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并丰富了邓小平法制建设观,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高度具体地阐明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的实质内容,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宽阔的理论空间.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实践主题的重大演进.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关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的探讨,指出了它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新举措。理论上创新必将带来实践上的突破。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奋斗目标的实现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优越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式提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4.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范畴 ,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是江泽民民主政治思想的最重要内容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中国共产党应对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战略选择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进一步提高了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层次 ,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江泽民首次明确而郑重地提出政治文明概念。他把社会文明的内在结构划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大文明。江泽民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强调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江泽民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实践中,仔细筹划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和当前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向正确、措施恰当,顺利地、有序地逐步推进,呈现出一派大好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与协调发展 ;政治文明建设 ,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全面提高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 ,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的政治分析模式是江泽民构建其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是其认识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江泽民政治分析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第一,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揭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本质;第二,从制度创新的层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根除腐败等政治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三,从经济的独特视角认识和分析现时代的政治发展问题;第四,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政治文明观,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领悟和掌握江泽民的政治分析模式,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精髓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实质性民主与程序性民主的和谐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所在."两种民主"的统一是从"价值理性的错位"走向"工具理性的回归"、从革命走向建设、从民本走向民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在我党历史上虽然由江泽民首次提出并阐发,但政治文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却是革命导师早就分析和论述过的。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所指出:“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实行的发展人民民主的方针的新总结和新概括。”邓小平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总设计师。他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政治文明”的概念,但他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特色鲜…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优势,有利于借鉴世界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完善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的一个全新执政理念。可以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为巩固执政基础做出了不懈努力,邓小平全面提高了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江泽民广泛拓展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仅意在重新整合和巩固党的传统政治基础,而且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作为和谐社会的最主要内涵,意在进一步深入完善党执政的现代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强调政治文明是社会的三大文明之一,而社会发展进步又必须通过政治、经济、精神文明的协同推动;明确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支柱;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遵循的积极稳妥、逐步推进,既立足国情,又积极参考借鉴国外政治文明建设经验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为从管理学角度更好地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精神,首先要处理好几个利益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管理职能上要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在监督上加强群众监督,在领导方式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组织设置上坚持权责一致的原则,在人员选拔上坚持能级原则.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这一概念,并回答了如何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这一当代中国最根本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理论的提出,又一次深化了“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把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实践“三个代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文论述了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其核心就是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是法治、民主和党的领导的三位一体,我们应当从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转型的角度的史学之纬和概念本身联系的逻辑之纬,去剖析法治同民主、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扬弃传统法治观基础上,正确处理法治同民主、党的领导的关系尤其是法治与民主的两难悖论,去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极其丰富,涵盖政治文明建设的要件。邓小平认为,要树立科学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要推进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要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行为文明。研究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有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结构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