情况,作一简要综述。关于老舍的思想发展和总的评价多数同志认为,过去我们对老舍的思想发展和总的评价上,是偏低的。如在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曾引用老舍在《〈老舍选集〉自序》中的一段话:“自幼儿过惯了缺吃少穿的生活,一向是守着‘命该如此’的看法”,便加以推论说:“这两句简单的话,虽然是说他在‘五四’以前那  相似文献   

18.
苏联史学输入中国及其现代回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广智 《社会科学》2003,(12):84-9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史学大量输入中国及其对我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在这一世纪的中外史学交流史上留下了凝重的历史篇章。本文论述了苏联史学东来的多种途径 ,着力于探讨它的历史理论之引入在我国史学界所激起的回应 ,并以《苏联共产党 (布 )历史简明教程》、《世界通史》两例个案为佐证 ,对这一时期的中外 (苏 )史学交流史进行了历史的小结。  相似文献   

19.
在冯雪峰等革命文学家朋友的影响和催促下,戴望舒曾经在短时间内翻译了不少俄苏文学作品和有关俄苏及其文学的理论文字;但是后来,在翻译了纪德的《从苏联归来》一书后,受到纪德的深刻影响,他对苏联文学的价值产生怀疑,尤其是对革命文学的信念产生动摇,从而停止了俄苏文学的译介工作。不过,苏联文学或者说革命文学从质地、理念到措辞,都已经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对他的手笔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老舍的悲剧创作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老舍对悲剧的独特理解:形式上要求描写人在生死关头的矛盾与冲突,内容上要关心人的命运,审美情感上要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剖析老舍的悲剧创作风貌,其中有性格悲剧、社会悲剧、文化悲剧、英雄悲剧;同时探讨了老舍悲剧取向的心理及社会时代的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