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字理识字教学法所识所教的汉字是现行通用的规范汉字,不应采用针对古文字形的“六书”来分析现代字形,也不应偏重“造字”之理而忽略组形之理。对于现代汉字的字理,学者们已有新的阐述,教师应通过学习加以掌握,不能固守“六书”止步不前。最好能有适用的《现代汉字教学字理》问世,以解当前字理识字教学之困。  相似文献   

2.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它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汉字的造字规律,教学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否逢字必究“理”呢?  相似文献   

3.
当前各类识字教学方法各有优缺点 ,以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为依据的字理教学比较符合课改的理念。它的优点有三 :(一 )科学、适度的字理分析 ,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 ;(二 )字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发展学生语言架桥铺路 ;(三 )字理分析中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激活学生思维 ,是识字过程中提高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字理教学是一种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 运用汉字的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学生形象地识记汉字的形义, 可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用得准。  相似文献   

5.
汉字的识字法有很多,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识字法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汉字难”的问题,但往往使人有时不知某字到底应该用哪一种。本文主张用“字理识字法”统帅其他识字法。“字理”为主,其他为辅,融成一套完整的汉字识字法。“字理识字法”认为:成千上万的汉字是由200来个基本字构成的。构成的方法也只有两种:一是以形示意;二是用已有的字表意兼表音。学会了这些基本字,再掌握了汉字的构成法,所有汉字就会迎刃而解。这种识字法符合人的认记规律,老师好教,学生易学。对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对外汉字教学,繁体与简化字沟通等,都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借助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恰当地利用汉字构形的理据,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从而大量地消灭错别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于"古今字"这一概念,有人从训诂角度来使用,着眼于文字的实际使用情况;有人从文字学角度来使用,着眼于文字的孳乳规律。古今字之分化字的产生,源于词义的发展运动,表现为文字功能的分化。分化字选择了形声化途径,重构构形理据,坚持了汉字的表意性。  相似文献   

8.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9.
从"字本位"理论出发,抓住汉字形、音、义一体三相的特征,重新审视"字"——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本质,以字为基点,充分利用汉字的理据性和汉字形符、声符的表义表音作用,以期更好地进行对外汉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汉字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众多的识字法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难题。以汉字自身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为指导 ,提出“新字理”概念 ,将各种识字法融会贯通 ,用这种“字理识字法”统帅各种识字法 ,不仅能很好解决“汉字难”问题 ,而且还巧妙解决了拼音及方块字的结合问题 ,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 ,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应科学认识繁简字,繁体字并非个个合理、见形知义,简化字的一些理据也是合乎汉字构字规律的。传统的书法艺术并不排斥简体字,不能片面认为繁体字好看、简化字不好看。恢复繁体字,需要大众重新学习掌握,需要电脑字库、工具书等进行改动,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也不符合汉字演变发展的历史规律。繁简字应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汉字构造与意象图式思维之间的关系。构造反映意象图式的表意汉字有两类:一类是汉字的形体直接模拟了造字主体心智中的意象图式,并藉字形表达事物的关系或动态模式概念。另一类是汉字的构造所反映的是认知主体心智中的意象,意象图式即蕴涵于字形所表达的意象中,且在意义的表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字形结构蕴涵有相同意象图式的表意汉字所表达的意义往往相同或相近。汉字是华夏先民的认知成果,对汉字构造中意象图式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华夏先民的认知心理,并进一步认识汉字构造的理据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字形文化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字形文化研究是探究古人在创制汉字的过程中 ,通过字形保存下来的丰富而生动地昭示其文化心态及其历史演进轨迹的资料的一种研究。这种研究 ,具有深层次地揭示汉字发展演变的根源、挖掘汉字结构与意义蕴涵的关系、昭示汉民族的丰富文化积淀和为汉字文化学提供牢固的建构基础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汉字部件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件是分析汉字外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汉字部件的定义,历来存有分歧。在国家语委《汉字部件规范》发布之后,学者认识已渐趋统一。但目前相关教材中,关于汉字部件的定义依然存在不一致的说法.其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表述,应予纠正。部件与偏旁绝非同义词,不可混为一谈。规范包括部件在内的汉字学名词术语及其定义,才能有利于现代汉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书起源时代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着重对水书中类汉字与汉字的形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水书中类汉字大致产生于唐中晚期至宋代,是在短期内形成的,类汉字的形成标志着水书的形成。与此同时,本文还从水书用字、造字原理和文献记载等方面作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汉字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但从20世纪以来,这一传统受到冲击,汉字教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低效率之中。汉字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化与教育的普及问题,汉字识字教学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汉字学本体理论建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汉字学理论研究有了进展,这对汉字教学必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非汉字文化圈学生缺乏汉字的笔画与部件意识,对汉字字形的认知尤其是对形近字的辨析是汉字学习的难点。根据他们对汉字的认知特点,应严格笔画、笔顺教学,通过溯本究源,分辨易混独体字形,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偏旁教学的理据性,并在教学中强化部件意识,帮助初学者形成从汉字字形和结构上正确审视汉字的思维模式,提高对易混合体字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汉字规范的成果总是能在各个朝代的字书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基于此,该文以宋本<玉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异体字的整理情况,分析书中异体字的界定方法、来源、结构形式以及与异体字混同的其它文字关系,力求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总结当时异体字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以便为现代汉字规范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简化汉字的发展历史:(1)当前社会上实际存在着一个简繁并存,二元互补的用字现实;(2)"简繁同堂"是一个难于跨越的汉字发展的阶段;(3)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简繁同堂"的问题,避免采取过激的做法;(4)以退为进,促进汉字更加合乎规律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词汇计量的方法 ,对《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草案 )》进行了全面的词次、词频统计 ,针对异形词的入选范围、正体词与异形词的确定标准、异形词规范的松紧度以及处在语言动态变化中的异形词所应采取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归纳出异形词规范应遵循三条原则 :俗成性、实用性、指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